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02-14

穀倉效應Silo Effec城堡效應《破除穀倉效應:跨世代領導力思維》 分工反造成失去競爭力

教甄口試 108 熱門話題【穀倉效應 Silo Effec 城堡效應】去年 2018 教甄書院已介紹吉蓮‧邰蒂的《穀倉效應》 ,今年 2019 除了介紹《穀倉效應》 再獨家分享《破除穀倉效應:跨世代領導力思維》
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
其實企業、政府組織為何要分工?大家都知道是因為專業化需求,導致企業及政府組織須要分工。而組織進行分工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 組織進行分工的優點:
讓每個專業在各自領域發揮所長
相同功能的人在一起可促進學習及成長
組織進行分工的缺點:
各功能組織,容易追求各自部門的最佳績效,而形成本位主義
本位主義造成各自為政,欠缺組織間溝通與合作,資訊封閉,不願共享資源
嚴重的話甚至造成部門間互相競爭,不顧整體組織利益,甚至帶給組織營運的風險
隨著組織階層日益增加,規模逐漸擴大,上述組織分工的缺點會更加明顯,有人稱之為「穀倉效應」(Silo Effect)或「城堡效應」(Turf Effect)。

何謂穀倉效應(Silo Effect)?

「穀倉效應」這個名詞,近年在企業界、政府機構和各式組織團體間有很多討論。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編輯主任暨專欄作家吉蓮‧邰蒂(Gillian Tett)首先提出「穀倉效應(Silo Effect)」理論,並指出911恐攻發生的問題癥結在於「穀倉效應」。吉蓮‧邰蒂將「穀倉」比喻為一個公司、國家、政權的既有利益的舒適小圈圈,好比一座座存了稻穀的倉庫。當人們習慣守著屬於自己的那座穀倉之後,往往會形成狹隘視野,不想與其他人溝通與分享。

穀倉效應發生的原因

吉蓮‧邰蒂解釋911恐攻事件的發生肇因於美國政府部門間「過度分工」。許多情報單位都有發現蓋達組織有發動恐攻的跡象,但不同情資掌握在不同單位手中,沒人有能力或意願整合跨單位所有情報並綜觀全局,導致情報系統未聯手擬定策略並加以預防,因而釀成此悲劇。相同例子發生在一些國際知名大公司身上,例如:日本Sony公司、瑞銀集團、英格蘭銀行等。穀倉效應發生的原因可歸納如下:
過度強調專業分工,組織内部出現不同次文化,如同一座孤島,沒有水平聯繫,甚至缺乏上下聯繫,不願彼此分享資訊,高層也無從掌握穀倉部門的真實資訊
過度強調自負盈虧,演變成保護自己的部門利益,不只對抗公司外的競爭對手,也對抗公司裡的其他部門
優秀人員不願跨部門輪調,合作程度降低,連創新實驗與長期投資也逐漸減少,大家短視近利,不願承受風險
破除穀倉效應的方法

吉蓮‧邰蒂指出,「穀倉效應」無所不在,除了存在於企業組織,也存在政府以及各類團體組織裡面。他預測 21世紀全球將掀起掃除「穀倉」運動,以避免落入其所囿的窘境,甚至遭致衰敗或危機。如何破除穀倉效應,吉蓮‧邰蒂在其「穀倉效應」一書裡面,也舉了幾個成功案例,包括:紐約市政府、芝加哥警局、克里夫蘭臨床醫學中心、臉書公司等。破除穀倉效應的主要方法如下:
組織應盡量朝扁平化及矩陣式設計,切勿造成任務重疊
強化跨部門流程與資訊整合,以促進跨部門合作
變更績效衡量準則,勿過渡強調自負盈虧及短期績效,多鼓勵跨部門合作及長期績效
遴選具跨領域歷練及具團隊合作精神之人擔任部門主管
必要時進行組織變革,打掉重練,鼓勵下層員工從消費者角度切入,想像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重組部門,開創新局(由下而上,開創新局)
如何發展跨世代、全球化領導力新思維模式?

Frederick A. Miller及Judith H. Katz在演講中提到,在全球化、複雜性發展趨勢下,企業需要一種新的合作領導模式。領導人需了解從「群雄割據」轉移到「共同團體」所需的思維模式和行為,以避免跳入管理的陷阱。作為領導者需具備的新思維模式包括:
處理複雜問題
他人合作達成組織任務
突破穀倉效應或城堡效應
建立自我領導風格
參與和發展其他同仁
接受和容忍不同文化差異
容納同仁不同意見,明白“我的方式”不一定是“最正確的方式
~ 摘自王本耀 / 工研院產業學院副執行長(參見:1.《穀倉效應》 .2.《破除穀倉效應:跨世代領導力思維》.3.許世穎【教甄自介】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