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9

認識很多人還不夠,留住很多朋友才是關鍵!》 金大植教授(韓國學者)

大部分的人都是走了 98 步,只差兩個階梯就能上岸!(最後一兩步,常需要貴人)
親自見面感情才會維持,肢體語言也讓我們更能理解對方的立場。以前,兩三人小聚聊天。如果遇到相同的情況,看到臉色,聞到氛圍,就能理解踩到對方雷。因為現實中的步調沒有網路快,我們講一句話,會思考一下對方的立場、觀察他的臉色,在講下一句。相較之下,網路卻省略了這一連串的過程,只剩下「我的目的是什麼」、「我想講什麼」、「她為何還沒讀?」全部都是從「我」的角度思量,也更不會為對方著想。
.
最終,把網路上的誤會帶進現實,從此陷入尷尬的惡性循環。畢竟,我們在網路上會以「我」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文字,而且就這樣以為了,面對面時不會再把這個誤會拿出來確認。從此傷害了感情,還沒有彌補的機會。我們和一個人締結關係,是一件要花費很多心力的行為,也就是說,不投資時間、心血和金錢的話,很難發展一段關係。但如同前面所述,社群網站提升的便利性,卻很有可能無意間葬送了之前的努力。
.
所以如果你很熱衷使用社群網路的話,請把在社群網站上和友人交流中可獲得的利益,以及必須為此付出的心血放在一起衡量一下。如果只是泛泛之交,就繼續使用社群網站建造連結吧,只不過要多注意言行;但如果認為對方是真的需要重視的對象,約出來絕對會為你們建立更堅持的連結。畢竟,在這繁忙的世界,社群網站是很難為你締結堅固的情誼。 ~ 金大植教授(韓國學者)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是指當我們在評價一個事件或經驗的時候,只會以當時的極端值(peak)和最後值(end)感覺為主。人際關係也是,以人與人在一起時的所有感覺為主。我們經常說,決定人際關係的是第一印象。因為在能認識陌生人的場合時,我們會仔細打理外貌、口才和行為,努力忙於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行為經濟學大師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教授曾經做過一個把手浸在冷水之中的實驗。他把實驗者們分為A組和B組,先是讓A組人的手放入非常冷的水中六十秒。接著讓B組的人和A組一樣,放入同樣水溫六十秒,接著再讓他們把手放入較不冷的水中三十秒。也就是,A組的手持續在同個溫度的水中,而B組的手卻浸泡在兩個不同水溫。實驗結束後詢問實驗者們痛不痛苦時,發現A組比B組更多人感到痛苦。這是因為A組人的腦海中,只留下了實驗期間內手快凍僵般的痛苦記憶,而B組的人卻擁有了至少手沒那麼冰冷的回憶。
.
對於一兩次的見面,我們並不會稱之為「關係」。往來好幾次,且有進行一定深度的聊天對象,當我們可以預測到「這朋友在這種狀況下時,是會這麼行動的」時,才能說兩人有真正的「關係」。所以,人際關係是經過「認識緣分、維持聯繫、關係升華、分享彼此」等階段。萬一沒有經歷這四個階段,只停留在某個階段的話,那麼這段關係到了最後,也是以一兩次的見面結束這段緣分罷了。我會這麼想,是因為我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看到了某位年輕人。過了幾天後,我向總務詢問他的近況,卻聽到他已經退出學會的消息。這是我意想不到的狀況,便又追問了退出的原因,總務是這麼回答我的:「或許是因為他太積極的個性,所以他不只加入我們學會,也到處參加許多活動、聚會,因此學會的活動對他來說有點力不從心。」
.
不論是哪一邊,都無法全心地參與,導致人們之間開始對他閒言閒語,最後只好自行退出。像這樣,許多人在擁有擅於社交的能力下,反而無法致力於維持一段關係,這便是所謂的「後勁不足」類型。意外地,經常被人稱讚擅於社交的人之中,有很多後力勁不足的類型。雖然擁有出眾的魅力和引人同感的能力,但是卻沒有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個循環過程,而導致自己只集中於情誼建立的「開端」。峰終定律也一樣適用於人際關係,綜合與他人在一起的時光之中的最好印象和最後印象,來決定要再繼續見這個人,還是只見一次就好。因此,人與人的關係是他們在一起、相處的所有時間之總和。 ~ 金大植教授(韓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