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02-03

大江健三郎《空翻》《定義集》《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在主義大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存在主義 大師大江健三郎《為什麼孩子要上學》戰爭結束的一個月後,我就不再去上學了。直到盛夏之前,老師們原本說天皇是「神」,要我們朝著相片膜拜,還說美國人不是人,是鬼、是野獸。
突然,他們毫不在意地開始說著完全相反的話,完全不提之前的想法、教法了。現在需要反省,只是非常自然地改口說,我們天皇也是人,而美國人則是朋友。
美國駐軍部隊乘著幾部吉普車,進入位於森林山谷間的小村莊裡(我出生長大的地方),學生們站在道路兩旁,搖著手制星條旗,大叫著「Hello」,夾道歡迎。那天,我離開了學校,走入森林裡。從高處向下望著山谷,吉普車像迷你的模型一樣,沿著河旁的道路駛來,雖然看不清楚豆粒般大小的孩子臉上的表情,但確實聽到了「Hello」的叫聲,我突然流下了眼淚。
從第二天早上開始,我一到學校就馬上從後門溜出去,跑進森林裡,一個人一直呆到傍晚為止。我帶著一大本植物圖鑑,把森林裡樹木的正確名稱對照著圖鑑一一地確認並牢記在腦中。
我家從事某項和森林管理相關的工作,所以,我只要把森林裡的樹木名稱和性質都記住,將來在工作上一定能派得上用場。
森林裡樹木種類繁多,每一棵樹的名稱和性質都各不相同,我覺得有趣極了,幾乎沉迷其中。到現在我還記得很多樹木的拉丁文學名,大多是那時候經過實地學習而來的。
我已經不打算再去學校上課了。我認為獨自在森林中,從植物圖鑑里學好樹木的名稱和性質,就算是長大了,將來的生活也一定不成問題。
另一方面,也因為在學校裡並沒有可以互相討論的老師或同學,聊聊我打心底覺得有趣的樹木。我為什麼要去這樣的學校學些和長大之後的生活似乎完全無關的東西呢?
#文學心理學
....................
參見:大江健三郎
1.《空翻》2020 初版
為什麼我們會在無聲無息的黑暗中廝守了十年呢?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認定,
對彼此而言,雙方都儼然是地獄般的存在。
我們一起進行了「空翻」,並一起墜入了地獄。
神是什麼?信仰是什麼?
我們需要的究竟是神,還是信仰本身?
十年前,「師傅」和「嚮導」創立了一個宗教團體,他們預言世界末日,吸引不少教徒,教會日漸壯大。
然而,內部激進派與師傅、嚮導分道揚鑣,轉為主張恐怖主義,甚至試圖掌控核電廠。
師傅與嚮導兩人阻止不了激進派,竟然決定在電視上公開宣布:他們創立的宗教教義,其實都只是一場騙人的玩笑。
於是教會解散,人們則把這次電視演說事件稱為「空翻」——就像在原地翻了一圈,徒留空無。
師傅與嚮導也從此一落千丈,彷彿墜入地獄。
..............
2.《定義集》2019 初版:是大江健三郎於《朝日新聞》刊載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共72篇,書寫他對於教育、歷史、政治、社會等議題的觀察與心得。
大江在書中或評論當代政治、核能議題,也述及自身經歷的訴訟事件,或以其獨有的行文風格寫下和妻兒的互動、與年輕人分享讀書寫作的方法,以及緬懷許多著名作家的言談著述,如李維史陀、薩伊德、米蘭.昆德拉、加藤周一、井上廈、鶴見和子、魯迅等。引述這一切的同時,一併對所接觸到諸多事物及其延伸意義,進行種種思考。
「不管是從書裡讀到的也好、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也罷,這些我尊敬的人們在我記憶中留下的話語,成了現在的引述文字。」此書正是一本凝聚大江健三郎長年所思所感的觀察隨筆。
..........
3.《為什麼孩子要上學》
本書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因為照顧其智障兒子大江光,而思考「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成人到底應該給他們什麼?」所寫的樸實隨筆。
大江在這 16 篇以意象取勝的散文中,藉著寫生活感想,提出他對教育溫和而深入的解答。
大江認為真正重要的是︰童年時代所習得的人生想法、讀書態度等等,而這些影響一生的事情,需要透過對孩子的理解與誘導來形塑,大江將自己的育兒心得娓娓道來,透過他的文學筆法,令人打從心底感動。
..............
#反學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