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5

共享經濟時代》5 點精髓、運用於教育的實踐

今天沒有開始的事,明天絕不會完成。~ (歌德)
※ 教師甄試 2016 命題焦點《共享經濟》獨家剖析:什麼是「共享經濟」?《經濟學人》的定義「在網路中,任何資源都能出租」說的沒錯,但是沒有表達共享經濟的精髓,更重要的是以下5 點(摘自李開復,文末列出共享經濟運用於教育的實踐參考文章):
1.閒置資源被激活:閒置的資源是巨大的浪費。比如說一輛車只有4%的時間在行駛,96%的時間是停著的。這96%停著的閒置時間都是浪費的。換一個說法,如果世界上50%的車都在行駛,那麼世界上的車輛就可以減少92%。交通擁擠、能源耗損都會大大下降。
2.傳統時代的資源出租和中介將滅亡;傳統經濟中很大的一部份是中介、代理、渠道商收著不合理的費用,提供無增值的標準服務。但是在共享經濟裡,經過網路就可以讓資源提供者和需求者直接搭配。比如說租房租車中介、廣告代理、出版商、計程車行、月嫂介紹所、清潔工介紹、婚姻介紹所、高利貸甚至銀行貸款。這些傳統中介都會逐漸被共享經濟消滅。哪些會先滅亡呢?利潤越高越先滅亡,附加價值越少越先滅亡,服務越標準化越先滅亡,越沒有(過時)法律法規保護的越先滅亡。
3.資源「擁有權」和「使用權」拆分:當我們能不必花錢去購買那些可以按使用付費的東西,我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比如說:當有一天有出租自動電子車,隨要隨到,我們就不必買車,可以把錢花在別的地方。
4.共享經濟才剛剛開始:共享經濟的第一批創業(Uber、Airbnb)只是用精實創業解決一個單一的問題。例如Uber現在也只是讓有車族可以靠做司機賺錢,並分到比較多的利潤。下面,一旦車子跑起來,也可以提供送貨、跑腿、導遊等工作。以後再加上電動車、自動駕駛,就成為科幻片看到的情景了。
5.世界現在真的平坦了:Tom Friedman在《The World is Flat》曾給世界青年建議:世界在產品和生產是平坦的,所以不要從事無創新的生產工作,若不能做有熱情有創意的青年應該考慮服務業,才不會被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工或機器取代。但是隨著共享經濟的來臨,大部份的服務業都會被顛覆,服務中介必然有滅頂之災,服務者也會面臨各種挑戰(Uber CEO去年就說過:「如果你嫌Uber貴,不是因為車貴,是車裡的另一個傢伙貴。」)。
......
共享經濟運用於教育的實踐(天下雜誌)美國《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指出,分享是人與人之間不帶任何利益的社會交換(social exchange);因此「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的議題在今年非常火紅,只要你曾經搭過朋友的便車、借用過別人的雨傘就能大致理解共享經濟的價值與意涵,借東西其實就是共享經濟最普遍的行為,也是共享經濟發展的根源;發展至今,因數位環境的普及,更將共享經濟推向新的層次。
在共享平台上,商品的價值並不是標籤上的金額,而是它對於使用者的價值。回歸到「學習吧」的發展起源,當時我們單純只是發現如果要求現場教師靠各自的力量想完成龐大的教學素材準備是個非常艱鉅的任務,自然造就「學習吧」教育平台具體體現了「共享經濟」的教育實踐。
歷時三年,「學習吧」積累了八百多位現場老師們的教學影片,每人做一點點,然後集結眾人的力量後上架平台,並做好匯、整的工作。現在平台上收集了七千多支的教學影片;只要是有需求的教師就能上平台搜尋到並借用其他老師陳述觀點的影片進行遠距觀課或教學;而學生與家長也能按照個人進度補課或補充知識。
除了影片共享,平台並提供了課程編輯工具,老師的教學範圍可打破時空限制,創造更多教學資源分享的可能性。而我們覺得更大的價值是「學習吧」提供了非都市孩子們能有更多的免費教育資源選擇,使用網站眾多教學素材與成卷自學;因此我們也積極透過教會的合作與其他地方團體的伴讀計劃。
透過本次教育展的曝光,很多教師與基金會聯絡願意捐贈自己的教學影片給「學習吧」分享;讓我們深深覺得台灣各個角落仍有許多願意為教育付出的熱血教師。
....
常有教甄考生問:為何我教的東西,他完全沒聽過?在此提醒準備教甄的同學,要注意廣度,而非一味地鑽牛角尖(當老師的人,很常見這種說好聽是細心的人格特質)。真實上戰場時,不怕題目不夠熟,怕的是完全不知道在問什麼(不論筆試、口試、試教)連怎麼答都不知道就是 0 分。
想當年「知識經濟、知識管理」剛考出來時,很多考生、甚至補教老師都認為:「這不是財經議題嗎?考這個不是超出範圍嗎?....不是社會太現實,是你太幼稚!它就考出爛考題,你能怎麼樣!咬他呀!
你申訴你的啊!有用嗎?重要的是考上,想抗爭,考上再說吧!愚師可是左派的抗爭始祖(野百合學運「台北市立師院」代表)在此叮嚀有智慧的同學們:先把自己站穩了再說!貧苦公費師範出身的世穎常說:「經濟是女人的最後一道防線、經濟的獨立才能帶來心理的獨立!」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世穎認為共享經濟其實是一種信任經濟,必須以參與成員值得信任為基本前提,否則徒然增加交易成本。反之,缺乏信用者,在未來共享經濟下,連生存都會有問題(被封鎖,列入黑名單)。因此,每位參與者需在平日點點滴滴生活中,累積自己的信用資本,如此可同時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創造雙贏!以下摘自《共享經濟時代》三個核心觀點:
共享經濟,掀起一場巨大的互聯網商業革命!「共享經濟」絕對是互聯網大時代下,對傳統商業模式,最具顛覆性、支配性的破壞式創新與新獲利模式!這本書的出版,清楚地以實際的個案、親身採訪、發展脈絡,描繪出對「共享經濟」全觀及微觀,啟發人心、豐富又獨特的視角,絕對是身處在數位時代的你和我,必讀的一本經典之作!對於「共享經濟」,如何作為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思考?以及重新理解「共享經濟」對於個人、企業乃至於社會所帶來的影響?看完本書,我認為有三個核心觀點,值得共同深思。
一、互聯網+用戶:快速有效地連結一切,成了共享經濟劃時代革命的基礎!社群已無所不在,我們樂於申請個人社群帳號,並將個人隱私的資料刻意或不經意地公開,同時間,社群牽動了一圈又一圈共同及相似的朋友。特別在臉書上,我們因著不斷更新個人的訊息,以及社群的即時動態互動,取得了特定關係的連結,這讓共享經濟裡,最重要的「分享」一詞,有了施力點!簡明來說,在共享經濟裡,你之所以讓陌生人可以擁有你家的鑰匙,如:Airbnb出租閒置空房給房客。是因為你相信在網路上公開個人擁有的資產(空房),分享給更多想在社群上想取得者(短期租賃),不僅可以有效增加利用率,同時也可幫助自己創造額外價值(租金)。這憑藉的,不僅是對第三方平台的「信任」,更是用戶們開始相信網路社群上的分享切換成實質取得的共享,已是大規模社群信任基礎下的新經濟產物!
二、互聯網+交易:便利性與效率性,加速了共享經濟上交易的擴展!我在國外洽公時,若沒有Uber提供的頂級私人叫車服務,我可能會陷入當地語言不通、金錢交易不便,甚至搭車時害怕安全性與被詐騙種種問題。Uber的出現,意味著共享經濟,透過個人行動手機連網,交易支付不僅便捷了,更有價的是每一次乘車者對Uber司機服務的評價反饋,與朋友留下的口碑推薦,成了新用戶願意勇敢一試Uber服務的理由!對Uber來說,持續擴大用戶互動數據的取得,即是擴大關係網路、加深信任交易,以及加速本身共乘的分享型經濟服務的市場擴張!
三、互聯網+產業:去中間商,媒體、通路、用戶,共享經濟平台一把抓!顯而易見,共享經濟所帶來最大的衝擊,是試圖讓傳統商業扮演中介的價值逐漸消失,誠如本書所指的各種例子:租房租車仲介、廣告代理、出版商、計程車行、各種人力介紹所……等等。同時,因著全球經濟衰退,消費者荷包有限,助長了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百花齊放!此股熱浪也讓消費者重新對所買到的「資產價值」有了全新的衡量標準,例如:擁有(占有資產)vs.閒置(閒置能量運用);持續購買(凡事都想擁有)vs.易租易借(共享短暫占有)。
最後,我鼓勵大家閱讀過這本《共享經濟時代》之後,可再重新反思,共享經濟對於在地商業服務的衝擊還有哪些?什麼事業會因著共享經濟出現,可能消失或弱化消費者原本的依賴?企業又該如何投入或運用共享經濟,來取得大量用戶甚至創造全新的共享價值?對於個人來說,你若真的想理解共享經濟的真諦,不妨親身去參與、使用書中所提各式有趣的共享經濟的例子,絕對會更真實地感受本書所提到的共享經濟巨大影響力量,正悄悄地開始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消費模式!以上摘自許景泰
.....
除非我們接受現況,否則無法改變任何事。怨天尤人無法讓自己得到解脫,只會讓人心情更沉重。~卡爾‧榮格(Carl Jung ),瑞士心理學家
........
生活不完美,沒有人完美。你欣賞的偶像,你崇拜的模範、你愛上的伴侶、你結交的好友,你愛他們的優點與散發的光芒,卻也時時包容他們的缺點,如此,你才能與他們和平共處。那麼,你能否帶自己如同待他人一樣,包容自己的不完美呢?挫折與負面情緒總會出現在人生很多階段,與其逃避或否認,不如承認自己也擁有脆弱、無助的時刻,接受不完美,生活就會更快樂。(轉貼)
........
許世穎「站前地王」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