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正豪教授【做好教育,是新南向的基石】不先以人為本,錢,是賺不進來的:在沒有新南向政策的時代,台灣與東南亞國家和印度的貿易依然持續進行,雙邊貿易數額也還算穩定增長。所以,並不是沒有「新南向」這種政府力量介入,台灣和東南亞或是印度就沒有交流往來,當然也不會是一片空白。但我們也不能夠否認一件事情,就是沒有政府支援力量進入的時候,我們和東南亞暨印度的交流,主要仰賴民間私人部門,特別集中在貿易和些許的自主在地投資。這些都是經濟取向的交流。但明顯地,這種交流在增長上遇到瓶頸,彷彿有「玻璃天花板」一般,限制了成長的空間。這些限制,一方面來自於無組織的單打獨鬥,必須自己跌跌撞撞地用教訓去換取在地知識;另一方面則來自於接觸管道的狹隘化,主要只仰賴在地華人來認識該地,致使難以走出華人經濟圈。
▋走向東南亞,從人和語言的親近開始:新南向政策的最核心目標,應該是透過政府資源的挹注和民間力量的統合,去全盤性地認識東南亞暨印度,累積在地知識,然後分享給所有有志於當地開拓的廠商與個人;同時擴大對東南亞暨印度的接觸管道面向,走出在地華人社群,而擴及不同國家族群層面,真正進入當地的主流社會。這些目標,其根基都在於「人」。那些真正認識東南亞暨印度的「人」。所以,從台灣本位角度出發,新南向政策應該要考慮往「教育新南向」傾斜。想要比較深入地認識一個地區與它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最有效率的方式,應該是學習它的語言。台灣人對美國和日本的熟悉與親近,不正是因為台灣有相當數量的人,能夠掌握美語和日語嗎?既然如此,盡可能培育能夠運用東南亞各國語言的人,不正是替開拓東南亞做最好的準備嗎?既然政府要推動新南向,這種極其基本的基礎工程,總是要做的,那麼教育部響應政府的新南向,是不是應該考慮用政策和預算補助來導引國內高等教育機構開設相關語文課程呢?
▋不該廣設東南亞學系,而該設置相關領域學程:接下來,教育新南向不該是在高等教育機構內廣設東南亞相關學系,這種做法在李登輝時代的南向大戲當中,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途徑。台灣需要的是各種不同專業學科知識背景,但具備東南亞在地認識的人才。舉個例子來說,東南亞國際貿易人才,應該要具備國際貿易相關知識,但同時具備對東南亞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深度認識,才能將國際貿易應用於東南亞這個特殊環境當中。因此,以特定專業學術背景為核心,輔以東南亞相關知識訓練的跨領域學分學程,是最適合的做法。
台灣高等教育,學科發展已臻成熟,但所缺的,是如何結合東南亞區域研究,以建構東南亞相關跨領域學分學程,來訓練各種不同專業技能的東南亞人才。直白功利一點說,東南亞相關跨領域學分學程,只需要增補基礎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師資與課程,所需的資源投入遠少於成立新的系所,這對任何大學來說,都是相對可行的方案。教育部要做的,不過是依據所審定的跨領域學分學程,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助誘因,就有機會讓東南亞相關跨領域學分學程,蓬勃發展。這樣訓練出來的人才,既能掌握專業知識,又對東南亞有所認識,無論將來是不是真的投入直接南向就業市場,也都至少能夠增加對東南亞有認識且學有專精的社會新鮮人,直接擴大東南亞人才庫的規模。
▋教育基礎人才,是一切的基石
多少人次的東南亞學生赴台留學、多少場次的雙/多邊會議,甚至於多少高階官員赴訪,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人才庫做後盾,終將會因為欠缺源源不斷的人才,而無以為繼,更別說這裡面是靠多少預算資源投入,才「人為」造成的虛幻交流景象。
與其如此,何不踏踏實實地蹲好馬步,練好基本功?而教育部需要做的只是,以政策和補助來引導高等教育機構。所費者寡,所獲者眾,不知教育部是否願意真正替所有其他面向的新南向,奠定不易的基礎?
(作者為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