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7

從「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方向談口試擬答的策略與應用/王勝忠老師

教甄考季來臨,許多老師詢問如何準備,再次分享關於教育問題回答的方式供大家參考(摘自王勝忠老師)從「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方向談口試擬答的策略與應用
一. 口試中「如何題」及「狀況題」的擬答構思:之前口試開講談過「審題」及「擬答」,特別針對各類型的口試題目進行歸納分類,其中在目前的教甄口試中,又以實務導向的「如何題」及「狀況題」最常見也最容易準備,在此就來分享一下如何針對這一類題目進行擬答的構思及表達。
  有系統的思考方式可以讓我們的回答更全面且更有深度,也能豐富我們的回答內容。思考方式有無限多種,在此我想介紹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中所使用之四個簡單的設計思考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英文:Design For Change,簡稱DFC)是一個於印度發起的創意學習活動,目的在於引導中小學孩童透過自主學習,透過尋找身邊的或是社會上的問題並思考改善方法,或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進而實際著手解決問題的挑戰活動。此挑戰活動於2009年自印度發起,2015年已發展至近40個國家,有超過兩千萬名孩童參與過此挑戰。如果可以利用這四個簡單的設計思考步驟來進行回答,就可以簡單而有效率的完成「如何題」及「狀況題」的回答。
二.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作為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感受」、「想像」、「實踐」、「分享」這四個步驟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如果老師們平常在教學時就可以掌握此方式來進行所有教學現場的問題解決策略思考,則可以更有系統且有方向的來進行自我探究及應答。
  此四個步驟的流程說明了教學現場的任何問題老師都要有所覺察,也要能深入的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行動研究法正有此四步驟的過程。行動研究法為老師在教學現場之中發現問題(感受),然後試著用自己所想到的方式(想像)來進行問題解決(實踐),且透過成果發表或言談間讓更多人了解問題解決的模式(分享)。此一過程中使教師即為研究者,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再試著嘗試解答。如此一來教師能對教育問題更為深入研究,並且也能從自身出發找尋可行的方式來進行探究。就算最後所得到的答案並非是最佳解答,至少在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一定會有所啟發,對於問題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此外也可能會因此衍伸出其他的發現,例如因為研究需要而去做其他的閱讀,或者與他人的互動及討論中得到新的靈感。行動研究法是鼓勵老師自己帶著問題去找答案,既符合自身教學現場的需要,也更符合自己的學生學習上的需要。因此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這四個步驟,就如同使用行動研究法般可以成為協助解決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場域中遇到問題,並且嘗試找出答案的參考策略。
三.口試題目的擬答舉例與示範
  對於教學現場的任何問題或是當前的教育趨勢,老師皆必須有所感受與省思,且對於解決方法有所涉獵及接觸。因此此類教育現場的問題常於「如何題」及「狀況題」中出現,例如:當學生不寫作業時,身為老師的你如何來引導協助學生完成每天的作業的題目,就是狀況題加上如何題。想要完整回答這一類的題目,老師可以就這四個步驟來進行思考與回答。
(一)感受
  我們可以先從感受的部分來進行討論分析,了解學生對於此類狀況自身的感受如何,與他人的感受。透過了解感受可以再思考為何學生會有這樣的狀況出現,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會有這樣的情形發生。例如前述題目中的不寫作業是長期或突發的狀況,再從此切入進行深入探討。因此回答時從感受面出發,就可以將事件進行前情提要,並且加深對問題的瞭解。
(二)想像
  接著回答可進入到想像的部分。想像就是自己的發想,去思考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怎麼做,以及別人都怎麼做。從自己的做法中再思考自己與別人不同的地方為何?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對於同樣的狀況我曾經嘗試過幾種的方式來進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中可以包含兩個層次的探討,第一是只有單一想法,回答想出來的解決之道;第二是有多元的想法,包括分析問題發生之前及現在可以嘗試的方法。透過想像可以將問題回答引導至實踐的層面,增加回答的脈絡性。
(三)實踐
  在討論完感受及想像這兩個部分之後,我們就要進入到實踐的部分了。想要提出問題的解決方式,除了有想法外,還要是能夠具體實踐,積極具可行性的方法。此時除了自己的實際做法外,也可參酌別人的實際做法來進行回答,並且要能分析出這些做法的普遍性及獨特性。例如:只要是在教學現場的老師都一定有碰過學生不寫作業時的情形,再從自身或旁人經驗中深入淺出的娓娓道出自己的處理方式,使聽講的人可確實感受到我們是有經驗且有想法及做法的老師。至於討論實踐的部分,則要盡可能的讓回答具備廣度與深度。關於如何提升口試回答時的廣度及深度,之後會再闢專題來為大家解說。
(四)分享
  最後,口試擬答進入到分享的步驟。只要是有經驗的老師,一定處理過教育現場的任何狀況,也會因為經驗過而獲得能量。因此可以將經驗融入,與聽者分享自己的心得。另外也可以分享自己針對問題持續修正的歷程,因為任何的狀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找到答案,只有不斷的修正,才能臻於至善,也正呼應問題解決的策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意涵。因此透過分享的方式來呈現自己的處理原則及做事情的方式,並且點出自己會不斷的反思、修正,然後會再繼續精進。因此在分享經驗中也可提出自己的持續精進的教學心態,呈現勇於挑戰及自我精進的教育能量。
四.結語
  如果可以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這四個方向及步驟來進行回答的思考及設計,就可以讓聽講的人感受到回答的完整度。因為這是一個行動研究的歷程,就如同教學的歷程般能不斷的修正再出發,形成充滿正向循環的過程。
  以上,就是從「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方向來談口試擬答的策略與應用經驗分享,老師們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