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07-11

吳清山2016.7.10.關懷弱勢學生 實踐社會正義

吾師吳清山 2016.7.10.最新發表《關懷弱勢學生 實踐社會正義》2015.12.10.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每個學生都成功法」Every Student Succeeds Act,為未來美國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政策,該法特別強調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尤其對於弱勢學生學業成就落差,更要採取有效的教育作為,給予積極輔導與協助,值得國內參考。國內對於弱勢學生的關注,早期以特殊教育學生為主,近年來逐漸關注於偏鄉弱勢和學習弱勢學生,例如:積極推動補救教學和偏鄉教育創新方案,這是可喜現象,然而尚未達顯著成效,仍有努力的空間。吳清山認為,不管學生是優勢或弱勢,學校都沒有拒絕的理由,並應善用資源,把每位學生教好,才符合教育公平正義。
學生無法選擇出身背景,但透過教育力量,可以讓學生改變未來。教育不能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不僅要把學生帶上來,而且要帶好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成功,這就是教育理想的追求。在學校場域中,學生來源多元,有些是程度較佳的優勢學生;有些是程度較差的弱勢學生,然而公立學校沒有選擇學生出身背景的權力,凡是達到適齡學童,只要願意來到學校就讀,學校沒有拒絕的理由,這就是所謂「零拒絕」的概念,不管是優勢或弱勢,我們都要善用教育和輔導的力量,把每一個學生教好,這才符合教育公平正義。弱勢學生樣態不一,有些是來自低社經地位家庭的經濟弱勢;有些是來自偏鄉的區域弱勢;有些是屬於低成就的學習弱勢;有些是屬於特殊教育的身心弱勢;有些則是兼具多種弱勢的身分。因此,對於弱勢者教育,我們必須有宏觀思維和完善作為,才能有效拉拔每一個弱勢學生。
不管是來自何種樣態的弱勢學生,政府都要發揮公權力,協助這些學生,不僅要改善他們的就學環境,而且也應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和提升他們學習成就,才是最務實的作法。因此,在資源投入、師資改善和環境改善,都要列為優先項目。基本上,對於弱勢學生,採取適切性差別補強措施,是有其必要性。政府、學校協助弱勢學生,必須針對學生需求,並考慮學生個別差異,給予各種輔助措施,而且能夠做好事後評估,建立改善機制,才能發揮效益。弱勢學生的照顧與關懷,絕對不是「有做就好」,必須大家有一個共同的信念,「要做就要做好」,才能見到實質效果。(作者:吳清山/現職:臺北市立大學教授/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經歷:前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