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3

教甄命題焦點 107 熱門考古題【學習區 4 大要點】昨晚書院「口試輔導」模擬考題之一

卡爾威特 Carl Weter:「孩子成長重要的是教育 而不是天賦。」
★ 教甄命題焦點 107 熱門考古題【學習區 4 大要點】昨晚書院口試輔導模擬考題之一,在此補充說明如下:所謂的角落,亦稱【學習區】,是指一個有規劃且多樣性的學習環境,幼兒能夠在這裡,依自己的興趣、能力和發展階段,有效的且有系統的完成某種學習活動,或達成某一學習目標。
在每個學習角落裡均需放置充份的教具、玩具或事物,讓幼兒自由觀察、取用和學習。角落的設置均有其主要提供的學習經驗與目標,其教材或配合主題的活動,均是以幼兒的生活為出發,符合幼兒的興趣、需求和能力。一般角落的佈置主要包括:娃娃角、益智角、美勞角、積木角、語文角、科學角、音樂角、圖書角等。可依不同的主題活動開發各個角落。角落的規劃,若重在明晰性和次序性,因為教室是會說話的,幼兒生活的環境裡所呈現的一切事物,甚至連空間安排,都傳達給幼兒某些訊息,所以當每一為幼兒進入關劃好的環境中時,就應能很清楚地瞭解到:
1.當他想做什麼的時候,就知當去哪裡得到需求滿足。
2.他可以盡情發揮,但同時也明白:在這裡我可以做什麼,我不可以做什麼。
3.輪流等待、相互尊重是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基本要素。
4.分享經驗、互通有無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
學習角落的功能多樣且良善,但不可諱言的是,我剛開始在實施角落教學之初,常遭遇了一些困難,不僅小朋友的主動性不足,而且需花費頗多時間引導帶領;加上受限於場地使用的問題,一些設備無法擺設;角落的區隔太過開放,小朋友易受干擾,且會隨意走動;功能太單純或者太複雜的玩具、課程內容、佈置,較不能引起幼生的學習動機、或維持較久的注意力;尤其是要配合單元來佈置、設計內容,較無法找到更充裕的資源,易受限於角落的教材;引導之初的我缺乏角落教學經驗,容易影響學習結果;角落時間不夠(30分鐘),較不易完成一件作品及收拾工作。雖然在實施的過程之中,遭遇到某些挫折,但對我而言,何嚐不是一學習呢!無數次的學習修正下將自由選角落時間延長至80分鐘,將過多或與主題無關的物品收納不陳列出來、老師的角色改變(由主導漸變為示範、引導、觀察),在尋求突破及改善的歷程裡,角落也由剛開始小班開設的兩個增至大班時期為六、七個,孩子們及我均獲益良多,家長們更感受到孩子的學習熱忱及成效。
由傳統教學機構走至開放教學環境的11年教學經驗來看,角落教學確實有它不可思議的功能存在,不僅可使教學方式有多樣變化,並能彌補團體和小組教學的不足,使達到課程統整化、教材生活化、教學活潑化。尤其是部份時間採混齡和混班的(大學習區)學習方式,不僅更近於人類社會的組織型態,更有助於學生社會化、減捨學習挫敗、增進學習效果以及助長同儕教學的效果。此外,幼兒的學習不僅接觸了自己原班的教師,同時也接受角落老師的指導,更重要的是須動手以求知。
在推動角落教學的過程之中,我發現理論是能結合實務教學的,活動中我做到了如下:
.
※ 讓孩子自己動動腦
盧梭的自然教育強調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包括:在大自然中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不要急於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透過問題呈現,要求他們自己動動腦筋來解決。以科學的探討為例,「不要教導孩子科學,而是讓他們自己來發現科學」,如果父母、師長的權威,取代孩子心靈中寶貴的推理過程,則孩子將會停止自己動腦思考,而被別人的意見牽著鼻子走。在地理方面的學習亦是如此,教師常常運用地球儀、地圖等發明物協助教學,盧梭認為這些輔助物品不應該取代實物的教學,讓孩子身歷其境,才能真正掌握空間與方向的意義。在自然科學的學習中,盧梭十分重視讓孩子自製工具,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困難,而不是將孩子放在一個設備齊全的驗室中,過度仰賴科技產品的協助,因為工具的便利反而會抹煞孩子本有寶貴的感官與知覺能力,當他們愈依賴外在工具時,自己的官能也將益形笨拙。
.
※讓孩子在實做中主動思考
早期社會孩子們的玩具幾乎自己動手做,而材料則是就地取材。以風箏為例,孩子必須了解竹子的特性,選擇彈性度佳的,進一步要學習裁製,判斷大小、風向與 阻力的關係,在多次嘗試與改進中,才能讓自己的成品飛得高又遠。在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必須不斷運作,自己來解決問題。也因為如此,他們疼惜自己的成品,而不輕易的丟棄。反觀現在的孩子,有幾人是自己動手做玩具的?有多少父母能利用家中現成的材料,引導孩子動動腦呢?科技產品讓孩子的玩具更「現代化」,同時也讓孩子更依賴,更不知道惜物。也許有人會說,現代科技產品更能讓孩子動動腦,例如電動玩具、電腦遊戲等,似乎都要求孩子「手腦並用」。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研究證明。可以肯定的是,科技產品永遠只是輔助工具,教育不能本末倒置,讓它代替了人本身的思考能力而不自知,這是盧梭的自然教育一再強調之處。
.
在e世紀瞬息萬變的時代裡,面對知識爆炸的來臨及教育改革的浪潮衝擊之下,學校教育不僅要擔負知識的傳遞,更要培養孩子未來帶著走的能力,至於要如何引領孩子具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的挑戰?近十幾年來已有多位學者專家提出有關創造力的教學及研究,深信唯有培養創新思考的能力,才能適應未來多元化的環境!但毋庸置疑的是要讓學生具有創造力,必須使教師教學有創新力!因而如何提昇並加強教師教學有創意,已是教育界相當重要的課題。 記得上學期䦡師省思報告中最後我的結語引用--卡爾威特Carl Weter 說過的一句明言
孩子成長重要的是教育 而不是天賦
.
教師的教學態度往往會影響幼兒,要有積極的態度,要在教學上有創造力,進而推動幼教創造力教育,且教育應順其自然,以兒童為本位因材施教,反對兒童時期教授抽象文字,學習區以操作,取代抽象文字,充分啟發幼兒潛能重視其生活基本能力、身心發展才是,學習區可以充分發揮潛在能力。 以上部分內容摘自林靜君老師(許世穎【教甄口試】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