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力 AQ 【國考教甄心理師】站前地王書院
教甄口試 107 熱門話題【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固定思維 vs 成長思維:賽里格曼和麥爾透過實驗發現「習得無助感」時,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還是心理系的學生,她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同樣情境中,有些人能堅持到底,有些人沒辦法。所以畢業後,她馬上進入心理系博士班深造,探索這個問題。
賽里格曼和麥爾的研究對年輕的杜維克有深遠的影響,她相信兩位前輩的研究結果,但覺得還不滿意。把自己的悲慘遭遇歸因於無法控制的因素確實會令人消沉,但是為什麼有人一開始就會那樣想?為什麼有人樂觀,有人悲觀?
在杜維克最初的研究中,她和中學合作,找出老師、校長、學校的心理學家都認為遇到困難情境顯得特別「無助」的孩子。她猜想,這些孩子相信犯錯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而不是努力不夠。換句話說,她猜測這些孩子會悲觀,不只是連續的失敗經驗造成的,而是他們對成功和學習的核心信念造成的。
為了驗證她的猜測,杜維克把孩子分成兩群,一半的孩子分到「只看成果組」(success only)。連續幾週,杜維克讓他們解一些數學題目,每次解完題目,無論他們答對幾題,都稱讚他們做得很好。另一半的孩子則分到「歸因再訓練組」(attribution retraining)。研究人員也要求孩子解數學題,但偶爾會告訴孩子,他們解的題目不夠多,「應該更努力一點」。接著,研究人員讓所有的孩子都做同一套數學題,裡面包括簡單和非常難的問題。
杜維克認為,如果先前的失敗是使人感到無助的根源,「只看成果」應該會提振孩子的動機。如果問題是出在孩子如何詮釋失敗,「歸因再訓練」應該比較有效。結果杜維克發現,「只看成果」組的孩子遇到難題時,跟受訓以前一樣容易放棄。相反地,「歸因再訓練」組的孩子遇到難題時比較努力。他們似乎已經學會把失敗詮釋成更加努力的提示訊號,而不是確認他們缺乏成功的條件。
後續四十年,杜維克持續深入探索。她很快就發現,每個人的腦中都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觀,但平常自己不會意識到,要等到有人問起相關的問題時,這些想法才會顯露出來,因為你早就有自己的見解。那就像你去看認知行為的治療師,治療師與你討論某些想法以前,你並不會意識到那些想法的存在。
例如,杜維克用下面的四句話來評估一個人對智力的看法。請先讀一遍,想想你認同或不認同每句話的程度:
智力是你的根本特質,你能改變的程度很有限。
你可以學會新的東西,但改變不了你的聰明程度。
無論你的智商是多少,你永遠都可以些微改變你的智力。
你永遠都可以大幅改變你的智力。
如果你認同前兩句,不認同後兩句,杜維克會說你比較偏向「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如果你剛好相反,根據杜維克的說法,你比較偏向「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
我喜歡把成長思維想成:有些人打從心底相信人真的可以改變。成長思維者認為,只要獲得適當的機會和支持、只要夠努力、只要你相信自己做得到,你就有可能變得更聰明。相反地,有些人認為你可以學習技巧(例如騎單車、推銷話術),但你學習技巧的本領(亦即天分)是無法訓練的。很多認為自己有天分的人也是抱持固定思維。固定思維的問題在於,任何道路上一定都有顛簸,你遲早都會遇到挫折。遇到困境時,固定思維會變成很大的包袱,讓你在拿到C- 的成績、收到退稿信、績效表現不理想或遇到任何挫敗時,變得不知所措。抱持固定心態時,你可能把挫敗解讀成證據,覺得自己欠缺「慧根」,就是不夠好。抱持成長心態時,你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做得更好。
研究證實,思維角度對人生各領域的影響力就跟樂觀與否一樣。例如,抱持成長思維的人,在學校的成績可能比較好,身心比較健康,人際關係比較深厚、正向。幾年前,杜維克和我請兩千多位讀高中最後一年的學生填寫成長思維問卷。
我們發現,成長思維的學生,恆毅力遠比固定思維的學生高,而且恆毅力較高的學生成績較好,畢業後比較可能升上大學並完成大學學業。之後,我也對年紀較小的孩童和年紀較大的成人做成長思維和恆毅力的測試,我也發現成長思維和恆毅力呈現正相關。
讚美努力,而非表揚天分
如果問杜維克,人的思維是從哪裡來的?她會告訴你,那是來自個人的成敗經驗,以及周遭的人(尤其是掌握權力者)對那些成敗經驗的反應。
舉例來說,小時候你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時,別人對你說什麼?別人是稱讚你有天分?還是稱讚你很努力?無論是哪一種,很可能你今天也是用同樣的語言來衡量成敗。
KIPP 學校的教師訓練,把讚美努力與學習、而非表揚「天分」列為明確的目標。KIPP 是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課程)的縮寫,一九九四年由兩位年輕又非常有恆毅力的TFA 教師麥克.范柏格(Mike Feinberg)和大衛.李文(Dave Levin)創立。如今,KIPP 學校幫助了七萬多名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絕大多數的「KIPP 人」(KIPPster,他們以此名稱為榮)是來自低收入家庭,儘管面臨重重的困難,幾乎所有的KIPP 人都從高中順利畢業,80%的KIPP 人繼續升上大學。
KIPP 老師受訓時會學到一些用語,有些是用來鼓勵學生,有些是提醒學生「人生是不斷地挑戰自我,學習做以前不會的事情」,以下是針對不同年齡的例子。無論你是家長、管理者、教練或是其他類型的導師,我建議你在未來幾天觀察自己說話的方式,注意你的用語可能加強自己和別人什麼樣的信念。以上摘自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教甄口試 107 熱門話題【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固定思維 vs 成長思維:賽里格曼和麥爾透過實驗發現「習得無助感」時,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還是心理系的學生,她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同樣情境中,有些人能堅持到底,有些人沒辦法。所以畢業後,她馬上進入心理系博士班深造,探索這個問題。
賽里格曼和麥爾的研究對年輕的杜維克有深遠的影響,她相信兩位前輩的研究結果,但覺得還不滿意。把自己的悲慘遭遇歸因於無法控制的因素確實會令人消沉,但是為什麼有人一開始就會那樣想?為什麼有人樂觀,有人悲觀?
在杜維克最初的研究中,她和中學合作,找出老師、校長、學校的心理學家都認為遇到困難情境顯得特別「無助」的孩子。她猜想,這些孩子相信犯錯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而不是努力不夠。換句話說,她猜測這些孩子會悲觀,不只是連續的失敗經驗造成的,而是他們對成功和學習的核心信念造成的。
為了驗證她的猜測,杜維克把孩子分成兩群,一半的孩子分到「只看成果組」(success only)。連續幾週,杜維克讓他們解一些數學題目,每次解完題目,無論他們答對幾題,都稱讚他們做得很好。另一半的孩子則分到「歸因再訓練組」(attribution retraining)。研究人員也要求孩子解數學題,但偶爾會告訴孩子,他們解的題目不夠多,「應該更努力一點」。接著,研究人員讓所有的孩子都做同一套數學題,裡面包括簡單和非常難的問題。
杜維克認為,如果先前的失敗是使人感到無助的根源,「只看成果」應該會提振孩子的動機。如果問題是出在孩子如何詮釋失敗,「歸因再訓練」應該比較有效。結果杜維克發現,「只看成果」組的孩子遇到難題時,跟受訓以前一樣容易放棄。相反地,「歸因再訓練」組的孩子遇到難題時比較努力。他們似乎已經學會把失敗詮釋成更加努力的提示訊號,而不是確認他們缺乏成功的條件。
後續四十年,杜維克持續深入探索。她很快就發現,每個人的腦中都有一套自己的世界觀,但平常自己不會意識到,要等到有人問起相關的問題時,這些想法才會顯露出來,因為你早就有自己的見解。那就像你去看認知行為的治療師,治療師與你討論某些想法以前,你並不會意識到那些想法的存在。
例如,杜維克用下面的四句話來評估一個人對智力的看法。請先讀一遍,想想你認同或不認同每句話的程度:
智力是你的根本特質,你能改變的程度很有限。
你可以學會新的東西,但改變不了你的聰明程度。
無論你的智商是多少,你永遠都可以些微改變你的智力。
你永遠都可以大幅改變你的智力。
如果你認同前兩句,不認同後兩句,杜維克會說你比較偏向「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如果你剛好相反,根據杜維克的說法,你比較偏向「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
我喜歡把成長思維想成:有些人打從心底相信人真的可以改變。成長思維者認為,只要獲得適當的機會和支持、只要夠努力、只要你相信自己做得到,你就有可能變得更聰明。相反地,有些人認為你可以學習技巧(例如騎單車、推銷話術),但你學習技巧的本領(亦即天分)是無法訓練的。很多認為自己有天分的人也是抱持固定思維。固定思維的問題在於,任何道路上一定都有顛簸,你遲早都會遇到挫折。遇到困境時,固定思維會變成很大的包袱,讓你在拿到C- 的成績、收到退稿信、績效表現不理想或遇到任何挫敗時,變得不知所措。抱持固定心態時,你可能把挫敗解讀成證據,覺得自己欠缺「慧根」,就是不夠好。抱持成長心態時,你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做得更好。
研究證實,思維角度對人生各領域的影響力就跟樂觀與否一樣。例如,抱持成長思維的人,在學校的成績可能比較好,身心比較健康,人際關係比較深厚、正向。幾年前,杜維克和我請兩千多位讀高中最後一年的學生填寫成長思維問卷。
我們發現,成長思維的學生,恆毅力遠比固定思維的學生高,而且恆毅力較高的學生成績較好,畢業後比較可能升上大學並完成大學學業。之後,我也對年紀較小的孩童和年紀較大的成人做成長思維和恆毅力的測試,我也發現成長思維和恆毅力呈現正相關。
讚美努力,而非表揚天分
如果問杜維克,人的思維是從哪裡來的?她會告訴你,那是來自個人的成敗經驗,以及周遭的人(尤其是掌握權力者)對那些成敗經驗的反應。
舉例來說,小時候你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時,別人對你說什麼?別人是稱讚你有天分?還是稱讚你很努力?無論是哪一種,很可能你今天也是用同樣的語言來衡量成敗。
KIPP 學校的教師訓練,把讚美努力與學習、而非表揚「天分」列為明確的目標。KIPP 是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識就是力量課程)的縮寫,一九九四年由兩位年輕又非常有恆毅力的TFA 教師麥克.范柏格(Mike Feinberg)和大衛.李文(Dave Levin)創立。如今,KIPP 學校幫助了七萬多名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生。絕大多數的「KIPP 人」(KIPPster,他們以此名稱為榮)是來自低收入家庭,儘管面臨重重的困難,幾乎所有的KIPP 人都從高中順利畢業,80%的KIPP 人繼續升上大學。
KIPP 老師受訓時會學到一些用語,有些是用來鼓勵學生,有些是提醒學生「人生是不斷地挑戰自我,學習做以前不會的事情」,以下是針對不同年齡的例子。無論你是家長、管理者、教練或是其他類型的導師,我建議你在未來幾天觀察自己說話的方式,注意你的用語可能加強自己和別人什麼樣的信念。以上摘自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