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2-11-15

美色只有一層皮膚那麼薄 / 美麗而空虛的女人

歌德:外貌的美麗只能取悅一時,內心的美麗才能歷久不衰(紅顏彈指老未老恩先斷
許世穎 Dewey 認為:女人美麗的外貌可以吸引男人,至於他的目光會停留多久,就要看女人的內在心理特質。大部分的男人被美女的外貌所吸引,而看不見她們的惡習。他們娶年輕貌美的妻子,然後在男人晚年時付出極高的代價。因為他們的妻子,變得情緒異常激動而頑固

師專時曾看過一篇文章《美麗而空虛的女人》,內容強調非常美麗的女人,常常因為外貌而受歡迎和鼓勵,以致於忽略了自身其他部分的發展。她的自信與成就都非常膚淺,一旦美貌消逝,就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她沒有發展自己的內涵,也不懂得欣賞別人

週二中堂休息時有地王班同學分享「富二代李宗瑞已被求刑 30 年...」稍做回應如下:
常不以為然地問女性同學們:為什麼 52 歲的女人都喜歡自己看起來像 25 歲?
52 歲的時候看起來像 52 歲,不也是一種智慧美嗎?何必關注膚淺者的眼光?
對照富二代「炫富」的膚淺,貧苦「公費師範、左傾社會系」出身的我想說的是~

有兩件與我有關的事通常不為人知。我從來不做在任何意義上炫耀的事情那是第一點。
第二點則是:我所從事的領域,往往在我進行時不會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誠如叔本華所言:
智者不會把生命耗費在追求別人的歡迎,這是虛幻的目標。受人歡迎不代表真或善,
剛好相反,那是譁眾取寵的墮落。向內尋求自我價值和目標才是更好的方法。
...................

用美色吸引男人,吸引到的通常是不值得愛的人,也因此難以避免走向紅顏薄命的悲劇
每次在電視上看到女星為自己身材或面容而得意的神色,就不禁為他們感到悲哀 ~
生命這麼膚淺的人,一旦皮膚皺起來,還能靠什麼活下去?
值得相守的男人應有智慧看見女性的內涵,為她生命的成長而喜悅

當事人中心治療法主張《無條件的愛》,該學派創始人羅吉斯 Rogers 認為:「愛一個人應該是要讓他作自己」。彭明輝在其著作提到:假如一個女人是靠外貌來吸引男人,無異於一開始就注定了始亂終棄的命運...她將被內涵空洞的男人熱烈地追求,也很難避免地會在甜言蜜語中,嫁給只愛美色的男人;一旦過了中年,就被這種淺薄的男人遺棄。真正值得終生相守的男人,應該要有智慧看見女性的內涵。左派社會系出身的本人則認為:「自主權」對女人很重要!應是愛一個人的本質,而非職業、美貌...外在條件。「如實接納對方,也如實接納自己
請參考:許世穎 YouTube
1.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婚姻心理學:權力與自由」 - YouTube
2.許世穎 YouTube 演講《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而非靠「覺悟
3.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資本主義的陷阱:台灣教育產業之剖析 ...

...................................................

廖輝英:「事實上,在結婚這件事情上,我一向強調內在素質比外在條件更應該講求,像一個人的基本人品,如寬厚、大度、沒有大惡習(諸如賭博、酗酒、暴力、不負責任與自命風流等)、願意溝通、肯認真工作、有謀生能力,這些素質,遠比有錢、有地位和外貌重要的多。

如果你的對象既有內在素質,還兼具那些外在條件,當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要好好把握。萬一兩者無法得兼,我還是認為內在品格比外在條件來得優先,因為那才是決定婚姻好壞的關鍵」摘自<<廖輝英幫你看清愛情與婚姻>><第一輯 我不是唱衰愛情> p.22 陳祐霖提供

相關文章《廖輝英:閱讀是最管用的存摺》的 3 大理由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再摘錄部分並加上個人心得給您參考:

一個沒有自己生活目標的媽媽,將是孩子們未來最大的精神負擔,以及先生忙碌職場壓力外,另一個必須伺候的負擔。因為沒有自我的女性,不會討任何人喜歡

卡繆真理只有方向,沒有道路~若無共同學習善友彼此鼓勵啟發,分享摸索過程的收穫,真不知如何度過人生各種艱辛?「獨學無友孤陋寡聞」這便是可信任的學習社群之重要

「經師易尋,人師難求」通過人師啟迪而打開人生視野,看見生命裡各種值得嘗試的方向和境界,是活出自我、開創未來的根本。 (千里馬頗多,但伯樂極少)
................................................

且容弟在推薦時,以本身的專業「心理輔導及社會工作」背景,
對此書雞蛋裡挑骨頭一下。尚請支持作者的讀者先進見諒

筆者以為彭教授因其理工背景,雖然人文學養俱佳,唯獨似乎較少涉獵社會科學。以致於在分析許多主題時,不見「心理學或「社會學學理支持,然瑕不掩瑜,故仍在此推薦。
(請參考:拙著《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書評

本社群曾指定《人生轉投資》一書的要旨,便是將投資標的由「外在」轉向「內在」。弔詭的是:真正的投資大師重視的都是「內在心理面」以下比較「外在成績單 vs. 內在成績單

影響人們行事的一大因素,在於他們拿的是一張內在成績單還是外在成績單。能安於「內在成績單」,對你有好處。我喜歡這麼說,『你想做人們以為是最糟的情人,但其實是世上最棒的情人,還是人們以為是最棒的情人,但其實是最糟的情人?』這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還有,如果世人無法看見你的成果,那麼你希望被認為是最好的投資人、
但其實績效最差,還是被認為是最差的投資人、但績效卻最好?」
「子女年幼時,父母看重什麼他們就學到什麼。如果父母看重的是外界對你的看法,
而不是你的行為,你會追求一張外在成績單。巴菲特是百分百重視內在成績單的人。」

巴菲特兒子說「他真正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但他不是故意標新立異,他只是不在意別人怎麼想。我父親教導我如何生活。我從沒見過像他那樣的人」參見拙著《做你自己》正向心理學篇

(部分內容摘自《多少才夠?:重新定義你對財富的看法》《更快樂》《雪球-巴菲特傳》
人生轉投資》,並鼓勵您:藉由學習「投資心理學」轉投資您的人生!)
............................................................

學習「心理學」的最大作用,便是藉由科學方法找出自己的強項。切記!心理測驗沒有效果,非科學的測驗更是如此。藉由長時間的學習,才有助於自我瞭解。投資心理學便是以學術界對正向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研究為基礎,協助個人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幸福理財策略

學習「投資心理學」可同時為您的「內在成績單」與「外在成績單」加分,不啻為是最佳的《人生轉投資》此外關於《多少才夠》提及主張「時間運用的方式,不僅是決定快樂程度的要素,也是最容易改善的要素」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心理學家卡尼曼其快樂經濟學,請參考

1.《逆時針》《生命的時間學
2.《尼各馬科倫理學》快樂 3 層次《論友誼》
3.《做你自己》正向心理學篇
4.《廖輝英:閱讀是最管用的存摺》的 3 大理由

彼得杜拉克視〈自我管理〉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此種能力可不是上了一堂潛能開發的課之後,就突然被激發出來的。而是一種每天都做一點、一步一步的落實、無形之中慢慢地累積起來的能力。請參考:許世穎 YouTube 演講《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而非靠「覺悟


本文作者的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也充滿了困境與抉擇。詳見:轉角遇到許世穎 Dew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