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0-03-14

生態心理學 》昨天團體班提到的【公地悲劇】再補充說明如下;公地悲劇(共有財悲歌)

亞里斯多德:「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
首次發佈!生態心理學 昨天團體班提到的【公地悲劇】再補充說明如下;公地悲劇(共有財悲歌)是一種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對資源分配有所衝突的社會陷阱。
小心!公地悲劇不應照字面的意義解釋,而應視為一種比喻的概念。這個詞彙是一種現象的簡稱,並不是對這個現象精準的描述。「悲劇」一詞不應依常理視之有悲劇性,也不應被視為一種歸咎原因的譴責。
公地悲劇一文著重於解釋【經濟、發展心理學、博弈理論和 社會學 領域】。有人將此視為「意外行為」的範例,伴隨著個人在複雜社會系統中的互動所導致的悲劇結果。
此外,哈丁對「公地」一詞的使用也常被誤解,這導致了哈丁後來認為他應該將他的論述標題改為——「未受規範的公地之悲劇」。
.................
.
哈丁的論文一開始便將注意力集中於【無法藉由科技工具解決的問題】之上(也就是不同於只需要自然科學上的科技研發與改變,而不需要人類價值觀或道德標準改變的問題)哈丁聲稱這樣的問題來自於人口的成長和地球資源的使用。
.
哈丁特別提及【地球資源】的有限以及有限資源為所謂的「生活品質」所帶來的影響。如果人口成長最大化,那麼每一個個體必須將維持基本生存之外的資源耗費最小化,反之亦然。
.
因此,他認為並沒有任何可預見的科技可以解決在這有限資源的地球上如何平衡人口成長與維持生活品質的問題。
.
教育經濟學
.....................
.
【起源】這個字起源於英國作家威廉·佛司特·洛伊在1833年討論人口的著作中所使用的比喻。1968年時,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在期刊《科學》將這個概念加以發表、延伸,稱為「公地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而這個理論本身就如亞里斯多德所言:「那由最大人數所共享的事物,卻只得到最少的照顧。」
.
【比喻】公共草地上,有一群牧羊人,每一個牧羊人都想要多獲利一些,所以某個牧羊人就帶了大量的羊來放牧,雖然他知道過度放牧,草地可能會承受不住。但他依然獲利了,而後所有的牧羊人都跟進,所以草地牧草耗竭,悲劇因而發生了。
.
教育社會學
.
這樣的比喻宣示著有限的資源註定因自由進用和不受限的要求而被過度剝削。這樣的情況之所以會發生源自於每一個個體都企求擴大自身可使用的資源,然而資源耗損的代價卻轉嫁所有可使用資源的人們。(可使用資源的群體數目可能遠大於奪取資源的數目)
.
【負面共享性】哈丁的主要興趣如同前人洛伊和馬爾薩斯一般皆專注在人口學,尤其是人口成長所造成的問題。他的論述聚焦於有限資源的使用,例如空氣與海洋資源,並指出污染的負面共享性。(他並非處理私人資源的蓄意污染,負面共享性是指公有資源被剝奪或污染所造成的共有損失)
.
教甄初複試自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