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

教甄考古題【羅爾斯《正義論》正義二原則】書院 2024.9 獨家擴充版

教甄考古題【羅爾斯《正義論》正義二原則】書院 2024 獨家擴充版:無知之幕是其邏輯起點,是一種對特定道德問題判斷的方法,過程是做以下思想實驗:設想在「原初狀態」下的一方,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技能、品味、和地位於當社會的情況一概不知。而於此狀況下讓他們對權力、地位、和社會資源通過一定的原則分配予諸人【無知之幕 veil of ignorance 和原初狀態 original position 是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在1955年提出的概念(但不是這個名字)之後美國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正義論》中明確使用了「無知之幕」來稱呼】

.

第一原則(自由原則)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的權利,去享有最廣泛的基本自由權;而其所享有的基本自由權與其他每個人所享有的同類自由權相容。羅爾斯所説的公民的基本自由權包括選舉與被選舉的政治自由、集會與言論自由、良知的自由、個人財產的自由及免於恣意逮捕的自由。但他又説,未被列入其中的自由權(例如,擁有某些種類的財産譬如生産資料,以及自由放任主義所理解的契約自由)不是基本自由權,因此(這些未列舉的自由)不在第一原則的考慮中。
.
第二原則(平等原則)應該調整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使得:1.社會中處於最劣勢的成員受益最大,並與公平救濟原則(just savings principle)相容。(差別原則)2.各項職位及地位必須在公平的機會平等下,對所有人開放。(機會均等原則)第二原則(平等原則)確保社會中所有人的可選項都具有實質意義,並同時確保分配公正。例如,由第一原則保障的政治話語權和集會自由對走投無路的窮人和邊緣化的人來講鮮有實質價值。此外,羅爾斯主張,每個人可供選擇的機會不應由倫理上的任意因素 (如家庭出身)、以及先天資質(如運動天賦)來決定。
.
公平救濟/積蓄(just savings)是公平即正義的一個相對較爲次要的方面。它附屬在差別原則上,旨在提供一種約束,以減少給子孫後代帶來的嚴重影響。 羅爾斯主張我們對後代負有的責任是積蓄充足的有形資本(material capital)以持續地維持一個公正的制度。如果差別原則沒有提供這種跨世代(intergenerational)的要素,可能會造成剝削下一代劣勢群體來施惠於當前在世的劣勢群體。
.
#新北市教甄
#教甄教育政策
#教育法規
#教甄口試
#教育哲學
#教育經濟學

2024-09-05

暗黑校園【投訴氾濫】 教育界陷「逆淘汰」 某高中20老師要退休

暗黑校園/學生 #投訴氾濫 教育界陷「逆淘汰」

某高中20老師要退休(聯合報 2024.9)

校園文化 #水很深

認真的老師更容易被校方視為眼中釘、被學生投訴。

.
也有明星高中老師透露,愈混的老師,學生反而表現愈出色,
因為學生必須想辦法求生存。
.
「逆淘汰」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個埋葬人才的陷阱,
年輕人不願跳入 #教育界 火坑,優秀的現職老師紛紛跳船。
.
教育部次長 #葉丙成 曾在臉書呼籲「別再用投訴傷害好老師」。
也有高中老師表示,光是要應付家長、酸民,就筋疲力盡,熱忱全失。

2024-09-04

人生之苦,就在於想的太多,也太過認真

 轉貼:這段話治癒了我最近的焦慮《人生之苦,就在於想的太多,也太過認真》有些事情,根本就沒必要,卻耿耿於懷或追根究底,到頭來難受的都是自己。

.
有些人或事,根本就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只能盡人意,聽天命。所以,沒必要想太多,一切順其自然,做好自己該做的就可以了。
別想太多,會來的終究會來,該走的始終會走,學會坦然接受;讓煩惱適可而止,讓痛苦隨風遠逝。
別想太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把困難當成磨礪,把打擊當成挑戰;雖然不能盡如人意,但盡心盡力無愧於心就好了。
.
別想太多,那些失去的或擁有的,都只是人生的一場經歷;我們要在這經歷中成長,在成長中成熟;懂得,何嘗不是一筆財富?
.
別想太多,心動不如行動,人生本就是一場追逐;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如此,就好;很多時候,簡單,便是快樂亦是幸福。
.
別想太多,人生只有一次,知足者常樂,沒必要讓自己活得太累;保持良好的心態,珍惜餘下的每一天。
.
別想太多,有些人,有些事,要適當的看開與放下;明天的一切雖然不可知,但只要一路珍重,沿途總會遇到更美的風景。
.
.
可能是滑雪坡、地平線、山、暮光、霧和樹的圖像
所有心情:

2024-09-02

閱讀治療 3 階段

 閱讀的好處不言可喻,但是閱讀要成為一帖良藥,就需要探究了。

心理治療不只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它可以多面向的呈現,產生多樣化的效果。
當事人的復原之路,並不受限於診療室中。書籍應用於心理治療,已被古典學派的學者、
醫師、心理學家、社工、護理人員、心理師、學校老師作不同的解析。

閱讀治療 Bibliotherapy 是透過書籍的閱讀,作為自癒與解決問題的療法。
它是自助 Self-help 治療,也是動力過程。閱讀可以整全我們的人格、
察覺自我一致的需要、目標、與價值。閱讀所引發的學習經驗,包括:

釐清(Identification)、投射 Projection)以及從早期經驗而來的感情轉移(Transference)、
感情宣洩(Catharsis)、洞察力(Insight)…等,提供了外在的參考架構,
讓讀者從觀察者的眼光,重新地看待他的經驗。在想像與現實之間,自然地具體化個人經驗,增加自我了解,以更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成為生活中的參與者

帶領者並不只是推薦書籍,而且需要事先準備。帶領者應選擇一本熟悉的書籍,事先了解書籍的長度與內容的複雜度,並考量當事人的閱讀能力,以及情緒、心智、與年齡。帶領者本身需具有人格的穩定性,有興趣與他人互動,並能與他人同理。(同理心其實是一種相當專業的心理能力)

閱讀治療可以在個別治療或團體治療中為之。在個人協談中,針對當事人的特殊需要,
治療師與當事人的彼此互動,當事人能宣洩情緒,疏解情緒壓力。
在團體治療中,成員們閱讀材料後,團體的活動與討論隨之展開。
大家彼此分享,也逐漸察覺到感情上並不孤單,建立成員間的歸屬感與安全感。

閱讀治療通常經過下列三階段:

一、釐清與投射:當事人能釐清書中的角色、事件、或是想法,使它們與現實生活相連結。
二、情感的表達:當事人情感深入其中,在安全的狀況下表達情感,增加自我的洞察力
三、洞察力:情緒宣洩後,帶領者以建設性的討論,來引導當事人思想、感情、和情緒的轉變

當事人逐漸察覺到他們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帶領者也鼓勵他們採取行動,使生活發生改變
「文字與言語都是人靈魂的展現」,悠遊於知識的寶庫,文字的能量便滲透了你的生命,
擴張了你的視野。信手拈來,何不讓內在的渴望驅動你,汲取生命的甘泉。(轉貼,改寫)

2024-09-01

新學年「高國中小」開學開天窗【渣男政策】大缺500員!代理教師淪免洗

 新學年「高國中小學」開學開天窗!《渣男政策!大缺500員「代理教師淪免洗」一所大型國中就傳出一週四堂數學課,竟拆成4位老師輪流上課,不僅進度紊亂,更遑論學生能吸收。 (摘自2024.8 新聞 Ettoday)

.
一名資深代理教師直言,近期因為國中「龍子」入學潮與國小退休潮,便開大量「免洗」代理缺額,甚至按鐘點計價的「打工仔」代課缺,而近年不少有教師證、但還沒考上正式教師者已看清教育現場紛紛轉職,擔心一年後任務解除,學校不需要你了,徒然消耗青春,現在政府又以「教育愛」大旗情緒勒索,行徑簡直如「渣男」行徑,然而多數年輕人已經覺醒,將逼著政府正視和優化教育現場困境。
.
新學年開學,原本迎接學校返校的校園應該師資與設備全面就位,卻鬧出全台從高中到國小有逾500多個代理教師缺額,有些學校甚至甄選30多次找不到老師,甚至還有國中一週四堂數學課程都由不同老師輪番上課,亂象橫陳的「拼盤教育」令家長連連搖頭嘆息。
.
這一波代理師「缺工潮」橫跨高中、國中和國小,除了一般的偏鄉地區外,人口稠密的六都竟也陷入相同窘境。以台中市來說,市立國中還有16名、國小還有6名代理老師找不到人,除了由退休老師出馬外,甚至實習老師也得代打;新北板橋的海山高中開徵英文代理教師甚至開出第32次甄選,才在開學前兩天找到老師,還有多校一直招聘未果,直接「蓋牌」不招了,實則由校內教師均攤代課,一所大型國中就傳出一週四堂數學課,竟拆成4位老師輪流上課,不僅進度紊亂,更遑論學生能吸收。
.
一名兒子就讀明星國中的王太太拿出班級群組中剛出爐課表,憂心忡忡地說課表上的國文老師竟是「待聘」二字,導師又在其後傳了大堆代課單,因為已經公開徵聘30餘次代理老師,都沒有合適人選,在沒有校內老師願意扛整個班之下,學校只好出此下策。王太太氣憤表示,好不容易遷戶口擠進這所明星大校,結局卻令人非常後悔。
.
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陳延興指出,「代理教師」過去是不少有意考取正式老師的過渡期跳板,他們經過大學或研究所教育學程與實習訓練後,只要再通過筆試檢定門檻,就可以取得「教師證書」具備合格教師資格;
.
當年因為學生年年增加,師資不足,因此大舉鬆綁讓大學畢業生取得任教資格,後來面臨少子化趨勢,各縣市併校、裁校,供過於求「流浪教師」一度逾3萬人,他們還一度成為警察特考的重要來源,但隨著近年各行各業缺工,「正式教師」也大開缺,不少代理教師順利「上位」,沒有考上的老師也思考不同職涯可能,導致「代理教師」這塊缺額形成真空!(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