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6

帕金森瑣碎定理(精神科醫師潘建志)反夏林清

反夏林清(國考/教甄/心理師)個人化:臨床教學診斷
帕金森瑣碎定理(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怎麼可能這樣?許多網友在看過輔大性侵案相關影片和文稿後,都無法想像,應該是為人敬重的社運前輩,大學教授,應該很ok的心理系學生,怎麼會聯合起來逼迫創傷甚深的性侵受害者和伴侶,把他們推入世界末日冷酷異境中?我接觸到這些材料後很快就發現,不對不對,以夏林清為中心的核心團體(輔大心理系老師+人民民主陣線參選人)經營的太成功,成員太親密,內聚力太強大了。成員們彼此依賴,因此增加自信,減輕焦慮。維護團體成為每個人最重要的目標,威脅團體的人必然成為公敵。
人類同理心的本能,被團體內的共同潛意識所壓抑,被更強的心理需求所取代。團體因此對潛在危害者表現出冷漠,殘酷,憤怒。同時,太忠誠的團體也會缺乏效率,彈性和判斷力。內聚力強過頭了,反而妨礙團體原先設定要達成的目標。甚至出了差錯時,團體無法調整而走向毀滅,現在成員要當老師或從政都很困難了。如果你看到那十幾萬字的逐字稿,九個小時討論的影片,百人公審的場面,你開始覺得頭昏,很好,那代表你還是個清醒的人。你沒有掉進去『帕金森瑣碎定理』裏。也許個人心理狀態有問題的只有性侵害加害者一個人。其他的"好人",受到強大而有缺陷的團體動力所影響而不自覺,盲點一直持續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