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12-04

教甄口試新書分享《認知行為療法》擺脫恐慌的情緒勒索【世穎掛名推薦】世潮 2017.12

教甄(口試)新書分享《認知行為療法》擺脫恐慌的情緒勒索【世穎掛名推薦】世潮 2017.12.6.初版(聯名推薦人,如下):
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陳錫中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謝兆翔
教甄口試 / 輔導專家:許世穎
【以偏概全】換言之就是「將部分擴及全體的習慣」。舉例來說,主管明明只指出文件中的一項錯誤,卻認為主管否定了全部文件,而且不只文件,還會想成是連工作能力及人格都遭到否定。這樣的思考習慣即是屬於以偏概全的典型。
另外,如第一章中所列舉的,因為犯了一樣過錯,就認為「我做什麼都不行」也是「以偏概全」。
在人際關係中,由於與某人的關係惡化了,就以為自己被大家討厭,只因為這一件事就認為「每次都這樣」「今後一定也是如此」……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將部分擴及全體的認知偏誤習慣。
此類認知偏誤會增加過分沮喪的情況。
個人中心化
關於這部分,請大家試想以下場面便很容易理解:
早上在公司與熟識的前輩擦肩而過,並打招呼時,對方的表情較平時凝重,或者讓人感覺態度冷淡。儘管這位前輩不是沒有回應,但總有一種冷漠感。
這時候你腦中是否曾這麼想過?
「我做錯了什麼事嗎?」
這就是「個人中心化」的認知偏誤。
對方的表情之所以較為凝重,可能是因為要主持麻煩的會議而感到緊張;態度之所以冷淡,也可能是因為有其他心事。但我們若不去思考自己以外因素,逕自揣測:
「昨天我說話的時候對方笑笑的,但其實他聽了心裡不舒服。」
「跟我有關的負面消息傳到對方耳裡,讓對方對我產生了戒心。」
這些不過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揣測對方的原因。
這樣的思考習慣,會連結到下一個的「妄下結論」。
妄下結論
寫了信,對方卻不回,覺得對方的態度似乎很冷淡……諸如此類,無法即刻瞭解箇中緣由,情緒又會受到刺激的事件可以說是「檢測出是否有認知扭曲的試紙」。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容易被侷限在「妄下結論」這樣的思考習慣中。
在此,請大家回憶一下第二章在說明向下追問法時所進行的分析。從沒有收到回信這件單純的事開始思考:「也許是我做了什麼讓對方不開心的事」「對方是不是討厭我了」等等,最終得出「沒有人喜歡我」這般極端的結論。
不知道各位是否已經察覺,此類推論中有一個特徵,就是「毫無根據」。
說到底,感覺被對方忽視了這件事本身很可能就是自己想太多了。也許是對方正在忙,無法回信;也許他是判斷不需要回覆。即便對方是因為某種原因而故意不回信,若不去向對方確認也無法得知。
儘管如此,卻仍固執地認為,自己一定做了令對方不快的事,或者被對方討厭了……
陷入這種思考時,我們雖會覺得自己有相應的證據才會這樣想,但很多時候,那其實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信念是正確的」而擅自編出的故事。
之前提到的範例就同於此,認為前輩之所以表現出不理不睬的態度,原因在於「自己昨天失言了」。即使沒有足夠的事實根據,只要有「沒人喜歡我」的信念,為了證明這個信念,就會編造出故事來。
而這種「妄下結論」會因「情緒主導」而更加強化。
情緒主導
你覺得不安時,是否會做出以下推論?
「我這麼不安,一定會發生不好的事。」
「因為對方討厭我,我才會覺得這麼不安。」
推論材料不足時,就會以自身的情感、心情為依據,而非根據客觀事實做出認定。這就是「情緒主導」。
這種思考習慣也是導致認知扭曲的一大原因。
不過,有著悲觀信念的人原本就會因為消極的自動化思考而容易產生不安、焦躁、難受和悲傷等感受。以這些情緒感受為素材,進一步產生妄下結論,就容易助長認知扭曲。
另外,舉稍微不一樣的例子來說,像是
「他讓我如此焦躁,所以是壞人。」
「我每天都過得很痛苦,所以這職場很糟糕。」
這些想法也都是「情緒主導」。
將這樣妄下結論下筆成文時,或許會讓人覺得太離譜。但是,在腦中莫名想到這些事時,經常有人會無法察覺其中的謬誤,而是依情緒主導來行動。
二分法思考
這種認知偏誤與之前說明過的稍有不同,但簡單來說,就是用喜歡或討厭、自己人或敵人、非善即惡、非成功即失敗來思考事情,有著完全非黑即白的傾向,這就是「二分法思考」。
這樣的思考習慣與完美主義有共通點,譬如定下過高的目標:
「如果不是滿分,就與○分無異。」
「要是沒有拿到冠軍,就沒有挑戰的意義。」
「非一流企業不進。」
只要不達目標,就不認可其價值。
有這種思考習慣的人可能會在人際關係上出現摩擦,也因為過於要求完美,不僅陷入無所作為的的狀態,也容易罹患憂鬱症。
關於工作方面,即便只是被人稍微指出一點錯誤,都會想成是「即使錯誤再小也不容許」;對方只是稍微表現出冷淡的態度,就會認為「總之你就是討厭我吧」,出現過度消沉的反應。
另外,以客觀角度來看,明明有許多事做得不錯,卻因為不合自己完美主義的標準,就不正視這些成就,而是沮喪地想著:「做什麼都不行」「做什麼都不順利」。
必然式的思考
基於完美主義而產生的認知偏誤,還有一種「必然式的思考」。這樣的慣性思考會用比如說:
「既然決定要做的事就不可以半途放棄。」
「一切事物都必須要求完美。」
「小孩子應該遵守父母親的教誨。」
等含有「應該~」「必須~」的詞彙來表現。
不論是哪一種,在道德上都是正確的,但請想像一下過度執著的人,是否會給人某種程度的窘迫,或活得很痛苦的印象?
此類「必然式的思考」的其中一個問題在於,自己若是無法達成這份「正確性」,就會覺得自己沒用、責備自己,並且容易罹患憂鬱症。
比如想著「既然決定要做的事就不該半途而廢」的人也有碰到光憑一己之力難以成事的情況。碰到這種情況,有時反而及早求救,尋求他人協助會比較能順利進行。若排斥這麼做,總之就想要靠自己完成那件事,結果可能會搞壞身體,不得不半途而廢。這麼一來,就會責備自己「我真是個廢人」,並覺得極度沮喪。
另外,因為「一切事物都必須要求完美」的想法過於強烈,就會帶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比方說,即便只是發表一場小演講,也有人會說:「我一定會完成這件事!」而把自己逼入窘境。結果,因為過度緊張,沒能發揮百分百的實力,又會因失敗而自責……就容易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還有,若將這種「必然式的思考」加諸他人身上,身邊的人會感覺受限,容易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陷入焦慮。
誇大與貶低
換個方式說,這樣的狀態就是,對自我和他人的評價基準不同,採用了「雙重標準」。據說容易罹患憂鬱症的人,有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傾向。例如請大家想像一下,某人從長年追隨的老師那兒聽到以下這些話:
「你很努力。雖然還不成熟,出錯也很多,但我很期待你今後的成長。」
這句話基本上是稱讚,但對於有著「誇大與貶低」這類慣性思考的人來說,卻有可能用如下的角度來看待:
「老師覺得我的實力還不成熟,出錯的情況很多……雖然他說我很努力,不過這應該不是稱讚吧。」
如同刻意將內容轉變成自我否定般,他會聚焦於對方指出的缺點部分,或嘗試解讀對方言詞背後隱藏的意涵。
另一方面,對他人說同樣一句話時,或許每個人看待那句話的方式又不一樣:
「老師認可他的努力,也對他懷抱期待。」
像這樣,會過度評價他人的長處和成就,忽略對方的失誤和缺點 。相對來說,卻會縮小自己的成功與優點,並把失敗與缺點想得比實際上還要嚴重。這就是「誇大與貶低」的認知偏誤。
這樣的慣性思考容易讓人在不需感到受傷時反而受傷,在應該覺得開心時反而悶悶不樂,造成情緒偏向消極一方。
察覺自我認知偏誤的意義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針對各種典型的認知偏誤一一做了介紹,不知道各位讀者覺得如何?自己中了幾項?
自覺到有認知偏誤這件事有以下兩個意義:
‧容易拉開與自動化思考間的距離。
‧容易思考出相應於此習慣的修正方式。
舉例來說,當我們想著「我現在想的是『以偏概全』」,或是「我又出現了『必然式的思考』,而做了不好的事」,能脫離主觀,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時,即便只有一點點,也能輕鬆跳脫既有的思考。同時,若能想著:
「的確,可以用這種方法修正『以偏概全』。」
「試試看用那個方法修正『必然式的思考』吧。」
就能輕易修正認知偏誤。
..........
謝兆翔(臨床心理師)督導:這是一本好書!在審閱的過程中感受到原作者對認知行為療法的深切理解,並舉了許多貼切且易懂的例子。值得收藏。我也打算訂一批來當作處遇的協助用書
.
* 許世穎:謝督導太強了!還拿原文(日文)來對照
.
*謝督導:這是一定要的啊!不對照原文怎麼會知道原作者想表達的意涵!是說,我們譯者也是很強的,幾乎跨文化的意涵都抓到了,且也很用心的事先查證了日文的專業術語的對照中文
特別的,因為近年來受日文影響,台灣的用詞很多都可以直接引用日文的漢字或直譯意境
審核時就沒有多做闡釋調整的建議。讀起來會有別於其他翻譯本,很有現代感! ^^
* 高博士:噢~情緒勒索⋯
原書主軸在這裡嗎?為什麼要加這副標題?是因為現在台灣這個名詞很流行嗎?
該書重心很大一塊在情緒管理、憤怒管理(アンガーマネジメント)丶壓力管理;甚至還介紹到歐美近年發起的正念減壓療法(マインドフルネス,mindfulness)
* 許世穎:感謝高博士指導,這本書我還沒細讀。但現在流行情緒勒索的話題倒是真的,其實二十幾年前也流行過,當時我在「升研究所補習班」就講過,心理學界的話題,說穿了就是這樣來來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