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9

馬太效應

心理學上的「馬太效應」源自聖經新約的馬太福音:「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使他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愈成功的人,愈會得到更多的機會,使他變得更成功;成績愈好的學生,愈會得到老師的關注,老師的關注就會使他在課業成績上更好。

以上摘自《異數》(時報 2009 初版)

社會學家墨頓提出的「累積優勢理論」也是這個道理。心理學家洪蘭在《異數》一書的推薦序中期許讀者「人要給自己彈性,不要太執著於原來的規畫,最近報上登有人高考考了 29 次才考上,我很替他嘆息,其實人生的路很多,不值得去考 29 次,因為即使考上,人生也過去一半了。」

許世穎 Dewey 最近看到初等特考錄取率只有千分之 3.8 (教育行政更是千分之 0.7,亦即 一千三百多人之中只錄取一名)便為年輕人浪費了年輕的關鍵歲月,卻只為了求穩定的「窮人思維」感到不值與可惜。反之,看到來上社大「投資智富心理學」的年輕同學們(老化是一種心態,而非年齡;參見《一個外科醫生的抗老祕方》時報 2008 初版)充滿正向積極的學習心,內心便感染了快樂的氛圍。

本文作者 15 歲就讀師專心理輔導組、20 歲便分發國小任教;
24 歲起擔任心理學相關課程講師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