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04-03

斯賓諾莎問題》嚴拒《今週刊》等財經媒體!

領悟,甚至是完美的啟發,都不夠。改變是需要意志的行動。真正幸福、喜悅的經驗,來自於一起分享「具有啟發性又讓人喜悅的智慧」然而,這是需要長期努力學習的。因為,所有美好的事都是「既困難又罕見的」摘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斯賓諾莎問題》

先前今週刊等財經媒體擬就「投資心理學」專題採訪,被本人嚴拒之理由:
斯賓諾莎善於生活者,善於隱藏」弟多年來拒絕雜誌、電視採訪、也無意當公眾人物,
因為只想做自己,也不想讓「不想來往的人」認識我。過去任公職時因心直口快得罪許多人,很慶幸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他們了!他們應該也很慶幸不必再跟我來往了,道不合不相為謀

害羞是未具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斯賓諾莎
斯賓諾莎 Spinoza 遷出阿姆斯特丹隱居,以磨鏡為業,維持其日常所需。曾受聘為海德堡大學教授,卻斷然拒絕,深恐其自由受到限制(以上摘自:斯賓諾莎《倫理學》五南)這也是許世穎 11 年前辭去公職的理由。容弟先推薦《斯賓諾莎問題》臉書社群專頁~請按此

斯賓諾莎十七世紀理性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當時的歐洲,宗教勢力凌駕一切,他卻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二十四歲被猶太教逐出教會。他在世上如此孤單,沒有家庭、沒有社群,卻寫出改變世界的書,為啟蒙時代鋪路;三百年後,他被教會重新迎回,荷蘭以他的頭像設計鈔票,連愛因斯坦、歌德都深深為他著迷。

當代存在主義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哲學家三部曲,氣勢磅礡之最終篇,精采問世! 繼《當尼采哭泣》、《淑本華的眼淚》之後,再次以心理小說的奇妙手法,探討上帝的本質、邪惡的根源。參見:拙著《生命的禮物》深厚可靠關係,才能帶來真正改變
..............

避開那些不值得我們花時間和付出信任的人,
然後擁抱那些值得我們付出的人

幸福的秘訣在於 ~「選擇性注意」。
將時間和心力多花在:可以帶來長期滿足、心理上共同成長的社群

人生苦短,所以要遠離愚蠢與不善良之人。
因為心理特質有群聚效應 (亦即不善良的人往往同時擁有許多負面的心理特質),
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心智層次相當的人才會相互來往,共同組成優質社群)

參見拙著:加入「正向社群」並疏離「負面的人」

..............

重要的不是你相信什麼或表明自己相信,而是你如何生活
(許世穎 Dewey 常說只看一個人怎麼做,不看他怎麼說)
錯誤的觀念可以提供錯誤而脆弱的安慰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世穎 Dewey 堅守「科學心理學立場」的理由)

叔本華大部分的男人被美女的外貌所吸引,而看不見她們的惡習。他們娶年輕貌美的妻子,然後在男人晚年時付出極高的代價。因為他們的妻子,變得情緒異常激動而頑固
本文部份內容摘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

佛洛依德:心理分析在本質上乃是一種透過愛的治療
(許世穎 Dewey 認為心理分析學派與存在人本學派其實有許多相通)

類似於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之辯,
羅傑斯史金納1956年在明尼蘇達大學作了一場長達9小時的辯論
(許世穎 Dewey 認為兩人的主張是分立在不同的層次上,但基本的人性關懷卻是並無二致)

找回快樂,不需要改變人生。不是人人都具有冒險家精神,許世穎 Dewey 也是。
「WHF 閱讀治療教師群」所提倡的快樂實驗,是實踐在生活中的各處小地方,
微小的變化就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內心的領悟是最豐富的旅程
「投資心理學書院」全體社群成員均同意:成功的投資,是成功人生之延伸
..................

奉勸常自稱教練、顧問、講師、引導師..的「非心理專業人士」不要撈過界,以免貽笑大方!相關學經歷是最起碼的,否則念到博士也沒用!心理輔導出身的許世穎 Dewey 不會教人寫程式,為何理工背景者常跨到風馬牛不相干的領域呢?難道不懂得隔行如隔山、10 年或一萬小時的專業養成嗎?真是寡廉鮮恥!至於「心理專業工作者」則要不斷學習。誠如已故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每日遇見杜拉克》所言:知識工作者必需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落伍

曾任台北師院輔導教師,學習心理學29年的弟提醒您:小心防範「非專業教練」所提倡的「偽科學」多年來心靈大師、教練與激勵演說家,力勸大家改變想法與行為以改善生活,但科學心理學研究發現,大師們提倡的技巧大多徒勞無功。那種自我暗示的「想像練習」反而常常容易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想讓自己「覺得很快樂」反而讓人滿腦子都是負面想法(如潛能開發課程)參見許世穎演講:嚴斥《魔法》《秘密》《零極限》極深的期望帶來極深的失望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想改變的行為是社會常態,這樣的認可就可能影響我們改變的決心。你是否想得出許多有同樣習慣的熟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群行為舉止已達到你預定目標的人,找新的『團體』加入,無論是班級、線上社群都行。只要你周圍的人都在努力達成相同的目標,你就會覺得這才是社會常態。

關係越親密深厚,心理與行為感染力越大。當我們想到自己所愛、尊敬、相像的人,
大腦會將他們當成自己人而非外人。請成年人先想自己再想母親,掃描顯示大腦活躍區塊幾乎相同。表示我們所認定的自己,也包含著所關愛的人,我們的自我意識取決於自己與他人關係。他們的選擇也會影響我們的決定。 
................................

許世穎 Dewey《致博學的投資人和心理學家
如果你認為金融從業人員,這種只會銷售的人,相當於康納曼這種歷代以來,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如果你認為靈修激勵講師,這種一無是處的江湖郎中,是造詣極深的思想家。那麼,我不是為你而寫~請參考拙著《快思慢想》諾貝爾經濟學獎:心理學家卡尼曼

所謂的「責任」的意思就是當「自己生命的作者」;了解自己的「作者身份」,就是要放棄:別人創造、保護自己的信念(也就是許世穎 Dewey 常說的:你就是自己的 CEO)摘自《存在心理治療》歐文亞隆。不去掌控你的生涯規劃,就是讓你的存在成為一種偶然。
當五年級生的許世穎 Dewey 回顧這一生中三、四次具有決定性的選擇時,發現當我做決定時,幾乎沒有感覺到它的嚴重性。只有在事後才發覺看似不重要的小河,竟然是長江黃河。

※ 新成立《慢思快想: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畢生傑作》臉書粉絲專頁請按此
 ....................

歐文亞隆:教育和治療之間至多只有一點模糊的界線。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伊比鳩魯派學者都相信『教育和理性』是克服人類痛苦的必要工具,大部份的哲學諮商師認為『教育是治療的基礎』這個觀念來自萊布尼茲的座右銘『智慧與療癒』

你希望你的墓誌銘是什麼?難道是這些字眼嗎?攀迎附會,累積物質,追求金錢
富有,並非用銀行帳戶餘額來衡量。富有的真正意義是能做選擇,選擇你的認同,走上對你而言重要的那條路!當我們展現奇特、讓他人也表現出奇特,我們便處在最佳狀態《怪咖時代》

追求幸福快樂的人必須常常提醒自己:心理成長的真實寫照是:沒有神奇的療效.也沒有突然的大徹大悟,一切進展都必須用寶貴的時間與心血慢慢換來《日漸親近》《診療椅上的謊言》

歐文亞隆:團體需要長期的時間來發展穩定性和信任感,常常容不下動機不強或能力不足,而無法持續投入團體的成員。但在長久相處而產生信任與安全感後,最終會逐漸滋生療癒的氛圍。治療團體就有如在戰場搭橋,早期的形成階段會有許多傷亡(即退出的人),然而一旦把橋搭好,就可以把許多人(包括留下來的初期成員、後來加入的人)送到更美好的地方(許世穎 Dewey:因此,參加許多年而退出的人,損失最大)最後,亞隆還強調: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其實不是別的,而是無形的「團體氛圍」摘自《叔本華的眼淚》111~112頁
.....................

心理治療的效果為何很有限,歐文亞隆指出原因是出在付費方式。因為收費昂貴(每小時約台幣 6500 元)因此只能短期談幾次。當事人與治療師都在欺騙自己。沒想到跟國內除了便宜沒好貨的混亂社大,只有「短期昂貴課程」的情況類似!(兩、三天要價高達七、八萬的都有)這也難怪根據正向心理學研究,只有 6 % 的人蓬勃煥發、更只有 1 的人自我實現(成幸人WFH)參見拙著:《失控的正向思考》快樂是一種陷阱 6% 成幸人

遠在尚未有心理師法時,即在國軍 818 醫院擔任心理師,照理來說應是最有資格,教心理類課程的游乾桂老師,拒絕講授「激動吶喊式的潛能開發、成功激勵課程」令人敬佩!
反觀國內許多不具相關專業資格者(常自稱「教練、顧問、講師」)甚至才大學畢業個兩三年,卻在教要價幾萬塊的「短期昂貴課程」真令人不恥!

游老師的行誼令心理學後輩的弟肅然起敬!短期昂貴課程只是在騙錢,
但因很貴,很多人還會自我催眠有用。然而,所有教學或諮商理論,也是九大心理學治療學派的難得共識卻是:在建立關係彼此信任後 (需要長期培養),才能造成實質的改變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主張《無條件的愛》,該學派創始人羅吉斯認為「愛一個人應該是要讓他作自己」。彭明輝在其著作提到:假如一個女人是靠外貌來吸引男人,無異於一開始就注定了始亂終棄的命運...她將被內涵空洞的男人熱烈地追求,也很難避免地會在甜言蜜語中,嫁給只愛美色的男人;一旦過了中年,就被這種淺薄的男人遺棄。真正值得終生相守的男人,應該要有智慧看見女性的內涵。左派社會系出身的本人則認為:「自主權」對女人很重要!應是愛一個人的本質,而非職業、美貌...外在條件。「如實接納對方,也如實接納自己
........................

本人從不建議有意離開者繼續上課,因為學習者本身的意願與動機很重要!此外,深厚可靠的關係才能帶來真正改變。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在《凝視太陽》強調「無論觀念再怎麼有幫助,它唯有在親密可靠的關係中才能展現威力」這也是為何不論中外的教育創始人(如:孔子蘇格拉底)都是以深厚師生關係的終身社群為學習型態(因此單方面聽演講或短期昂貴課程,無法造成有意義的改變)15 歲就讀「師專心理輔導組」碩士論文為「書院」的弟當然了解,才會在 9 年前創辦「許世穎資心理學 WHF 站前地王班

亞隆還說「每當治療師需要患者繼續接受治療,也就是失去治療效果的時候。因為他會滿足其要求而失去專業」這也是為何我從不建議有意離開者繼續上課的原因~本社群只有請不適合者別再參與(如迷信《祕密》之類靈修書、技術線型)

青少年成長階段問題會不斷,會持續多年考驗著父母的耐心。也因為如此,所以在五年級生成長的那個戒嚴時代,才會有張老師這種心理輔導的社教機構,只可惜到如今形同虛設~張老師竟然開塔羅牌的課!令學心理輔導出身的弟十分感嘆..參見拙著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


本文作者自就讀「台北市立師專 / 心理輔導組」起,有系統學習「科學心理學」達 29 年~民國79年即擔任公立學校教師同年取得部定(教育部)合格心理輔導教師資格。台北師院輔導教師、部定六年輔導計畫、教育局輔導委員。國立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料館)研究員」閱讀治療教學經驗 29年 /勞社大13年。心理學授課21年(含:升研究所/教師甄試/觀護人/心理師)


存在主義治療法》日常模式 vs 本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