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臨床心理師方格正博士【想當心理師嗎?讀書人的龐氏騙局】台灣的高等教育,不知不覺中演化成一場設給讀書人的龐氏騙局,擔心即將失業的教授與職員努力招生,企圖說服年輕人,來大學就讀就能開啟光明的未來 — 只念大學當然沒有競爭力,跟大家一樣再念個碩士如何? 若還不夠,別怕,我們還有博士班。然而事實是,老師若離開了大學,恐怕也得跟學生一樣,掙扎著求生。
龐式騙局不只是發生在高等教育,畢業後這局同樣撐著。大家都想從事專業工作,於是人人專業,但消費市場卻很小,老手賺不到消費者的錢,只好賺新手的。我有個朋友學金工的,他告訴我,金工這行要生存下去很不容易,一個簡單的戒指至少要花三個工作天,光是工錢恐怕就讓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老師傅的主要收入,是開課收學費。有另一個朋友學插畫的,情況驚人地類似,他說在削價競爭下,業主願意花在作品上的錢越來越低,強者要嘛接國外的case,不然就是靠教他們這些,對這行抱著憧憬的新手營生。
這兩天看到新聞,心理師考試即將改為一年一次;以及,每年出產的心理師,合併約四百多人。是的,你知道我要說的是什麼了,這也是何以坊間開了數不完的,給學生以及新手心理師的課程。隨便找一個諮商相關的社團,裏頭看到的不是對於工作經驗的討論,而是滿滿的課程廣告文。因為新手心理師往往比所謂的個案還焦慮,更願意掏錢出來「投資」自己的未來。或許你會反駁我,「念書或者進修,都是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怎麼能說是騙局呢?」。
問題在於「知後同意」,在踏入這行之前,學生們真的充分了解心理師這行的現況嗎? 知道自己所面臨的,是什麼規模的競爭嗎? 換句話說,知道自己即將走的,是多麼模糊艱險、令人不安的路嗎? 或者是被補習班,甚至是學校的花言巧語給迷惑了?
心理師這行的供需究竟如何? 從最狹義的「市場需求」來談,也就是民眾願意自費支付心理諮商的費用,我保守估僅有不到10%,甚至5%的心理師是真的以此營生。
若將需求定義得再寬廣一些,也就是學校、醫院等機構所提供的職缺(絕大多數是約聘),或許能讓目前超過半數的心理師有工作,但請注意,這些職缺不太可能再增加,而心理師每年仍以四百多人的速度產出。十多年前台灣最低薪資約一萬八,當時大學諮商中心的心理師薪水約4萬上下;現在最低薪資已調到兩萬二,心理師有些職缺的薪水甚至還稍微往後退,這意味著什麼?
最後剩下的,就是由政府所提供的各種經費,散佈在各社福機關,或監獄看守所等機構中,或者被諮商所/治療所以方案形式標下來,其實這也正是台灣那麼多治療所,以及行動心理師的主要收入來源。
行動心理師的處境其實相當艱難,尤其對於畢業不久、缺乏人脈或者專業根基的新手更是如此。四處漂泊、沒有勞健保、退休金以及穩定收入,並不是什麼愉快的事,連請個病假都是種奢望。有些行動心理師在工作難尋的情況下,只好幫諮商所打工,消化得標的方案,原本1200的鐘點費,拿到手上可能只剩八百。
我們甚至還沒談到工作品質。
不要輕易考驗人性,當生存變得如此不易,人們只好在「藍海」裡掙扎,想盡辦法掙錢,無所不用其極;不知不覺,早已遠離助人的初衷(這也是我在〈天下無賊〉這篇文章中想說的)。
要做結論了,或許有點誇大,但我真的覺得若腳踏實地,這條路就是這麼多荊棘,以賺錢來說CP值並不高。當然總有機會成功,只是競爭很激烈,而且充滿不確定感。如果你決定要走,最好要有覺悟,有足夠充分的理由能說服自己,並成長茁壯、想辦法試著生存下來之餘,也別忘了初衷,真誠一致,成為自己會欣賞的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