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30

校事會議遭濫用!家長投訴無成本,教師卻要自證無罪

 校事會議遭濫用!受害教師批:家長投訴無成本「教師卻要自證無罪」

2025.9.25 聯合報:原本用於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校事會議」遭有心人士濫用,

全教產今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應儘速修正相關辦法,訂定「冤獄條款」。

記者會中邀請兩名教師現身說法,岡山國小教師林晉如是閱讀推廣名師,

也深受家長喜愛,卻遭控體罰、霸凌,調查過程歷盡煎熬,最後結果不成立。

.
文府國小教師邱凱裕也曾遭投訴,結果亦不成立,他批評家長投訴無成本、
發言不用證據,而他卻被迫要證明自己無罪,「沒有做就是沒有做,我怎麼證明?」
.
全教產理事長林蕙蓉說,解聘辦法沒有訂定「冤獄條款」,是教育部的重大違失,
校事會議一旦啟動調查,老師的名譽、財產、地位都受損,就算停聘調查後不成立,
仍影響學術加給、年終考核獎金甚至特休。
.
全教產呼籲,教育部應盡速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
教育是國家最重要的基石,當教師專業遭踐踏,學生的未來也將被掏空。
.
若教育部繼續裝聾作啞,任由校事會議荒腔走板、濫訴橫行,
這不只是教師的悲劇,更是整個國家的警訊。

2025-09-29

[缺老師是國安危機]摘自鄭伊玲

 [缺老師是國安危機]摘自鄭伊玲

守護老師,就是守護孩子;

守護教育,就是守護國家。

 ______

我們總說少子化是國安危機,

但少子化+大量優秀教師離開教職,

更是危機的危機!


老師是國家未來的基礎工人,

學生踩著老師鋪出的樓梯與老師的肩膀向上向前!


我們總希望下一代的人,

走得比我們高、活得比我好、能看見更遠的天空。


然而,

有一天,

當這階梯自己也開始搖搖欲墜了呢?


缺師潮是個嚴重警訊!

全台教師正逃命中!


資深老師大量提早退休,

能退則退、頭也不回,


中生代紛紛辭職、

寧可放棄多年的累積和未來退休金,

主動讓自己中年失業。


年輕人根本不願意去考,

以往大量流浪教師努力考了好幾年都考不上,

現在連雙北地區都招不到老師!


這絕對是國安危機啊啊啊啊啊!


其實我們國家不只缺師潮、

已經缺好幾年的護理師潮、

以及最新的公職考錄取錄飆高

我對此感到憂心 忡 忡~


沒有好的、足夠的~

老師、醫護人員、公務員


反應的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現實一生:

 出生時,有護理師在病房承接第一聲啼哭;

 成長時,有老師在課室裡推動一個個的學習;

 成年後,我們仰賴公務員讓政策得以流轉執行;

 生病時,又有醫療人員在病房裡整夜守候。


可是一旦人才流失,

這些環節就會開始出現缺口。

那缺口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潰堤,

也可能悄悄、一點一滴地侵蝕台灣的未來。


而缺師,

更是所有未來問題的最源頭,

沒有好老師,

不只是少了陪伴孩子的人,

那意味可能著台灣引以為傲的科技,

未來會缺乏打底的數理人才。


在音樂、文化、藝術、經濟、醫療、道德、...等人才培訓和基礎教育各方面,

也都會受到缺師後的嚴重衝擊。


現在的缺師,

可以預見未來台灣在各方面的發展問題。


教育重要到,

值得傾注大量全國資源在支持教育!


———

教育現場為什麼人才流失?

並不是因為現代人吃不了苦、沒有愛,


相反的,

教育現場變得極惡劣,

教育現場的老師們現在吃了太多苦、

卻仍在風中殘燭用愛發電,


老師們用著穩定低薪,

承受高壓、缺乏尊重、動不動被告甚至被打的風險...


老師也都是血肉之人呀!


老師也需要被尊重、需要被珍惜,

而不是長年在忽視與壓榨中,燃燒殆盡。


是教育環境惡劣到了怎麼樣的程度,

能讓習慣「穩定」與「有愛」的老師們,

居然紛紛放棄這麼多年的努力選擇離去,

他放棄的,可能不只是個工作,

還是對教育未來可能性與熱情的徹底澆熄。


身為一個正式教師13年辭職的我,

只能說是非常懂也很悲傷。


而無法離開的老師,

越來越多人只能被逼得無作爲好保護自己。


我真心希望台灣好、學生們好,

也希望教育環境可以對老師們更好。


 _______


 結論:


 1.我希望國家政府可以有遠見的為了更好的台灣未來

硬起肩膀、真的能照顧好教師!

提高薪資福利、

降低工作環境濫訴與壓力問題

尤其照顧好老師們


投注更多的資源在現在的教育上,

就能根本解決國家很多未來的問題。

守護老師,就是守護孩子;

守護教育,就是守護國家。

___

2.我鼓勵社會大眾對老師多點肯定與理解,

這不是教師節留言一片「教師節快樂」就算完成年度任務的,

而是日常的每一天能理解教師遇到的困難,

少點冷嘲熱諷和嘴砲。


身為家長或學生的你,

不要把老師當服務業,

 以好好的跟老師討論你的想法、也確認老師的想法是什麼,

而不是動不動就PO文公審老師、投訴老師,


大部分的老師也是會想要做好老師的,

也請給他們機會確認與溝通。


如果你是支持老師的家長(或同學),

相信我

老師真的在被窩哭泣難過時,

同時也說著還好有你

「嗚嗚嗚但是還是有很溫暖的人!好感謝他!」

你的一個不經意的舉動或話語,

可能就是守護老師的最後防線了!


 ___

3.我要感謝還堅守在崗位的老師們,

 在流失的浪潮裡,

你就像是還堅守在洪水中的橋墩,

我能明白你承受了怎麼樣的壓力,

你選擇還在教育現場裡。


你的努力,也許不會立刻被看見,

甚至有時候自己都在懷疑自己到底在幹嘛,

你以為自己日復一日做的類似的小事情,直到你年華老去,


但你要相信,你與全國的教師

在做著好像很微小但組合在一起~又超了不起的大事情!

而且是一代又一代的傳了下去!


也請記得,

你們不是孤單在奮戰,

為了未來,也別讓自己燃燒殆盡。


 ________


最後,缺師,

是整個國家的危機警訊。

老師不是在「教一門科目」,

老師是在「教一個人」的現在與未來,

在教「整個國家」的現在與未來。


 如果我們繼續讓老師們一個個流失,

 最後空掉的,

 不是課室——

 而是孩子的未來,

 也是台灣的未來。


請和我一起守護老師,

因為

守護老師,就是守護孩子;

守護教育,就是守護國家。


#教師節快樂

2025-09-28

教師節赴教育部抗議校園濫訴《4 大訴求》籲廢除校事會議

 教師赴教育部抗議校園濫訴《4 大訴求》籲廢除校事會議 2025.9.28 中央社:

參與抗議的教師們提出4大訴求,

呼籲尊重教師專業,不要讓任何匿名投訴或空泛指控,毀掉教師的專業與名譽;

終止校事會議的教育黑箱,

必須建立公開透明的制度;廢除校事會議,重建友善的校園;

打倒「校長東廠」重審教師冤案。

.
今天是教師節,數十名因校事會議受害的教師和聲援者前往教育部抗議,
提出校事會議的黑箱啟動、程序不公等亂象,並要求不容惡意濫訴、廢除校事會議。
.
由各地校事會議受害教師籌組中的全國教育權益保障協會,今天在教育部前抗議,
為曾因校事會議而蒙受不白之冤的教師發聲,希望各界關注這場教育浩劫。
.
前來聲援的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副理事長吳明玉表示,現在越認真的老師被投訴的機率越高,
校事會議就像太上皇組織,架空教評會、考核會,調查報告無人能推翻或質疑;
大家要挺的並非不適任老師,
而是努力教學卻遭受冤案的老師,希望停止污名化教師,廢除校事會議。
.
中興大學資訊工程系退休教授廖宜恩表示,有許多認真的老師成為校事會議受害者,
當被扣上「不適任」的帽子,
就會名聲掃地、失去工作、沒人敢接近,這種情境如同白色恐怖時期;
校事會議的體制除了壓迫老師,
也會摧毀老師的教學熱情,呼籲廢除校事會議,保障教師人權。
.
一名校事會議受害教師也站出來發聲,他提到,尊重學校依法行政,
但不認同匿名濫訴,
只要家長或學生覺得不舒服,即使沒有受害者姓名,也能寫陳情信,
學校就不得不處理;
校事會議的調查委員僅受過幾天培訓,連被調查者講話的高低起伏都可能被認為有罪,
專業難以令人信服。

2025-09-27

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是不需要刻意的去告訴別人的

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是不需要刻意的去告訴別人的】夢想和愛情都一樣,一件屬於你和你自己的事,無須炫耀也無須宣揚,儘管安安靜靜的去做、去感受。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是不需要刻意的去告訴別人的:

一個是你的夢想,另一個是你愛的人;當你決定要去做一件事,如果你愛上了那麼一個人,無需刻意的去炫耀,也請不要宣揚,只需要安安靜靜的去行動,安安靜靜的去愛。

.

第一件事,關於夢想。那是一件自己和自己的事,所有的成敗是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承擔,不要因為你一時的虛榮心而好像害怕別人不知道似的炫耀,你唯一需要證明的只有你自己,冷暖自知;

第二件事,關於你愛的人。戀愛是兩個人的事,別人可能無法懂你的感受,曬恩愛當然是件好事,但總是刻意做給別人看的往往只是缺乏安全感。

.
兩個人的感情不是一場歌舞秀,有一種陪你到老的愛情,是那種沒太多意外,生活過得極度平凡,卻總是牽著你的手也不離開你的人,
從激情到親情,從感動到感激,從浪漫到相守,時間越久,越不願離開你的,才是令人豔羨的愛情。(轉貼,改寫)#社會心理學

2025-09-26

王勝忠<簡單 3 步驟回在口試回答的應用>沒有絕對方法與操作,是臨場即席的

 王勝忠<簡單的三步驟回在口試回答的應用>其實口試沒有絕對的方法與操作的方式,因為口試是臨場的,是即席的,所以必須要能靈活運用一些回答的小技巧,如果可以進行實地的現場演練,則會更深刻體會。這邊先來提醒一下,關於口試如何回答,簡要方式用三步驟的答題來讓回答有架構,分享如下。什麼是簡單的三步驟(三部份)呢?

過去,現在,未來。
首先,再來,最後。
大部分的老師喜歡用三步驟的方式,來說明自己怎麼進行某某教學,或是老師在進行某某方案教學,或是特殊的教學方式時,或是再處理什麼樣的狀況時,我聽到許多老師會用這樣三步驟的方式來進行回答,但是這樣的回答方式要記得,一定要把三個步驟都說到,才不會掛一漏二,掛二漏一,或是只講到部分,後面就忘記還有哪些部分沒有講到。
另外,若是提到教學上自己的經驗或是看法,會使用哪些策略時,則可以先談論某某教學或是教學方法的重要性,還是目前的現況,然後分享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若是可以把自己在精進教學的歷程上的脈絡交待出來就更棒了,例如,原本不會,現在會,是如何達成的,以前不注意,現在很注重,是為什麼?
這時候則可以用過去,現在,未來來進行回答。
最後當然要回到問題的焦點,把題目回答完整,用一個強而有力的結尾來提示重點,用以結束回答。
以下是簡要的筆記重點:
1.首先→再來→最後
.
2.教學上的回答:
(1)講XX教學的重要性&教學方法
(2)說自己試過的方式
EX.以前覺得不喜歡教作文,但在參加過研習後,學到讀寫合一
(3)過去、現在、未來(說出自己的改變)
(4)結尾
.
3.開頭/結尾:帶出教育理念&感動自己的一句話
EX.開頭: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該被放棄.....

口試回答沒有絕對的方式,或是單一的方式,但是必須要能聽清楚題目,快速地抓到問題核心,然後切中要點的回答,有理有據,有理論有實務,有架構有條理,然後從容不迫的回答,溫柔的眼神,堅定的語氣,不疾不徐的語速,誠懇的應答,如此一來就能有好的表現。(以上摘自王勝忠老師創意翻轉教學空間)

2025-09-25

歐特羅弗特人Otrovert選擇性社交、重視真實連結

  • Otrovert(歐特羅弗特人)是一個由心理學家Dr. Rami Kaminski所創的新人格分類,用來描述一種既非典型外向也非典型內向的人格特質,其最顯著的特徵是缺乏融入群體的內在動力,難以在群體中產生歸屬感。 他們更傾向於獨立思考和行動,重視真實的關係勝過群體歸屬,並且不時感到自己處於群體的「他者」邊緣。 
    字源與涵義 
    • Otrovert 一詞源自西班牙文的「otro」(他者)與拉丁文的「vert」(方向)。 
    • 字面意思是「看著不同方向的人」,這精確地描繪了他們獨特的視角和不願隨波逐流的特質。 
    核心特質
    • 缺乏歸屬感: 
      天生難以融入群體,不追求群體認同感,常感到自己是個「永恆的局外人」。 
    • 獨立思考與行動: 
      不隨波逐流,更傾向於獨立思考和行動。 
    • 重視真實連結: 
      更看重少數真實、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而非廣泛的社交網絡。 
    • 選擇性社交: 
      參加社交活動,但更傾向於與少數人互動,並在感覺不適時提早離開。 
    與傳統人格分類的區別
    • 不同於外向者(Extrovert): 
      Otrovert 不一定渴望社交,也不總是從社交活動中獲得能量。 
    • 不同於內向者(Introvert): 
      他們不一定偏好獨處,而是缺乏融入群體的情感驅動力。 
    • 不同於兩者兼具者(Ambivert): 
      他們的情感體驗與外向者和內向者都不同,他們不屬於這個光譜的兩端。 
    潛在影響
    • 獨特的視角:: 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有助於創新和獨立判斷。 
    • 情感上的孤立:: 難以在群體中獲得歸屬感,可能感到情感上的疏離。 
    • 獨立自主:: 擅長獨立解決問題,並能在非傳統的環境中蓬勃發展。 

2025-09-24

濫訴零成本,留不住年輕教師

 什麼?這次已經來回公文二個月

老師都沒事喔~
.
那沒關係啊~
再告一次就好了
反正投訴根本不用花10分鐘
老師就要花2-3個月來回處理這件事情
自證清白,一直開會
.
我就是想弄這個老師啊~
誰叫老師言語霸凌我小孩
(再說一次~這是家長自己覺得的)
-------------
你的班級
只要有一個家長看你不爽
只要有一個家長不想跟你溝通
那你就完蛋了
他有的辦法來搞你
.
畢竟濫訴也沒成本
反正電話一直打,他也不虧
他沒告成功就繼續告
告10次,20次,挑你毛病
每句話都挑,挑到你不敢開玩笑
挑到你只能[上課],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說話空間
挑到你不敢講話為止
.
手錶就能錄音
每句都錄下來
我就不信你一整天講這麼多話
沒有一句有瑕疵的
-------------
我猜酸民會開始說~
這麼不爽那你不要當啊
嘿~我的確沒當了
.
#濫訴 #投訴 #老師 #教師 #校事會議
.
(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