網頁

2011-12-12

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

許世穎 Dewey 提醒您《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12/12 博客來 66 折。

日前單日點閱人數 979 人!(連續多日九百多人,三百多人更屬常態)。感謝本站讀者的支持!相信同學們的眼光是雪亮的,能分辨「真正的教學專業」 vs.「掛羊頭賣狗肉以銷售金融商品為收入來源的「所謂財經講師。只有「非金融從業人員」才能做到真正的中立客觀!

今周刊報導 35 歲以下的青年人 75 % 存款不到 100 萬,該雜誌聲稱解決方法是學習投資理財
問題是 90 % 的投資人是虧損的95 % 投資績效不如定存。不理財還好,越理越遭糕!
這是因為他們第一步就踏錯了向「金融從業人員」學理財,宛如請鬼抓藥單

參見本站:
1.《金融機構=合法詐騙集團》。
2.《學習投資理財:一定要知道的10 件事
3.《周舜欽:從負 60 萬,到正 100 萬》:《練小錢》起薪不到兩萬,五年也能攢下百萬
背負助學貸款,新鮮人靠 ETF 脫貧。月入不到 2 萬元,在台北要存到 100 萬得花多久時間?
只要 5 年,真的,只要 5 年!(詳見《周舜欽:從負 60 萬,到正 100 萬》〈請按此〉)

許世穎 Dewey 推薦的《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七堂總經課》是本簡短、沒有難懂術語的書。作者大衛‧莫斯 David A. Moss 是哈佛商學院 John G. McLean講座教授。1986年自康乃爾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耶魯大學博士學位。 以下摘自該書:
......................................................................

物價都在漲,只有薪水不漲!
歐美國家爆發債務危機,台灣的國債也越來越高。
這世界是怎麼了?

◎通貨膨脹是什麼?
◎「名目利率」和「實質利率」有何不同?
◎政府的財經措施,目的其實是要影響人們的「預期心理」。預期心理會如何影響經濟情勢?
◎美國債台高築,在總體經濟上代表什麼含義?

這些問題,都和總體經濟有關。也和群眾的行為與心理、國內和跨國的經濟行為有關。我們在財經新聞中看到的,幾乎都跟總體經濟有關。從事理財投資、商業決策,也必須了解利率、匯率、物價、債務風險等等課題。

既然總體經濟會影響到我們每一個人,市面上的總體經濟書籍都是一大堆難懂的方程式跟圖表。這本書用更簡單的方式,來探討總體經濟,它有兩大特色:

1、強調核心觀念和直覺。

2、說明總體變數(如貨幣供給、利率、匯率、物價等)之間的關係,和如何互相影響。
這可以幫助你預期、預估未來情勢。

作者任教於哈佛商學院,本書最先就是在哈佛課堂上使用,經過多次修正,最後成書,
並廣受好評。作者把一般人很難搞懂的總體經濟學,鎖定三大重點:

1、產出(output):如何計算一國所生產的貨品及勞務的價值(GDP),
以及為什麼決定我們生活水準的是生產量,而不是貨幣。

2、貨幣(money):貨幣供給是什麼?貨幣的各種「價格」──
利率、匯率及物價水準(與通貨膨脹)──如何影響整體經濟?

3、預期心理(expectations):人們對於關鍵的總體變數(如通貨膨脹或利率、匯率變化)
有時會產生一種預期,這種預期是有可能自我實現的。

書中還會談到政府的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GDP(國內生產毛額)如何計算、國際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這些都直接關聯到一國的經濟體質好壞,以及成長的可能性。

懂一點總體經濟,可以幫助你看懂財經新聞,更能洞悉政府官員或「專家」的言論,建立你自己的看法。這本書不會提供當下經濟問題的解方,但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基礎知識,幫助你把零散的觀念串連起來。想要看懂全球經濟,這本書是一把鑰匙,讓你在消費、投資、決策時,做更聰明的決定

【好評推薦】

◎「任何觀察家要討論當前的總體經濟狀況,都需要清楚了解好幾個基本的經濟觀念、它們是如何衡量計算的、以及它們如何互相產生關聯。大衛‧莫斯這本簡短、沒有難懂術語的書,正能符合這些需求。它沒有告訴你應該做些甚麼,但是它告訴你要如何開始思考應該做些什麼。」──羅伯特‧索羅(Robert Solow),麻省理工學院榮譽退休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以上摘自《了解總體經濟的第一本書》許世穎 Dewey 再比較「總體經濟學及個體經濟學」:
.....................................................................

人類從歷史中得到的教訓就是 ~「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從「總體經濟學」來舉例,如:荷蘭鬱金香、南海公司、鐵路熱潮、1929 年、
1987 年、1990 年、1998 LTCM、2000 年達康泡沫化、2007 年美國次級房貸..
.每一次參與歷史上大泡沫的投資人,皆未能從歷史中得到教訓。

從「個體經濟學」來舉例。筆者過去教:升研究所、心理師、觀護人、教甄、高普考、
司法特考、國營事業、社工師..16 年,看到眾多碩士畢業生,從 27、28 歲開始考教甄起,
一路參加各類考試,即便錄取率只有 1% 左右,仍然不計得失地一考再考。

殊不知已失去了最可貴的「機會成本」。只有絕少數人有智慧的人,會去從事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如正在觀看本篇文章的您。在此向本站讀者表達由衷的敬意...

最後推薦一篇由從「總體經濟學」來分析的本站文章:
許世穎 Dewey 撰《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哪些企業不會倒?》兩書之書評請按此


本文作者將「投資心理學」應用於個人全方位「風險 vs. 不確定」的自我管理
同時以具有科學根據之「正向心理學」來培養真正的「智富幸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