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林晉如老師:職場霸凌(原音檔18分鐘)游柏芬校長

 以下摘自林晉如老師:

#職場霸凌 醒來的時候就是吃藥,吃完藥又陷入昏睡,

沒有進食也不會餓,體重一直降!

..............

一切就是從1131206(五)學務處要求導師轉發一張通知單給恐家。
游柏芬校長在「第一時間」就聽過恐嚇音檔,「一次都沒有」找導師來釐清問題,
反而「直接要求」導師數度向恐家道歉。
.
校長正在示範:
1強權即正義,壓迫者得利。
2沒有是非黑白,唯有權勢最大。
3放任不當行為,縱容不合理要求。
.
一校之長,不挺身而出,不仗義直言,不主持公道,
她正在培養台灣的下一代成為不講理、依賴特權官威、
碾壓善良無背景的平民百姓。

🌱🌱🌱🌱🌱🌱🌱🌱🌱
原音檔18分鐘,宇生平第一次看到媽媽被狂飆怒炸,
嚇得雙手發抖,並堅強著滑找,終於找到錄音app
🌱🌱🌱🌱🌱🌱🌱🌱🌱🌱

2025-03-28

陳洋洋 [教室裡的人類學觀察] 理所當然.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要「支持」學生

 [教室裡的人類學觀察]#陳洋洋老師

理所當然,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要「支持」學生,
幫助他們獲得好成績,
鼓勵他們渡過低潮。
可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學生期待的「支持」是:
‧ 你要站在我這邊
‧ 你不能否定我,哪怕我真的搞砸了
‧ 你不能責備我,即使我是故意的
‧ 你得包容我的情緒,否則你就是沒同理心
老師必須配合學生的狀況,
採取適當的處置作法,
甚至可能是某種違背原則與理念的退讓。
久而久之,
所謂的「支持」,
慢慢變成一種沉默的承擔:
你要懂得學生的痛苦,
你要包容家長的焦慮,
你還得接受制度的冷漠與社會的誤解。
於是,
「你支不支持我」變成衡量老師好壞的指標,
而不是「你教了什麼」或是「你遵守了什麼原則」。
這種關係延續下去,
便成了被迫同理的情感勞動,
期待以此換取學生勉強繼續學習與生活的動力。
是的,
老師似乎用「支持」證明自己值得被信任。
老師不是同情的提款機,
不是危險的避雷針。
真正的支持,
不該是帶著自我消耗的體貼,
而是有界線、有立場的溫柔。
因為一味地不責備,
其實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放棄。
換句話說,
老師不是不理解你的情緒,
但理解情緒,
不代表要忽略可能的後果。
你今天沒交作業,
說你最近很煩惱──老師懂。
但要告訴你:這樣成績會被影響。
你跟同學起衝突,
說對方也有問題──老師懂。
但我得讓你知道:你自己的行為還是得負責。
支持你,
不代表替你擋住一切現實;
支持你,
是讓你準備好去面對現實。
我總覺得教育的意義:
不是讓學生永遠覺得自己被喜歡,
而是陪伴學生逐漸成為獨立的大人。
我很抱歉,
真的沒辦法無條件站在學生那一邊,
即使你要懷疑我的教育愛、熱忱,
甚至專業。
因為,
我願意為你的未來,
說一些你現在不想聽的話。
不過,
麻煩的是,
現代的價值觀傾向「沒問你,就閉嘴」。
假如你沒有獲得邀請、詢問,
或是請教,
那麼你主動說話就是多管閒事。
這種邏輯逐漸滲透在教室裡,
學生心裡也會想:
「啊是問你了喔?」
「關你屁事。」
「好囉嗦。」
然而老師並不能夠完全依循同樣邏輯,
很難等學生說「我想改變」才出現,
而是在他們還沒意識到可以改變時,
就必須站出來說:
「你正在危險之中。」
「這樣下去你會後悔。」
「趕快處理,否則代價很高。」
即使被學生覺得不爽,
老師似乎就像是罹患名為「責任」的疾病,
不由自主地在學生還沒準備好聽時,
就忍不住開口說話。
我們明知道這樣說,
可能會讓你轉身離開,
但還是選擇開口。
因為教育從來都不是說你想聽的,
而是在你不想聽時,也不能不說的。
老師都知道這種提醒不受歡迎,
可是沒關係,
我們已經習慣了。

2025-03-27

反詐騙教育:自稱成功大師,卻還需要大肆宣傳(賣課程、招會員)聚眾造神 5 大特徵

如果你在 08 年金融海嘯時,成功抄到 #台塑 (1301)長達 17 年的鐵底,
並投資 387,780 元買進 10 張股票,目前已經賺了 2,270 元。
(換算成營養午餐,大約有 40 餐左右)
.
台塑曾是國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
但目前在 0050 只佔0.34% 的佔比,排倒數第 6 名。
.
近期發生工安意外,上週五股價重摔 -4.29%
若這樣跌勢持續一陣子,將跌出 #台灣50 之外。(轉貼)
..............

轉貼:自稱成功大師,卻還需要大肆宣傳(賣課程、招會員)聚眾造神 5 大特徵:
.
1.號稱有具體公式,但缺乏科學實證;賣夢想、#正能量 爆表!
.
2.沒有長年真正累積的成功經驗,就突然在網路爆紅教別人成功。
.
3.高調營造「假形象」如:頭銜、出書、對帳單、名車毫宅、名人合照、慈善事業.
.
4.保證可以達到不切實際的目標。績效比年平均只有一、兩成的 #巴菲特 還厲害!

5.宣稱自己有很多公司與事業,其實主要收入來源是賣課程、招會員。

#反詐騙教育 

2025-03-26

考完試以後:輕舟已過萬重山;成績出來後:鐵達尼號撞冰山!

 中年以後,在懂你的人群中散步,

 跟讓自己舒服的人在一起; 

包括朋友、親人也是,累了就躲遠一點。

取悅別人,遠不如快樂自己!

.................

社會學家、經濟學家:韋伯將「資本主義的精神」

定義為一種擁護追求經濟利益的理想。#教甄檢考古題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是他最知名的著作。
是他對於許多宗教思想和經濟行為之間的互動的研究。
.
韋伯提出了一個知名的論點:
那就是清教徒的思想影響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
一般宗教的傳統往往排斥世俗的事務,
尤其是經濟成就上的追求。但在新教裡並沒有發生。#教育社會學

2025-03-25

理財教育《ㄧ個投機者的告白》台股教戰 5 大祕笈【蛇年開紅盤以來】連連虧損.十分惶恐

 #理財教育 蛇年開紅盤以來

🐍連連虧損💸內心十分惶恐。但陽光普照☀️氣溫驟升,仿彿夏天。故趁上班前到 228 公園散心,沒想到在雲霧裡的拱橋上 🌫️ 巧遇一位年過 80 仍拿手機看盤的老人👴正想詢問他如何投資時,老人竟直接開口罵我:「年輕人為何那麼晚起?!」
.
說罷,便把自己在沅陵街買的鞋子丟下🥿並示意我下橋去撿拾。我幫忙穿上後,他便一言不語走去「臺大醫院站」搭捷運了🚇
之後,我悻悻然的離去,獨自走到附近的「騰雲號」等蒸汽火車聲。🚄(現在只要等,不用投硬幣🪙
…….
第二天,我更早到 228 公園(我念附近師專時,叫做 #新公園)沒想到老人早就站在拱橋上,看到我一言不發,就把鞋子丟到橋下,我只好再幫他去橋下撿鞋👟
.
第三天我更早起床🛏️而且跳過北車不進辦公室、直衝台大醫院站 228 公園。拱橋上只有我一個人,等了一會兒,老人終於從霧中出現了🌫️
我正準備再下橋撿鞋時,沒想到老人👴ㄧ句話都不說,從長袍馬褂中拿給我一本《#ㄧ個投機者的告白⋯台股教戰 5 大祕笈》
.......
.
在這本祕笈中,👴老人毫不藏私地傳授了他獨家投資獲利的祕訣。令後輩我十分敬佩,原來我會有虧損💸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清晨模黑起床,趕第一班捷運🚇還是值得的。
.
在此,謹與有緣的諸君《ㄧ個投機者的告白⋯台股教戰 5 大祕笈》的 5 大章節,只要能全面掌握,ㄧ定能在台股多空格局下戰無不克、戰勝通膨、不畏 #年金改革⋯⋯真所謂「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
.
…….
.
1. 技術面
.
2.基本面
.
3 消息面
.
4.心理學(#投資心理學
.
………
.
5.爸爸是喜歡逛夜市的 AI 上市公司董事長(你開酒館也可以😌
.
圖: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
.

2025-03-24

教室裡的人類學觀察】陳洋洋老師

 【教室裡的人類學觀察作者:#陳洋洋 老師

老師再怎麼專業、熱情、努力,
只要一個惡劣家長下定決心扭曲你的角色,
制度會優先保護他,
不是你。
這是現實,
不是偶然。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當老師不是怕犯錯,
是怕被「誤會」。
的確,
一個家長,
只要夠不講理、夠堅持、夠會吵,
就足以把一位原本願意燃燒自己照亮孩子的老師,
真的燒成一團灰。
你處理班級秩序,
他說你針對他孩子;
你關心心理健康,
他說你應該「多盯功課」;
你公平對待全班,
他說「我家小孩比較特殊」。
你什麼都做了,
卻發現每一個「做好」的選擇,
都可能成為對方「投訴」的理由。
不是你不努力,
是你發現這世界對老師的要求叫做:
請你完美,
然後閉嘴。
接著是熟悉的劇本。
校方怕形象受損,
不敢硬碰家長;
上級怕被投訴,
寧可你吞下去也別鬧上來;。
教育現場變成一場直播事故,
老師變成預設有錯的焦點人物。
最後,
老師的壓力越來越大,
總擔心做得愈多,
責任就愈多,
錯的機會也愈多。
只需要一位「意志堅定的爛家長」,
再加上一個「善於切割的體制」,
一位好老師將被消音、被邊緣、被清空熱情。
當然,
我知道。
大多數的家長願意合作、願意理解,
只不過他們也活在壓力裡:
制度在變、競爭加劇、未來難預測。
當人生太難控制,他們只好抓住唯一還能管的——學校(和老師)。
抓不住孩子,
就抓住老師。
看不到未來,
就盯成績單上的分數。
處理不了自己的家庭現實,
就轉頭質問學校的教學結果。
若以同情的理解來看,
家長不是針對老師,
而是他們也快撐不住的證明。
這真的不是一場老師與家長的對立,
而是整個社會都快失控的倒影——
剛好老師站在最前面。
而當這場焦慮對決的戰鬥鐘聲響起,
老師手上什麼都沒有
只有一堆家長群組訊息、行政報告,
以及寫不完的溝通紀錄。
這世界越來越喧鬧,
老師卻越來越安靜。
可是
老師不能生氣,
因為他們會把你的情緒也當成一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