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別再問我中南部的考情了!世穎是新北市民,讀台北市立師專,也在雙北任教兼行政。(大部分聯合教師甄試所聘任的委員不外乎:校長、主任、領域輔導員或教育局主管等,鮮少有跨縣市或學者教授支援。)
※ 教師甄試的流程:聯合教師甄試均採筆試、試教、口試三階段甄試過程,各縣市或各校對於筆試佔總分的標準不盡相同,有將筆試當資格考、試教與口試另計分數者,有將此三項依一定比例列入總成績計算者,所佔比例各考區也完全不同,考生必須先仔細打聽該考區的歷年慣例以作為選擇參考。
※ 教師甄試的科目、題型:教育類科是教師甄試的主軸,比較無爭議性,然教育類科範圍非常廣泛包含: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哲學、教育時事、教育法令、教育政策、青少年輔導、班級經營‧‧等等,準備起來也頗費周章。教育類科題型有選擇、填充、問答者,有只考申論題型者,申論題要得高分不易,考生必須請教校長、主任或前輩的豐富經驗,並不斷的練習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答題。在閱卷難度方面,國文類科的作文及教育類科的申論題比較難批改又費時,因此在放榜時間壓力下,聯合教師甄試均不採用此法考試,目前有部分縣市考選擇題型,以電腦讀卡計算成績,閱卷時間非常迅速,是不錯的選擇。專業科目的考試內容以高中職教材內容為主,所以在國中實習者未接觸高中職教材,若選擇高中職教師甄試,比較難獲錄取;同理在高中職實習者,選擇國中教師甄試亦是同樣的命運。儘管筆試的科目、題型都不盡相同時,考生最好事先了解該縣市或該校歷年的考試方向,儘早準備,才不致於在簡章公告後準備不及而慌亂,畢竟這關係著飯碗的問題,不可不慎啊!
命題方式:辦理甄試的學校在筆試的命題中,鮮少採入闈命題的方式,均採闈外命題,闈內印題方式,原因是第一學者命題教授難聘,第二費用很高(這也是國中小很難以專業類科辦理考試的主因,科目太多),第三各縣市或各校均無較具規模的圍場,所以都是請多位教授事先命題,在闈場內重新排列組合印製試卷供筆試使用。有些縣市採向其他縣市購買試卷的方式,這也是一種好方法,不過因跨縣市使用,在印製時間上壓迫感較重,必須在前一天中午以前完成,運送過程又必須勞煩政風人員押送等,好不辛苦。
在筆試閱卷方面,因均為彌封,鮮少受外力影響。然而試教、口試卻很容易受「請託」干預,這也是歷年來教師甄試最受外界質疑的地方,平心而論,要辦好一個聯合的教師甄試試務工作極為不容易,主辦單位在炎炎夏日中欲尋覓公正、客觀、在教學上有心得的優秀評審實屬困難,大部分聯合教師甄試所聘任的委員不外乎:校長、主任、領域輔導員或教育局主管等,鮮少有跨縣市或學者教授支援。另外在試教評審安排上,若報考人數超過一個試場的容量時,勢必再增加一個或多個同科試場,但因不同試教場的評審均為臨時組合(為公平起見,試教、口試當日才臨時編組),同一試場委員都不容易看法相同更何況是不同試場的「差異」,然而目前沒有一個聯合甄試試教、口試成績是採T分數計算,以致可能面臨某試教場偏高或偏低的窘境,考生只能憑運氣應試,對考生並不公平,此種同科二個以上試教或口試場的分數計算有待各屆研擬公平的分數計算方式以提昇教師甄試的品質。
教師甄試品質期待改善:上述提及的是聯合教師甄試,因規模較大、過程嚴謹,尚難出現外力影響,在品質上也稱得上合理平順,然而在自辦式教師甄選的流程中,筆試、試教、口試確實比較容易受到外力影響,而此外力其實就是校內外的人情壓力(含民代及有力人士的關說),讓主辦單位困擾不已,而此外力介入甄試的歷程,是所有考生最為厭惡之處,雖然外力影響造成不公平的事件時有所聞,但是考生也只能默默承受。當此「介入內幕」運作時,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因為操作手法向來是「小心翼翼,無懈可擊」。對於自辦教師甄選的學校,尤其是所有的高中職,因甄試規模較小、過程嚴謹度不易掌控,極易讓外界繪聲繪影以負面文章批漏,主辦者不可不慎。再者,因筆試採闈外命題方式,雖然命題者已事先提供標準答案,然而在聯合甄試的過程中鮮少看見公佈標準答案的機會,即使閱卷時發現錯誤也只能將錯就錯批改,對於考生權益影響甚篤。其實,自辦甄試的筆試更令人擔憂,因為是一封閉式考試,外人毫無機會瞭解正確的答案,即使設有查閱分數機會,亦鮮少能得到「更正」的得分機會。此外,許多自辦或代課教師甄試的試教與口試歷程,幾乎是以原校的教評會委員擔任,委員臨時被趕鴨子上架擔任評審,有時是很心虛的,況且有些學校的教評會委員在口試、試教上不知如何擔任一位稱職的評審(試教評分標準?口試問什麼?如何問?答案?),以致甄試過程草率,很難篩選出優質的人選,此種粗糙的甄試品質有待各屆盡速研擬改善之道。
期許:教師甄試是許多人踏上教職的門檻,目前在不景氣下,教師待遇相對較高以及師資培育過剩雙重因素下,報考人數逐年快速成長,在僧多粥少情況下,落榜人數越來越多,形成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教育部似乎得迅速重新檢討師資開放的影響。再者,各縣市教育局應主動積極辦理國中小教師甄試作業研習,高中職部分應由教育部投注更多的心力,讓中小學辦理教師甄試的學校嫻熟法令,訂定標準作業模式,留意甄試的每一個環節,做到公開、公正、公平的教師甄試,吸納更多優秀的師資,為教育殿堂注入新的優質活力。(以上為轉貼)
※ 教師甄試的流程:聯合教師甄試均採筆試、試教、口試三階段甄試過程,各縣市或各校對於筆試佔總分的標準不盡相同,有將筆試當資格考、試教與口試另計分數者,有將此三項依一定比例列入總成績計算者,所佔比例各考區也完全不同,考生必須先仔細打聽該考區的歷年慣例以作為選擇參考。
※ 教師甄試的科目、題型:教育類科是教師甄試的主軸,比較無爭議性,然教育類科範圍非常廣泛包含: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統計、哲學、教育時事、教育法令、教育政策、青少年輔導、班級經營‧‧等等,準備起來也頗費周章。教育類科題型有選擇、填充、問答者,有只考申論題型者,申論題要得高分不易,考生必須請教校長、主任或前輩的豐富經驗,並不斷的練習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答題。在閱卷難度方面,國文類科的作文及教育類科的申論題比較難批改又費時,因此在放榜時間壓力下,聯合教師甄試均不採用此法考試,目前有部分縣市考選擇題型,以電腦讀卡計算成績,閱卷時間非常迅速,是不錯的選擇。專業科目的考試內容以高中職教材內容為主,所以在國中實習者未接觸高中職教材,若選擇高中職教師甄試,比較難獲錄取;同理在高中職實習者,選擇國中教師甄試亦是同樣的命運。儘管筆試的科目、題型都不盡相同時,考生最好事先了解該縣市或該校歷年的考試方向,儘早準備,才不致於在簡章公告後準備不及而慌亂,畢竟這關係著飯碗的問題,不可不慎啊!
命題方式:辦理甄試的學校在筆試的命題中,鮮少採入闈命題的方式,均採闈外命題,闈內印題方式,原因是第一學者命題教授難聘,第二費用很高(這也是國中小很難以專業類科辦理考試的主因,科目太多),第三各縣市或各校均無較具規模的圍場,所以都是請多位教授事先命題,在闈場內重新排列組合印製試卷供筆試使用。有些縣市採向其他縣市購買試卷的方式,這也是一種好方法,不過因跨縣市使用,在印製時間上壓迫感較重,必須在前一天中午以前完成,運送過程又必須勞煩政風人員押送等,好不辛苦。
在筆試閱卷方面,因均為彌封,鮮少受外力影響。然而試教、口試卻很容易受「請託」干預,這也是歷年來教師甄試最受外界質疑的地方,平心而論,要辦好一個聯合的教師甄試試務工作極為不容易,主辦單位在炎炎夏日中欲尋覓公正、客觀、在教學上有心得的優秀評審實屬困難,大部分聯合教師甄試所聘任的委員不外乎:校長、主任、領域輔導員或教育局主管等,鮮少有跨縣市或學者教授支援。另外在試教評審安排上,若報考人數超過一個試場的容量時,勢必再增加一個或多個同科試場,但因不同試教場的評審均為臨時組合(為公平起見,試教、口試當日才臨時編組),同一試場委員都不容易看法相同更何況是不同試場的「差異」,然而目前沒有一個聯合甄試試教、口試成績是採T分數計算,以致可能面臨某試教場偏高或偏低的窘境,考生只能憑運氣應試,對考生並不公平,此種同科二個以上試教或口試場的分數計算有待各屆研擬公平的分數計算方式以提昇教師甄試的品質。
教師甄試品質期待改善:上述提及的是聯合教師甄試,因規模較大、過程嚴謹,尚難出現外力影響,在品質上也稱得上合理平順,然而在自辦式教師甄選的流程中,筆試、試教、口試確實比較容易受到外力影響,而此外力其實就是校內外的人情壓力(含民代及有力人士的關說),讓主辦單位困擾不已,而此外力介入甄試的歷程,是所有考生最為厭惡之處,雖然外力影響造成不公平的事件時有所聞,但是考生也只能默默承受。當此「介入內幕」運作時,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因為操作手法向來是「小心翼翼,無懈可擊」。對於自辦教師甄選的學校,尤其是所有的高中職,因甄試規模較小、過程嚴謹度不易掌控,極易讓外界繪聲繪影以負面文章批漏,主辦者不可不慎。再者,因筆試採闈外命題方式,雖然命題者已事先提供標準答案,然而在聯合甄試的過程中鮮少看見公佈標準答案的機會,即使閱卷時發現錯誤也只能將錯就錯批改,對於考生權益影響甚篤。其實,自辦甄試的筆試更令人擔憂,因為是一封閉式考試,外人毫無機會瞭解正確的答案,即使設有查閱分數機會,亦鮮少能得到「更正」的得分機會。此外,許多自辦或代課教師甄試的試教與口試歷程,幾乎是以原校的教評會委員擔任,委員臨時被趕鴨子上架擔任評審,有時是很心虛的,況且有些學校的教評會委員在口試、試教上不知如何擔任一位稱職的評審(試教評分標準?口試問什麼?如何問?答案?),以致甄試過程草率,很難篩選出優質的人選,此種粗糙的甄試品質有待各屆盡速研擬改善之道。
期許:教師甄試是許多人踏上教職的門檻,目前在不景氣下,教師待遇相對較高以及師資培育過剩雙重因素下,報考人數逐年快速成長,在僧多粥少情況下,落榜人數越來越多,形成高學歷高失業率的現象,教育部似乎得迅速重新檢討師資開放的影響。再者,各縣市教育局應主動積極辦理國中小教師甄試作業研習,高中職部分應由教育部投注更多的心力,讓中小學辦理教師甄試的學校嫻熟法令,訂定標準作業模式,留意甄試的每一個環節,做到公開、公正、公平的教師甄試,吸納更多優秀的師資,為教育殿堂注入新的優質活力。(以上為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