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05-22

政大教育系李淑菁教授【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老師?看臺灣師培甄選的問題】108 課綱在即

政大教育系李淑菁教授【什麼樣的人適合當老師?看臺灣師培甄選的問題】108 課綱上路在即,我們做了多少準備?不管制度如何改變,核心靈魂還是在教師,倘若教師自身缺乏自學能力、統整能力、國際移動能力、公民意識、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能力,我們又如何能期待教師融入這些素養,並能夠跨領域,統整規劃到課程中?
找什麼樣的人當老師,決定臺灣的未來:許多人往往會因為認同、喜歡某位教師而學習,因此,教師並非只是知識性的傳授而已,她/他本身的特質也是觸發學生學習的重要關鍵。作為有機的知識份子,有些教師在各鄉鎮角落展開行動,讓自己不只是老師,更努力讓整個村落與學校一起茁壯,雲林華南國小陳清圳校長即為一例。他帶著孩子幫農民賣柑橘和咖啡,從社區總體營造為社區再注入新活力,學生學習也找到定位,讓學校與社區相輔相成,共同打開了一個新格局。
然而,未來該如何挑選出更多具備有機知識份子特性的教師呢?筆者整理幾個大學甄選師資、師培生的條件及辦法(如附錄),也藉此思考臺灣師資師培生甄選制度可能的變革方向。分析甄選條件,可以發現,學業成績在臺師大、政大都是很重要的門檻條件,臺師大並有語文測驗、選擇題的教育測驗考試。
試想:修習教程之前給予教育測驗考試的意義何在?教師潛能發展測驗真能測出適合的教師人格?這些師資、師培生未來還要通過教師檢定、教師甄試,才有機會成為老師。師資、師培生多半抱著補習班秘笈背誦,因此能念書、會念書的都能通過,這樣的教檢能考出什麼樣的教師能力呢?
若將未來108課綱的素養能力與之比對,我們到底想選出什麼樣的學生成為未來的教師?或者,未來師資師培生甄選制度,應如何相對應做修正?

教育的關鍵在於教師,師資培育制度是最直接的鉅觀因素。不容否認的,「師範教育」制度在臺灣社會發展的脈絡下,曾經在社會流動、地方菁英人才培育、教育品質某程度的均質化等方面,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民國83年臺灣社會改革與鬆綁的氛圍,讓師資培育「去師範教育化」開啟了「多元」的可能,但如何讓這個「多元」能夠維持不同族群、性/別、階級與障礙等多元文化師資的多樣性,藉此提升教育品質,也達成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未來教師的特質
一位當了七年代理教師的學生感嘆說:他慢慢發覺,在臺灣作為一位老師,最重要的不是學科專業,而是輔導與互動能力。學科的部分,學生在外面補習班就解決,輔導與跟學生、家長的互動能力,反而更重要。

當然,學科的專業能力絕對有其重要性,教學能力也只是條件之一,未來教師的特質可能不只於此,就如筆者在獨立評論寫過的文章〈新好老師的條件〉、〈師培教育缺了什麼?未來教師需要的能力〉,期待未來教師能夠是一位好的學習者、必須是具備細微觀察能力的人類學家,能夠感知學生的需求進行調整,也必須是個社會學家──能從鉅觀(macro-)面綜觀全局,能夠「看見」社會變遷的樣態、「看見」問題的全貌、「看見」社會主流價值對學生行為的影響等。面對未來高度複雜的社會經濟發展,教師的生命厚度、視野與生活體驗必須夠廣、夠厚實,才能具備跟下一代學生斡旋、溝通的能力。

未來的教師不能再是乖乖牌而已、不能再高同質性、不能再單一資歷,不能再那麼知識導向與太多框架。如果新課綱是以素養為課程發展主軸,如何選出適合成為教師的師資師培生、教檢與教甄的意義與形式恐怕需要相對應的重新思考。

當我跟師培實習學生分享我在芬蘭看到的師培甄選過程,學生說:「老師,妳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否則變成制度後,又有相對應的補習班出現,失去原本設計的用意!」的確,我們也不必去複製別人的作法,但該如何做,要先從了解自己立足的這塊土地文化開始。

當教師具備面對未來與未知的能力,臺灣才有能力迎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