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2

104高中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感謝搶救教甄國文版主徐教授:同意弟分享

感謝搶救教甄國文特訓粉絲團版主徐教授:同意弟分享於社團(粉頁)
104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國語文能力測驗徐弘縉老師解析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請以黑色2B鉛筆於答案卡上作答,單選題;答錯不倒扣)
1.「百」字在詞彙中具有實數和虛數兩種意涵。下列詞彙中的「百」字,作「實數」解釋的是哪一選項?
(A)百孔千瘡 (B)百日維新 (C)百科全書 (D)百折不撓(104教檢)
答案:B
解析:(A) 虛數。百孔千瘡:形容瑕疵漏洞很多,損壞極大。(B) 實數。百日維新:清末自甲午戰敗後,中國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維新變法,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詔變法,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反對變法,於是發動政變,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歷時僅一百零三天,故稱為「百日維新」。又因是年為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C) 虛數。百科全書:一種工具書。搜羅重要資料,分門別類,用簡明文字敘述,以方便查索取閱。或取程度體裁相關的科學書籍若干種,彙刊為一編的書籍,皆稱為「百科全書」。(D)。虛數。百折不撓:意志剛強,雖受盡挫折,仍能堅持不變,奮鬥到底。
2.成語的寓意有褒也有貶,下列成語有褒揚之意的是哪一選項?
(A)鶴立雞群 (B)蠅營狗苟 (C)沐猴而冠 (D)蜀犬吠日(104教檢)
答案:A
解析:(A)鶴立雞群:鶴站在雞群之中,非常突出。比喻人的才能超群出眾,不同凡俗。(B)蠅營狗苟:如蒼蠅般的到處鑽營,如狗般卑劣苟且。比喻四處鑽營,只為謀利;不顧廉恥,但求偷生的生活態度。(C)沐猴而冠:沐猴,獼猴。沐猴而冠指獼猴性急躁,不能若人久著冠帶。比喻楚人的性情暴躁。(D)蜀犬吠日:四川多雲霧,偶而太陽破雲而出,不常見到太陽的蜀犬,竟受驚嚇而向日狂吠。後用以比喻少見多怪。
3.下列各組詞語,其語法結構前後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先憂後樂/拔山倒海 (B)翻山越嶺/寧缺勿濫
(C)頭昏眼花/立竿見影 (D)山明水秀/燈紅酒綠
答案:D
解析:(A) 形容詞+動詞+形容詞+動詞/動詞+名詞+動詞+名詞(B) 動詞+名詞+動詞+名詞/副詞+動詞+副詞+動詞 (C) 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動詞+名詞+動詞+名詞(D) 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形容詞
4.下列句子中,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他隨興大膽的演出,令大家都睜目結舌
(B)他對上級總是卑恭屈膝,真是令人不恥
(C)他為人行事不隨波遂流,亦不固步自封
(D)他下了最後通牒,這事一定要追根究柢(104教檢)
答案:D
解析:(A) 「睜」目結舌→瞠(B) 卑「恭」屈膝→躬/令人不「恥」→齒 (C) 隨波「遂」流→逐/「固」步自封→故
5.下列「 」內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貯」藏/「佇」立/「紵」麻
(B)酬「酢」/愧「怍」/「柞」蠶
(C)烘「焙」/「賠」錢/「培」塿
(D)儲「蓄」/家「畜」/抽「搐」(104教檢)
答案:B
解析:(A)ㄓㄨˇ/ㄓㄨˋ/ㄓㄨˋ (B)ㄗㄨㄛˋ/ㄗㄨㄛˋ/ㄗㄨㄛˋ (C) ㄅㄟˋ/ㄆㄟˊ/ㄆㄡˇ(D) ㄒㄩˋ/ㄔㄨˋ/ㄔㄨˋ
※6.「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這首詩所歌詠的人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A)屈原 (B)杜甫 (C)韓愈 (D)蘇軾(104教檢)
答案:A
解析:判斷關鍵:天問、招魂為屈原所作。徹帝閽:達到君王門前。語譯:屈原寫了天問又寫了招魂,這些表達忠君愛國赤誠的詩篇,卻無緣上呈君王,哪裡知道一千句出於肺腑的忠言,也抵不過奸臣的一句讒言。〈陸龜蒙離騷〉
6.「樂教梓楠同受範,喜看桃李廣成才」這副對聯最適用於下列哪一選項?
(A)農夫
(B)教師
(C)民意代表
(D)政府官員(104教檢)
答案:(B)
解析:判斷關鍵:梓楠,皆良材。比喻優秀弟子。桃李,比喻所栽培的門生後輩。
7.下列「 」內的注音寫成國字後,字形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瑕不掩「ㄩˊ」/「ㄩˊ」亮情結
(B)「ㄅㄟˋ」道而馳/等閒之「ㄅㄟˋ」
(C)千「ㄐㄩㄣ」一髮/雨露「ㄐㄩㄣ」霑
(D)行不由「ㄐㄧㄥˋ」/高風「ㄐㄧㄥˋ」節(104教檢)
答案:A
解析:(A)瑜/瑜(B)背/輩(C)鈞/均(D)徑/勁
8.下列成語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怡笑大方/心曠神怡 (B)握手寒喧/喧然大波
(C)龍磐虎踞/磐石之固 (D)唾手可得/唾面自乾(104教檢)
答案:D
解析:(A)「怡」笑大方→貽 (B)握手寒「喧」→暄/「喧」然大波→軒
(C)龍「磐」虎踞→蟠
9.下列「 」內的字,意義前後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並無不「當」/門「當」戶對
(B)同名之「累」/日積月「累」
(C)切「磋」琢磨/往返「磋」商
(D)路「見」不平/高明遠「見」(104教檢)
答案:C
解析:(A) 恰當/相等 (B) 牽累,連累/堆積,集聚(C)研究、商討(D看見/見解。
10.下列「 」中的詞語,使用最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A)生性儉樸的他,總是「抱殘守缺」的不浪費任何資源
(B)他的長篇大論,往往「不知所措」,令人如墜五裡霧中
(C)他恪守祖訓,雖然經濟情況甚佳,卻仍堅持「家徒四壁」的原則
(D)自從提出的改革計畫獲得老闆賞識,他便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104教檢)
答案:D
解析:(A)抱殘守缺: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B)不知所措:驚慌失度,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C)家徒四壁:家中只剩四面牆壁。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 (D)炙手可熱:手一靠近就覺得很熱。比喻地位尊貴,勢燄熾盛。
11.「聯綿詞」是合兩個音節而成的衍聲複詞,兩個字合在一起只代表一個意義,不能加以分析,如「輾轉」、「參差」。下列各組詞語全為聯綿詞的是哪一選項?
(A)彷彿/逍遙/玲瓏 (B)徘徊/興奮/惆悵
(C)蜩螗/愉快/窈窕 (D)踟躕/猶豫/狼狽(104教檢)
答案:A
解析:(A)彷彿:雙聲(聲母相同)/逍遙:疊韻(韻母相同)/玲瓏:暨雙聲又疊韻(B)徘徊:疊韻(韻母相同)/興奮:同義複詞,非聯綿詞/惆悵:雙聲(聲母相同) (C)蜩螗:雙聲(聲母相同)/愉快:同義複詞,非聯綿詞/窈窕:疊韻(韻母相同)(D)踟躕:雙聲(聲母相同)/猶豫:同義複詞,非聯綿詞/狼狽:合義複詞,非聯綿詞
12.有一天,我和一位新同事閒談,我偶然問道:「你第一次上課,講些什麽?」他笑著答我:「我古今中外了一點鐘!」(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上文「古今中外」一語,是以名詞用作動詞的修辭手法。下列採用相同方式的是哪一選項?
(A)讓我咀嚼那「濃黑」,那甘美的「苦澀」。(周夢蝶〈十二月〉)
(B)山「靜」著西元前的靜,湖「藍」著忘記身世的藍。(餘光中〈咦呵西部〉)
(C)豆青色,又從鼓肚往下「淡」,到底兒「淡」成乳白。(子於〈磁瓶〉)
(D)據說回國以後,這人不「酒」不「菸」,甚至也不太「詩」了。(葉珊〈酒壺〉) (104教檢)
答案:D
解析:(A) 形容詞用作名詞 (B)形容詞用作動詞(C) 形容詞用作動詞 (D) 名詞用作動詞
13.「生命中或許有千百個鐵窗、十萬個柵欄
甲、有種種的試煉和考驗
乙、恆常保持愛、希望、有情的心
丙、但是正愛臺灣的人,都要打開心內的門窗
丁、重新來認識故鄉的田園、珍惜所愛的人、體貼四時的變化
來追求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林清玄打開心內的門窗)
這段文字,在「生命中或許有千百個鐵窗、十萬個柵欄」、「來追求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兩句之間,依文意與篇章結構排序,最正確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丙甲丁 (D)乙丁甲丙(104教檢)
答案:B
解析:題幹「生命中或許有千百個鐵窗、十萬個柵欄」,後接甲、「有種種的試煉和考驗」,文義順接吻合,故答案只有(A) (B)兩個選項可選。雖然「有種種的試煉和考驗」,後面轉折語氣連接,故選丙「但是正愛臺灣的人,都要打開心內的門窗」,至此答案就出來了。故選(B)。
14.下列文句與「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意涵最相近的是哪一選項?
(A)腹有詩書氣自華 (B)好書不厭百回讀
(C)男兒須讀五車書 (D)書中自有顏如玉(104教檢)
答案:A
解析:「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語本宋人黃庭堅:「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於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見《黃庭堅文集》)意思是說:看書不只是吸收知識,而是關乎到整個人的氣質和修養。人的內在如果蘊藏詩書學識文采,散發出來的氣質自然會美好。(A)腹有詩書氣自華:出自宋·蘇軾《和董傳留別》。滿腹詩書不獨能增強人的生存智慧,也能昇華和改變人的氣質。(B)好書不厭百回讀:出自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C)男兒須讀五車書:出自杜甫《柏學士茅屋》。男兒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刻苦讀書,學富五車。年少積學之功,不可少(D)書中自有顏如玉:《常語尋源》書中自有黃金屋引宋真宗《勸學篇》。古代勸人努力讀書,可以求得功名,也能娶得美嬌娘。
15.《論語.學而》:「君子不重則不威」,這句話的意旨是下列哪一選項?
(A)君子若不尊重道義,就不能擁有威權
(B)君子若不重視群體,就不能呈現威信
(C)君子若不自我莊重,就不能呈現威儀
(D)君子若不敬重師道,就不能擁有威望(104教檢)
答案:C
16.林家有四子女,正忠為弱冠之年、正孝為志學之年、正節為及笄之年、正義為垂髫之年。四子女中可能是雙胞胎的為下列哪一選項?
(A)正忠和正孝 (B)正孝和正節 (C)正節和正義 (D)正義和正忠(104教檢)
答案:B
解析:弱冠之年:二十歲。志學之年:十五歲。及笄之年:十五歲。垂髫之年:
5~6歲。古時童子不束髮,故稱童子為垂髫。
17.下列題辭,依照結婚、生子、祝壽到哀輓排序,正確的是哪一選項?
甲、熊夢徵祥
乙、鸞鳳和鳴
丙、福壽全歸
丁、天賜純嘏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乙甲丙丁 (D)乙甲丁丙(104教檢)
答案:D
解析:甲、鸞鳳和鳴:本指陳國大夫懿氏為嫁女兒而占卜的蔔辭。後比喻夫妻倆感情和諧。舊時常用於祝人新婚。乙、熊夢徵祥:夢見熊,是生兒子的吉祥徵兆,而且生的會是像熊像羆這種勇猛健壯的「貴子」。用於祝賀人得子的賀辭。丙、福壽全歸:對年高而有福者死亡的題辭。丁、天賜純嘏:嘏,福也;純嘏,大福。用於一般壽誕者的祝壽賀辭。
18.古代的歷史書寫,有通史、編年史、國別史等區別。下列為編年史的是哪一選項?
(A)史記 (B)三國志 (C)戰國策 (D)資治通鑑(104教檢)
答案:D
解析:(A)史記:紀傳體的通史(B)三國志:紀傳體的斷代史(C)戰國策:國別史(D)資治通鑑:編年體的通史
19.如欲聘請古代人物至大學擔任教職,考量下列人物的成就、生平與開設課程,最不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A)韓非/法學緒論 (B)華佗/臨床醫學
(C)莊周/佛學概論 (D)張衡/地球科學(104教檢)
答案:C
解析:(A)韓非:戰國時代集法家大成者 (B)華佗: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C)莊周是道家開設老莊哲學概論課程。(D)張衡:東漢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科學家、發明家及文學家,製作以水力推動的渾天儀、發明能夠探測震源方向的地動儀和指南車、發現月蝕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星圖、計算圓周率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闡釋和確立渾天說的宇宙論。
20.下列詩句所描繪的季節,與王維〈田園樂之六〉:「桃花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
(B)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104教檢)
答案:B
解析:題幹:「桃花」、「柳綠」、「鶯啼」,是描寫春景。(A) 從秋末冬初寫到夏天。出自張潮《江南行》,描述離別時間長久。茨菰,植物名,即慈姑,生長在水田中,其地下球狀莖可食用。茨菰葉爛之時當在秋末冬初之際;「蓮子花開」即荷花開放,指來年夏天了。意即:去年在茨菰葉爛之時,我在江邊西灣為你送別;而今已是荷花盛開的夏天了,可你還沒回來。(B)「楊花」、「榆莢」是描寫春景。出自韓愈的《晚春》。寫晚春的繁麗景色。榆莢楊花雖缺乏草木的「才思」,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C)「落木蕭蕭」是描寫秋景。出自杜甫《登高》,寫登高所見的江天秋色。登高仰望,只見無邊無際的林木落葉蕭蕭而下,滾滾而來的長江奔流不息。(D)「霜」、「楓」都是描寫秋景。出自張繼《楓橋夜泊》,描寫秋天一夜未眠的羈旅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月亮已經沉落,棲鳥發出幾聲啼鳴,繁霜佈滿了天地;江邊的楓樹,漁船的燈火,伴隨著一個旅愁之人的睡眠。
21.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詩歌中所指稱的對像是下列哪一選項?
(A)楊貴妃 (B)趙飛燕 (C)王昭君 (D)蔡文姬(104教檢)
答案:C
解析:1.明妃:王嬙,王昭君。漢元帝宮人。2.紫臺:此指漢宮。3.朔漠:北方沙漠。4.青塚:王昭君墓。相傳塞外草白,只有昭君墓上草長青,故稱。5.省識:略識,此指不能識清之意。6.「環珮」句:意謂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歸,只有魂魄能在月夜歸來。環珮,婦女的裝飾品。7.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相傳昭君出塞,戎裝騎馬,懷抱琵琶。語譯:群山萬壑逶迤不斷地奔赴荊門,此地還留存著明妃生長的山村。妳辭別了漢宮,嫁到荒漠連連的北方。只留下一座青塚,悲哀地向著黃昏。想當年,漢元帝怎能憑著圖畫識得妳的花容月貌?環珮叮咚,如今妳只能徒然地在月夜中魂魄歸來。千年來流傳著妳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分明就是滿腔的悲哀與怨恨。(D)蔡文姬:字文姬,漢末三國時期才女。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初嫁給衛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裡,後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擄走,嫁給左賢王劉豹,並生育了兩個兒子。十二年後,曹操統一北方,用重金將蔡琰贖回,並將其嫁給董祀。蔡琰同時擅長文學、音樂、書法。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傳世。歷史上記載蔡琰的事蹟並不多,但「文姬歸漢」的故事卻在歷朝歷代被廣為流傳。
22.國父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書:「『國家』之本,在於人民。」下列各組「 」中詞語的構詞形式,與「國家」完全相同的是哪一選項?
(A)但有「緩急」,飛報將來/五官端正,「身體」健康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祖國」山河,令人懷念
(C)歌呼嗚嗚,快「耳目」者,真秦之聲也/這頓飯就由「兄弟」來作東
(D)載籍既記其「成敗」,古今又著其愚智矣/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104教檢)
答案:C
解析:題幹:「國家」:指國。偏義複詞(A)「緩急」:指急。偏義複詞/「身體」:並列式合義複詞 (B)「去留」:指留。偏義複詞/「祖國」:主從式合義複詞 (C)「耳目」:指耳。偏義複詞/「兄弟」:指弟。偏義複詞 (D)「成敗」:並列式合義複詞/「饑饉」:並列式合義複詞。
23.杜甫賓至:「老病人扶再拜難」此句杜甫因為年老多病,所以再拜為難。下列詩句亦見其因果關係的是哪一選項?
(A)滅燭憐光滿(張九齡望月懷遠)
(B)夕陽無限好(李商隱登樂遊原)
(C)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D)抽刀斷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104教檢)
答案:A
解析:(A)滅燭〈因〉憐光滿〈果〉 (B)夕陽無限好(誇飾修辭) (C)主人下馬客在船〈互文修辭〉(D)抽刀斷水水更流(頂真修辭)
24.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下列關於這闋詞風格的敘述,最適當的是哪一選項?
(A)清空淡遠,襟懷超逸
(B)曲折委婉,情韻深遠
(C)豪放高曠,氣韻渾成
(D)自然清新,俚俗質樸(104教檢)
答案:B
解析:此詞上片寫登高望遠所引起的無盡離愁,以迷離的景物描寫渲染出悽楚悲涼的氣氛;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最後兩句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自誓甘願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憔悴。激情回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全詞巧妙地把飄泊異鄉的落魄感受,與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表現出曲折委婉,情韻深遠的詞風。語譯:我佇立倚靠著高樓的欄杆,在微風習習中,極目遠望,一縷春愁在天際黯然升起。草色濛濛,夕陽斜照,誰能理解我憑倚欄杆的心意?  本想盡情放縱一醉方休。當在歌聲中舉起酒杯時,才感到勉強求樂終究索然無味。我日漸消瘦也不覺得懊悔,為了你我情願一身憔悴。
25.周敦頤愛蓮說以「蓮」喻為君子,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下列崔瑗座右銘中的文句,和本句語意最接近的是哪一選項?
(A)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
(B)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
(C)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D)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104教檢)
答案:A
解析:題幹:蓮從爛泥裡長出卻不受污染,生長在清水中而不妖媚。寫出了蓮花的高貴品質。蓮花身處污泥之中,卻纖塵不染,不隨世俗、潔身自愛和天真自然不顯媚態的可貴精神。(A)「在涅貴不緇」意同「出淤泥而不染」,當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汙。處在污濁的環境中,貴在不被污染。有才德的人,光芒內斂,只求內再充實,不求表面的虛榮。(B)不要讓虛名超過實質。謹守純樸才是聖人所稱道的。(C)做任何事情前,心裡詳細考慮然後才去做。譭謗又能傷害甚麼?(D) 見識淺薄的人,常常表現出剛強的樣子。唯有閒靜不與人爭的人,他的成功才無可限量。
26.夏菁月色散步:「此刻正像是水底的世界/一切已沉澱,靜寂/那些遠近朦朧的樹枝/如珊瑚叢生海裡。/藍空上緩泛過光潔的浮雲/是片片無聲的浪花/只有一隻古代的象牙舟/在珍珠的海上徐筏。/行人看不見彼此的面貌/只感到浮光掠影/像魚兒優遊在深綠的水中/來去僅閃一閃銀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詩中把浮雲比成浪花,彎月比喻成象牙舟
(B)以實景寫月,以虛境寫水,月水交織,實虛結合
(C)以「浮光掠影」描述沉澱、靜寂、遠近朦朧的樹枝
(D)詩中表達對安謐和諧的自然境界的眷戀、憧憬和追求(104教檢)
答案:C
解析:(C)隱約帶有多數人任由美景一閃而逝,不懂得把握的遺憾之感。就像魚兒悠游在深綠的水中,來去僅閃一閃銀鱗。
27-28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7-28題。
木棉,高十餘丈,大數抱。枝柯一一對出,排空絕挐,勢如龍奮。正月發蕾,似辛夷而厚,作深紅、金紅二色。蕊純黃六瓣,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花絕大,可為鳥窠,嘗有紅翠、桐花風之屬藏其中。⋯⋯子大如檳榔,五六月熟。角裂,中有綿飛空如雪。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絮以褥以蔽膝,佳於江淮蘆花。⋯⋯綿中有子如梧子,隨綿飄泊,著地又復成樹。樹易生,倒插亦茂。枝長每至偃地,人可手攀,故曰攀枝。(屈大均〈木棉〉)
27.根據上文,下列有關木棉的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正月發蕾,蕾苞比辛夷厚,有深紅和金紅兩色
(B)花很大,可以做鳥巢,跟紅翠、桐花風的花一樣
(C)子大如檳榔,成熟的時候會裂開,飄飛出雪般綿絮
(D)綿絮作成被褥,可以遮蓋禦寒,品質比江淮的蘆花好(104教檢)
答案:B
解析:(B)紅翠:山鳥名。
語譯:木棉這種樹高十餘丈,有幾人圍抱粗大,樹枝一一相對而生出,在空中伸展,氣勢像龍奮起。正月吐出芽蕾,像辛夷樹的花蕾並且顯得厚,有深紅、金紅兩種顏色。花蕊呈純黃色有六瓣花,遠遠望去像億萬華燈,燒得天空一片通紅。花朵很大,可以做鳥窠。曾經有紅翠鳥、桐花鳳鳥之類藏在樹中結巢。⋯⋯木棉子大如檳榔,五六月成熟,木棉子的外殼裂開後,飄飛出雪般綿絮飛向天空。然而花絮脆而不堅韌,可成絮狀但不能織成布,絮可以用來做褥子用來遮蔽膝蓋,比江淮的蘆花做成的褥子要好。⋯⋯木棉中有種子像梧子大小。種子隨著木棉絮漂泊,著地又成長成樹。木棉樹容易生長,倒插也能茂盛地生長。木棉樹枝每長到堤壩地上,人可用手攀,所以人們又叫它攀枝。
28.下列不是描述木棉樹生命力形象的為哪一選項?
(A)樹易生,倒插亦茂
(B)排空絕挐,勢如龍奮
(C)望之如億萬華燈,燒空盡赤
(D)然脆不堅韌,可絮而不可織(104教檢)
答案:D
解析:(D)指花絮脆而不堅韌,可成絮狀但不能織成布。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韓非子.說林上)
29. 下列「 」中的詞語解釋,錯誤的是哪一選項?
(A)遂得「道」:方法
(B)「從」於桓公:跟隨
(C)不亦「過」乎:錯誤
(D)山之「陽」:指山的南面(104教檢)
答案:A
解析:(A)道路。語譯: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回程迷失了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於是解脫老馬的羈絆跟隨著牠走,終於找到了路。在山中行軍,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如果地上蟻封有一寸高,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就發掘蟻穴,最終得到了水。憑藉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30.下列敘述與本文意旨最切近的是哪一選項?
(A)迷途知返,轉危為安 (B)明察秋毫,洞燭機先
(C)以物為鑑,轉危為安 (D)聰明睿智,洞燭機先(104教檢)
答案:C
解析:管仲隰朋就是利用了老馬識途的本能和螞蟻的習性解決了困難,這也反映了學習不能死記硬背的死讀書,要以以物為鑑,學會以大自然為師,學會隨時觀察和思考,轉危為安。
二、作文40分(請以黑色、藍色原子筆或鋼筆於作文卷上由左而右、由上而下、橫式書寫)
題目:路
提示:魯迅曾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話看似簡單,意涵卻很深遠。試就這句話帶給我們的啟示,以「路」為題,作文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