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在於我【過度認真】了嗎?(臨床心理師洪仲清)以前剛到北部的時候,很不適應。譬如朋友說「一定要再聯絡喔、有空約吃飯喔、你如果有空再請你幫忙…我會很自然地當真,當成一個口頭上的正式約定,然後以為真的會聯絡、想著要去哪吃飯,或者事先排開時間,準備幫忙。結果發現,這只是一種社交辭令,不用當真,只是另一種「說再見」的方法而已,目的是要博取對方好感,或者被當成是一種禮貌。原來,社交的時候,很多話是不用當真的。然後,跟人互動越多,越是明白,互動的時候,沒事就把真心拿出來,反而被當成是一種奇怪的行為。
★ 我就是有著奇怪的行為的那個奇怪的人,再後來,也學會了在社交場合用社交話互動,要不然是自找麻煩。所以,為了讓自己輕鬆,不用再說一些違心之論,也慢慢連社交場合都少出現了。會不會,大部分很少說真心話的人,因為沒有經過好好練習,所以不知道怎麼適切地表達自己?真的想說真心話的時候,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了?盡講些不痛不癢的表面話,或者別人想聽的話,或者維護自己面子的反話,而造成了人際上的困擾?
會不會因為急著說話,沒把話先在腦中思考過,所以套用公式最快?或者只是平常習慣怎麼說,先那樣說,而沒辦法細究文字使用的輕重,或者履行承諾的可能性?我還是會把我的體驗跟年輕人說,給她參考。我覺得認真對待他人的話,是一種尊重。在我的工作領域,地位高或者資源比較多的人,常會沒那麼認真對待其他家人的話,而忘了組成團體的是每一個成員,每個成員都有找團體麻煩的能力,即便是孩子。
★ 當然,我也準備好了,我這一套可能被年輕人視為是過時的想法。畢竟目前很多位高權重的人,其實也沒那麼重視自己說過的話、給過的承諾。真誠如果不被重視,也許換來一時的權勢名利,不過,在關係裡面,卻常可能在被發現不真誠之後遭受挫折,大家都不會好過。真誠有時候顯得天真軟弱,也常被利用、被傷害。不過,有真誠才能談尊重與信任,那是親密關係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