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3

方格正:心理師的心裡話

本文謹給世穎教過的眾多心理師參考(摘自方格正:心理師的心裡話)每當社會上發生情緒失控導致自傷或傷人的新聞時,結尾總是做出簡單一致的結論—尋求心理專業的幫助,就連柯P也提出藉由大幅篩檢進而列管「高風險宅男」來預防隨機殺人的悲劇,我們的社會看似很重視心理健康,姑且不論這些介入是否有效,實際上心理專業並非公益事業,更不是像警消人員一樣,國家有義務提供,那麼我們願意負擔多少成本來支付?

在2001年台灣通過心理師法,從此以後必須完成臨床或諮商心理學碩士學位,包含一年的駐地實習才能得到考照資格,門檻之高為專技高考之冠,這並不奇怪,心理專業本來就需要比較長的訓練時間,在美國甚至把門檻定在博士。法案通過後我們滿心期待著,不知心理師在台灣能開出怎樣的花朵?

前陣子我們幾個成大畢業的心理師一塊聚餐,當年我們修課、研究與實習,幾乎把醫學院當成家,朝夕相處所培養出的夥伴情誼一直延續至今,三十好幾的我們畢業約十年,大家所討論的話題竟是,我們還要繼續待在醫院嗎? 拿著幾乎紋風不動的薪資單,我們迷惘了。

眾所周知在現行健保制度下,醫院必須自負盈虧,精簡人力的結果是公私立醫院都寧願以約聘的方式任用員工,這讓勞方一開始就站在不利的位子,而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心理師執照的誘因,十多年來許多學校新增了相關系所,但醫院的職位並未隨之增加,粥多僧少,可以想見的是勞方趨於劣勢,完全沒有談判的本錢,簡單來說「你不幹後面還有很多人排隊」。

其實心理治療或諮商的需求量一直都很大,到醫院進行心理治療往往得排上幾個月才能輪到,但為何心理師的員額沒有增加? 原因是心理師在醫院是「賠錢貨」,健保所給我們專業給付甚至無法支付心理師四萬多的人事成本,耗時一小時的心理治療只能幫醫院賺進約300元,比家教還不如,對醫院來說心理治療近乎是「做功德」,沒有理由聘用更多的心理師,對某些醫院來說,聘心理師幾乎只是為了符合醫院評鑑的標準,無怪乎國民黨立委同時也是醫院的經營者蘇清泉企圖修改心理師法,把考照資格下修為學士,如此醫院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雇用到近乎吉祥物的心理師。

健保給付的金額限制了心理師在醫院的發展,我們都知道給付金額不合理,然而想像健保預算是一塊大小固定的餅,人人都想拿更多,卻也沒有人願意少拿。處於在醫界邊緣的精神科只拿到約1%的總額,對精神科醫師而言做心理治療同樣「不划算」,不如看診開藥賺得快,心理師人微言輕,又如何去改變「健保會」行之有年的決議? 健保讓全民以最少的金額享受最大的服務,卻犧牲掉許多看不到的品質,心理治療就是其中之一;事已至此,然而在選舉將至之際,保費居然還要調降,任何對台灣醫療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這並非全民之福。

坦白說對於寫這篇文章我是猶豫的,畢竟學歷貶值、專業廉價化已經不是新聞,且比起台灣醫療「五大皆空」 ──缺乏醫師投身高風險低報酬的救命科別的問題,心理健康並非燃眉之急,但我還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心理師在醫院的處境以及心理治療的給付問題。心理師平時傾聽案主的心聲,同理別人的痛苦,然而私底下我們就如其他需要成家立業的年輕人一樣感到不安,因為年資、經驗與表現都無法反映在薪水上,有些朋友的家長甚至開始勸他們轉行。我們並非不夠聰明努力,甚至對助人工作充滿熱情,但真的需要一個能穩定發展的舞台,來累積臨床實務經驗、傳承教導後輩,並得到相對應的報酬與尊重。

謝謝你,願意花這幾分鐘傾聽我們的心聲。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