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5

元宵過完年!我邀請在臉書上交流的全國好友們:

 元宵過完年!我邀請在臉書上交流的全國好友們:

與世穎一同踏上「自我發現與個人提昇」的道路。因為,我們都是 #終身學習者
…………
🐲龍年上岸 是你的生命「破繭而出」的第一步,但不是人生「自我超越」的最後一步。
.
全國教甄、#校長主任甄試 夥伴們,中小幼最後一次開大缺,
.
讓我們一起在 2024 華麗轉身上岸吧!
.
.
可能是山和湖泊的圖像

2024-02-22

老鷹.不需鼓掌.也在飛翔;小草.沒人心疼.也在成長

 老鷹,不需鼓掌,也在飛翔;

小草,沒人心疼,也在成長;
.
深山的野花,沒有人欣賞,也在芬芳。
.
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盡心盡力;
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歡,只需坦坦蕩盪。
………
.
堅持,注定有孤獨徬徨,質疑嘲笑,也都無妨。
.
就算遍體鱗傷,也要撐起堅強,撐到最後上岸。
.
其實一生並不長,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精彩!
.
可能是鳥和北極圈的圖像
所有心情

2024-02-21

超派的呂捷老師:讀書不是唯一..但請先告訴我..不讀書你要做什麼?

 #超派#呂捷老師 :讀書不是唯一,但請先告訴我,不讀書你要做什麼?

這幾年出現一種奇怪的論調叫讀書無用論。但你能不能告訴我:
.
如果不讀書,你想幹什麼?
如果你也不知道要幹什麼,
那要不要先把書給讀好啊?
.
不管你喜不喜歡、願不願意、相不相信,
我都認為讀書是件好事,
不管是體制內的(升學),
還是體制外的(閒書),都是如此。
.
你覺得讀書沒有用,
是因為你把書給讀死了。
.
.
.
可能是水體、樹和大自然的圖像
所有

2024-02-20

回想報到時,你滿懷欣喜地到校,相當期待自己可以落實那理想的教學信念

 回想報到時,你滿懷欣喜地到校,相當期待自己可以落實那理想的教學信念。報到那天,同事都開心的歡迎你,一下誇你相當年輕有熱情,一下又說你一定具有相當的專業能力,你天真的以為來到一個有愛的大家庭,每個人都努力在 #教育專業 上,也都能互相彼此包容。隨著時間過去,你慢慢發現事情不是這樣的(文長慎入):

.
為什麼每個人都可以命令你做行政業務?
為什麼明明沒有惡意的話一開始被扭曲?
為什麼所有人都可以議論你的教學?
為什麼只是單純的小事卻一直被放大?
為什麼就會有人惡意針對你?
為什麼想推的課程模式沒人支持?
為什麼表現上看起來都很好背後一直放箭?
說好的有愛的大家庭呢?
……
.
太多的為什麼,讓你開始覺得自己已經承受不了這種壓力,原來教學現場不是你想像的美好,
每天能專心投入在教學的時間大概只有百分之十,
剩下的時間都跟教學沒有關係,可是這些事情卻耗去你大半的精神意志力。
.
一個不小心,你可能就把自己的人生都賠上了,
只能眼睜睜看著對方對你的嘲弄。
.
.
【鬥爭本是人性】
.
是的,學校就是一個職場,是職場就會有人的紛爭,
我個人相信,身為一個老師要能夠實踐自己的教學理念,
除了具有該有的專業知識,學習在組織內的生存法則與鬥爭方法也是必要的訓練之一。
.
教師這個工作很特別,當你在學校組織內鬥爭廝殺的時候,其目的不單純只是為了自己,更有一部分是為了學生。要能看透學校內的微觀政治,你才能真正排除萬難,實踐自己的 #教育理念。若你沒有這身的本領,你將難以貫徹自己的理想。
.
【放下你的好傻好天真】
我想,如果你能看到這邊,通常是因為你在職場上已經有了鬥爭(或被鬥爭)的經驗,
所以你會特別感興趣,但你是否也好奇,為什麼這些職場的黑暗面,從來沒有人告訴你?
.
主要的原因是在於,我們在師培養成的過程當中,其實缺少政治與 #社會學 的涵養,導致我們對於學校系統的意象太過正面,認為一切都只要認真努力,好好教學,孩子就可以有很好的學習。
.
但缺少的這一塊”現實面”究竟只是一種結構上的無心之過,還是一種對於教師形象的有意控制,就非常值得討論,畢竟華人文化裡面認為所謂的「教師」,應該是有崇高理想與道德情操,甚至該有非常人的道德標準,如果淪為政治中的角力鬥爭,是否就過於庸俗?
.
.
我個人的想法是,社會之所以不鼓勵教師參與這些權力運作的過程,其實是在鞏固特定人士對於權力與資源的掌握,為了是要讓教育現場不要成為一股反動的力量。(哥就是陰謀論者~ 哈)
.
但避而不談,不表示事實不存在,缺少這塊「現實面」的教師,我們根本無法傳遞真實的社會政治給學生,因而降低了學生參與社會與批判社會的能力跟機會。
.
更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很多的好老師因為不諳學校權力鬥爭的黑暗面,因為在遭受攻擊或捲入利益衝突的時候,無法把持住自己的身心狀態導致無法繼續擔任教學的工作,這也是教學現場真實發生的情節。
.
.
因此,我其實希望有機會進到教育職場的各位,應該該放下自己的浪漫主義,勇於正視教師職場的真實面,當面臨衝突與鬥爭的時候,你能夠靠著自己的力量給予回擊,並能守護有利於教育現場的各項政策。
.
你或許不喜歡跟人鬥,但不應該害怕跟人鬥。
(摘自飛哥)
.
.
可能是 1 人、暮光、大自然、水體和地平線的圖像
所有心

2024-02-19

開學了!提醒您:在學校這個小圈子.話總是很多.傳的也很快.誤會更是不會少!

 開學了!提醒您:在學校這個小圈子,話總是很多,傳的也很快,誤會更是不會少!

只是,有時我們也懶得為自己辯解,因為,徒增好事者的素材而已。

可是,你在為什麼人生目標而努力,其實只有你自己最知道。

.
別人的不理解,不要急著擺在心上。一日又一日,在學校與人相處,只是表面上的互動。
.
………
.
無論如何,請你繼續往前走,看看自己會走到哪裡,看看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只希望是個自己也喜歡的,那樣的自己。
.
屆時,你或許會看到是非之人,仍留在原地(更多的時候是退步)連你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
就算他想找你,你也懶得回應了,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
他的對人處世的模式,就是對自己的最大懲罰!
#教育界 一枚老兵我,實在看多了!
.
.
可能是水體和北極圈的圖像
所有心情:

2024-02-18

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柏克萊心理學教授:克特納 2024.2 初版

 #教甄國考新書 什麼是敬畏?如何獲得真正的幸福?至今已在世界各地啟迪數十萬人的情緒學者,在傳授快樂之道20 年之後,面對人類嚮往美好生活的永恆追求,提供了一個令人頗為意外的方案:尋找敬畏。《敬畏:帶來生命驚奇的情緒新科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 2024.2 初版 #身心靈科學

.
動畫《腦筋急轉彎》顧問、情緒研究的領導學者。帶領我們探索「敬畏」情緒,在平凡日常中找到幸福之道
敬畏是當我們遇上壯闊而神祕的事物時會體驗到的情緒。或許人們可以舉出過去感受到敬畏的時刻與環境,但是對於敬畏的感受則是難以言傳,引發這種情緒的機制也還捉摸不定。即便是情緒領域的科學家們,也是在十五年前才開始研究敬畏。這樣充滿謎團的情緒,要怎麼成為我們尋找幸福的可靠途徑呢?
  動畫《腦筋急轉彎》中,每個人的大腦總部都住著快樂、憂愁、厭惡、恐懼和憤怒五種情緒;不過身為這部動畫的顧問,作者告訴我們:在大腦的控制台上,其實敬畏也一直占有一席之地。我們熟悉快樂、憂愁、厭惡、恐懼和憤怒,是因為它們的表徵明顯,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人類基本情緒。但如果從演化的角度來觀察,身為高度社會化的哺乳動物,人類的存活離不開群體,而我們天生能夠促進尋求合作、彼此照護的生理反應,都與敬畏情緒息息相關。
  除了回溯人類的演化歷史,從生理的機制闡述人類與敬畏情緒是天生的拍檔,作者也展示了許多的實例,從針對個人生活中敬畏經驗的採訪,到人類在音樂、視覺藝術與宗教信仰中留下的敬畏紀錄,甚至透過作者自己失去手足的經驗,闡述人類面對未知事物時,敬畏情緒能帶來怎樣的成長。這些經歷與感受,最終促使我們敞開心胸,引導我們回歸群體合作的人類本質。
  身處如今這個重視物質、個人主義盛行的世界,我們外有群體間的對立、各種歧視與霸凌、軍事上的侵略等危機,內則有各種焦慮、憂鬱症、飲食失調等問題。不過只要依循作者給予的指引,每日利用少許時間感受日常中的敬畏,我們便能與身邊的人們建立更為正向的連結,在減緩社會分化的同時,獲得更健康的身心,一起創造出人類共榮的美好生活。
本書特色
  ●闡述關於「敬畏」情緒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讀者透過生理機制了解人類本能與敬畏之間的關係。
  ●作者詳細描述研究中與自己接觸到的實例,使讀者能體會敬畏的發生情境與對我們身心的改變。
  ●本書主題同時涉及科學與靈性,卻沒有因此深奧難解;作者親切的文字,使讀者能在閱讀中獲得知的樂趣與心的感動。
.
.
可能是文字的圖像
所有心情:
詹明霞、Wang Chien-chih和其他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