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Eudaimonia:小確幸能帶來《真實的快樂》嗎?介紹一個跟「教育 Education」有些接近的希臘字源(因為教育的意義本來就是要把學生的內在潛能開發出來,幫助學習者自我實現。)
亞里斯多德提倡的「Eudaimonia」有時譯為幸福,英國學者查爾斯.韓第認為譯為「蓬勃煥發」較為妥當。Eudaimonia 是指一個人能盡全力做最在行的事情,熱情地活出自己的生命狀態。
心理學家丹尼爾‧列托也認為「蓬勃煥發」是衡量心理生活品質的關鍵。只有能將個人潛能開發出來的自我實現,才能達到最高層次、也是新近「正向心理學」所謂的《真實的快樂》
.亞里斯多德:真正的好朋友希望自己的朋友得到美善,而諂媚的朋友是只要使他喜樂的。諂媚的朋友應當是可恥的,而一個真正的朋友應當是受重視的,因為他對於他在使朋友快樂之外,還注重其他事情。這些事情不像看風景般,會帶給我們種種感官上的享樂。真正的快樂,很可能是在我們追求道德與智慧時附帶而來的。《尼各馬科倫理學》
尼采對友誼的定義:兩個人結合在對某種更高層次的真理當中(「許世穎書院」結合在「科學心理學」這個真理的探討)
歐文亞隆:教育和治療之間至多只有一點模糊的界線。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伊比鳩魯派學者都相信:『教育和理性』是克服人類痛苦的必要工具,大部份的哲學諮商師認為『教育是治療的基礎』。這個觀念來自萊布尼茲的座右銘『智慧與療癒』
「新心理分析學派」大師蘇利萬的弟子歐文亞隆指出「深厚可靠的關係才能有真正的改變」。其實,所有教學或諮商理論,也是九大心理學治療學派的難得共識是:在建立關係彼此信任後 (需要長期培養),才能造成實質的改變(參見:歐文亞隆《凝視太陽》)
大家可以想想一生當中,誰對你的影響最大或讓你改變最大的人是誰?那個人可能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國小老師、國中老師、好朋友…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是誰影響你最大,這個人一定有一段長時間跟你相處在一起,而且認識你、了解你,知道怎樣才是真正對你好。
在心理學上「九大心理治療學派」有一個難得的共識,那就是:在建立關係彼此信任後 (需要長期培養)才能造成實質的改變。若一個完全不熟的人,也不了解你,是沒辦法影響你,讓你有實質的改變。更何況改變需要長期,關係建立也要長期,連最快的現實治療法都需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就不要說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治療法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即使是請到世界級大師來演講,對你一樣是沒有幫助
..............................
明瞭真理者是最好的人;
聽從智慧之指導亦不失為好人;
既無智慧而又不願尋求智慧者,則與草木同朽。
人際關係品質才是影響身心健康的真正原因,而非朋友數量。密西根大學研究發現,擁有歸屬感(社群)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大過於朋友的數量《從0歲到99歲腦的奇蹟》指出每個人常來往、攸關個人心理生活品質的只有5~15人(參見拙著《社會性動物》道德情操論:慎選來往的人
我們都認識很多朋友。一個人一輩子宣稱的朋友數,平均有好幾百個,但是,我們不可能有那麼多「有意義」的朋友。我們常忽略了真正深厚的關係,只看到那些稍縱即逝的友誼。檢視員工之間的關係或你的朋友之間的交情,算是真正的友誼嗎?《尼各馬科倫理學》亞里斯多德將友誼區分為三種不同層次「膚淺的友誼」「次等的友誼」和「完美的友誼」
曾有同學告訴筆者他以為教「心理學」的老師就是應該隨時都興高采烈的。這就像以為「改善人際關係、追求幸福快樂」就是要「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包含你討厭的人」孔子在談到「好人與壞人的分辨」時曾表示:好人喜歡,壞人討厭才是真正的好人;壞人喜歡,好人討厭則是真壞人(本社群經營策略《讓喜歡的人更喜歡、讓討厭的人更討厭》不理會中間的)
選擇服務觸動了我們帶來有意義改變的深層需求,也就是在真正需要我們的世界裡發揮自己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成員問:如何才能達到「三種快樂層次」中的最高層次「蓬勃煥發」?
許世穎 Dewey 回答:在真正需要我們的世界裡發揮自己。
英雄並非一生下來即是如此,而是被鍛造出來的(將相本無種)
我們這些局外人沒辦法介入你的人生,只能請你千萬別放棄看到自己能力的機會~可能性心理學
文壇前輩吾友王溢嘉,因體認到台灣不差一個醫生,於是棄醫從文。
學校也不差我一個教師,故於 13 年前離職後創立「全國唯一」心理學書院
......................................................
其次分析《三種層次的快樂與消費》最低層次的感官享樂要花很多錢。中間層次的幸福滿足通常不必花什麼錢。最高層次的蓬勃煥發,不僅不須要花錢,還可能因此而富有
你可能有逛街與運動的朋友、釣魚夥伴或工作上的同事,但是這些關係鮮少升級成真正友誼。真正的朋友是吐露心事、心靈成長夥伴,這種關係才值得你專注《超級關係》《超強人脈術》
一個人一輩子的朋友數,平均會有好幾百人,但是你不可能有那麼多「有意義」的朋友。我們常忽略了真正深厚的關係,只看到那些來來去去、稍縱即逝的過客《150 法則》《15 / 5 法則
許世穎 Dewey 認為《尼各馬科倫理學》中有關「友誼與快樂」值得對「心理學」有興趣的您參考,作者為「希臘三哲」中的亞里斯多德。本文將加入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所著《論友誼》對話錄並提出「正向心理學」科學研究補充說明:
好人之間彼此都是有德之人的友誼。因為這些人彼此都是願意對方好,而他們自己本身也是好人。那些希望自己的朋友得到好處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因為他這樣做是因著自己本身的天性,而不是偶然做的。所以這樣的友誼能恆久的保存下去
..................................................................
「真正的好朋友希望自己的朋友得到美善,而諂媚的朋友是只要使他喜樂的。
諂媚的朋友應當是可恥的,而一個真正的朋友應當是受重視的,
因為他對於他在使朋友快樂之外,還注重其他事情。
這些事情不像看風景般,會帶給我們種種感官上的享樂。
真正的快樂,很可能是在我們追求道德與智慧時附帶而來的」
.............................................................
換言之,就是《迂迴的力量》。這是許世穎 Dewey 在閱讀《尼各馬科倫理學》
上述這段文字後的感想。就「科學心理學」的觀點而言,快樂可分為 3 個層次。
心理學家丹尼爾‧列托的「快樂 3 層次」在「正向心理學」領域相當重要:
1.基本層次:感官享樂
是能讓我們開心的短暫情緒,
包括:美食、魚水之歡、日落之美、運動興奮...等生理反應
把工作當「差事」
2.中間層次:幸福滿足
是一種心境,也就是所謂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這些心境包括對情緒的判斷、社會地位的追逐
把工作當「事業」
3.最高層次:蓬勃煥發「Eudaimonia」
是衡量心理生活品質、個人潛能的蓬勃發展、生命熱情或自我實現。
換言之,只有能將個人潛能開發出來的自我實現,才能達到所謂「真實的快樂」
把工作當「天職」
《三種層次的快樂與消費》:
「最低層次」的感官享樂要花很多錢。
「中間層次」的幸福滿足通常不必花什麼錢。
「最高層次」的蓬勃煥發,不僅不須要花錢,還可能因此而富有。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の閱讀社群》幫助您擁有~ W.H.F.:W 智慧、H 快樂、F 財富)
.....................................................................
論友誼》友誼只存在於「有德之人」之間
政治的失意及個人生活中的挫折,使得西塞羅從政壇退隱 (45-44 BC),投入哲學著述,《論友誼》對話錄便是在此時空背景下成書。此對話錄乃獻給西塞羅的摯友阿提庫斯 (T. P. Atticus),以智者賴立烏斯 (G. Laelius) 敘述自己與史奇皮歐 (P. C. Scipio) 之間真誠的友誼,來比喻西塞羅與阿提庫斯一生的情誼。雖然羅馬人的友誼觀有著濃郁的政治意涵,然而西塞羅透過賴立烏斯之口分析友誼的本質外,更以至情至性的語調作結,除了德性之外,「無物比友誼更值得選擇」;藉此向阿提庫斯昭示:有友如你,不枉此生。(部分內容摘自該書)
一、生活上的分享,與意見、態度及喜好的一致是友誼的全部意涵。
「無友不如己者」意思不是交朋友不能教比我條件差的,這樣大家都沒朋友了;而是交朋友要找志趣相同的朋友。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
二、友誼在人生命中至為重要,因她合乎自然之性,友誼只存在於有德之人間。真正的友誼不是建立在位置或關係的相近,而是善意。同事並非自己所選,要在公司找到真心好友不容易
三、無論在順境或逆境皆對友誼有所需求。人際關係是影響人是否幸福快樂的關鍵。
四、朋友是另一個自己,友誼可為人的生命帶來諸多益處。
《第七感》指出:一個成年人,如果能夠跟「一個真正與他們同頻率的人」建立連結(不論是家人、老師),這樣的深度連結,就能幫助他們建立「內在的整體感」,讓他們有空間反思自己的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旅程。這樣的理解是改變人生的基礎,更是穩健地發展人生之關鍵
五、友誼非建立在效益的基礎上,而是愛。
交朋友不是想著對方能為我帶來什麼好處,而是要想著自己能幫助對方什麼。
六、友誼不是因為個人的需求得靠他人滿足而產生,而是有道之人相互的愛與敬重。
七、助友為惡或唆使朋友為惡皆非真正友誼的表現,
因為剔除德性的友誼,已非友誼。《信任的深度》好友不會讓我做壞蛋。
八、德性不是無情,而是愛與善意,故有德之人會相互吸引;
友誼不來自利益的結合,但利益會隨之而來。
九、關於友誼的界線有三個觀點:
(1)對待朋友的感情與對待自己的感情一致;
(2)對待朋友的善意等量於朋友對待自己的善意;
(3)我們如何看重自己。
十、朋友在交往之前須經測試,如此才能確知他是否忠貞牢靠且有節操。
不要相信所有的人,只信值得信的人;前者是愚蠢的,後者才代表審慎。
十一、在友誼中須堅守以下原則,忠誠、坦率及態度親切。
十二、世俗的友誼之所以無法長久維繫,主因為:
(1)自己/朋友犯錯;
(2)性格與熱誠的改變;
(3)政治立場不同。
..........................................................................
為防止友誼破裂,友誼的發生應避免操之過急
因為演化的關係,我們很難切斷跟別人的關係,因此,交朋友要「慎始」。
最後,我覺得很重要的部份,在《人生一定要有的 8 個朋友》這本好書中也強調:
大部份的人常忽略的朋友—導師,這位朋友可以給你建議、找到正確的方向、為你剖析利害、當你犯錯會請你改正。西塞羅《論友誼》與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都有談到真正的朋友不是只會讚美你,而是會在你犯錯的時候,指出你的錯誤(孔子:友直、友諒、友多聞)
『朋友難免犯錯,對他的告誡在態度上應率直誠懇,切勿曲從附和。』
『虛偽奉承、討好諂媚將真理從友誼中移除,失去真理的友誼毫無意義』--《論友誼》
要找到「導師」的朋友是很不容易的;身旁即使有這樣的朋友,也很容易被別人討厭,甚至友誼破裂。畢竟,能夠勇於接受批評者少,喜愛諂媚者多。因此,當你身旁有位朋友,不但比你有智慧,又願意指正你讓你成長變得更好,請好好珍惜!參見拙著《自信沒人能給》心靈導師
......................................................................
《誰在背後挺你》一書所主張的生命線關係。該書主張出人頭地的祕訣,在於你的生命線關係,這是個親密而深層的友誼關係,成員就是你跟值得信賴的盟友。你們互相扶持打氣、給予彼此最真誠的建議與批評、要求對方發揮所有潛能,並且改掉根深柢固的惡習
請參考拙著:1.《150 法則》《15 / 5 法則》。2.《超級關係》《超強人脈術》兩書之書評
最後推薦相關好書《終於快樂》(可參考本站曾發表之書評《終於快樂》的快樂心理學)
本文部分內容摘自《迂迴的力量》(應用於投資領域請參考拙著《迂迴的力量》心得
本文作者與教師群、許世穎書院WHF站前地王班同學為友~中年如我已不枉此生。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