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30

當老師,不需要處處提防人,但一定要學會看清楚人。

 不需要處處提防人,但一定要學會看清楚人。

.
祕密,是一個可以快速開啟關係的鑰匙,
是種裹上誓約的交換,彼此之間有了其他人不知道的訊息,
彷彿也就有了其他人沒有的情誼。
.
然而,人與人的關係濃度,並非隨著時間就自然增加。
………
.
在這個信任有時比紙還輕薄的社會裡,有些人一轉身就是另一個人,
因此要學會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
無論友情或交際,可以試著相信人,但不能傻傻的相信每個人;
再天真也需要個邊界,過度了就不好。
.
記得,你不是活著要來滿足別人需求的,
永遠不要因為別人的無禮索取,
.
或是無情利用,就輕易的把自己掏了出來,
最後還弄得自己滿身傷。(艾爾文)
.
.
.
所有心情

2024-11-29

幸佳慧(兒童文學作家)譯【對某些人與事,我不再有耐心】

【對某些人與事,我不再有耐心】José Micard Teixeira (葡萄牙作家);
幸佳慧(#兒童文學 作家)譯
.......
.
對於某些事情,我不再有耐心,不是因為我變得傲慢,
僅是因為我已來到人生某個關卡,
使我不想再浪費時間在那些觸怒或傷害我的事情上。
.
我對無情譏諷、過度批評與各種索求,已失去耐心。
我也失去意願去討好那些不喜歡我的人、去愛那些不愛我的人,
或對那些不願對我微笑的人還報以微笑。
.....
.
我不願在那些說謊或想操弄的人身上再花一分鐘時間,
我決定不再跟虛情假意、虛偽造作、不正直與廉價讚美這些共伴生存。
.
我也不再忍受那些選擇性的學識或學術形的傲慢。
但我也不會屈就於大眾的流言蜚語。
.....
.
我厭惡衝突跟比較。正因為我相信世界有其相對性,
我選擇迴避那些刻薄又死硬個性的人。
.
我不喜歡缺乏忠誠、會背叛的友誼,
也很難跟那些不懂給予讚美或鼓勵的人相處。
……..
.
誇大吹噓的話讓我生厭,我也無法接受那些不喜歡動物的人。
.
說到根本,就是對於那些不值得我付出耐心的人,我已無耐心相待。
.
.
.

2024-11-28

悲傷輔導【哀悼的 4 項基本任務】以巴衝突造成近萬人死亡

#國際教育 以哈衝突,數萬人死亡,疫後教育局已通令各校實施 #悲傷輔導
(獨家完整理論、輔導實務【哀悼的 4 項基本任務】初複試相關內容見後文)
.
#喪偶失親 的家屬、孩子們,多久才能走出傷痛?
劉真過世 4 年多了,辛隆走出低潮了嗎?
.
喪偶是個人壓力第1高的人生事件(#心理測驗 分數達100 分)
有好好完成「悲傷任務」可能變成【複雜性】悲傷)
.
參見《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失落》依附理論創始人:約翰.鮑比、《悲傷復原力》《韌力》2024 初版(文長慎入):
.
.
...............
.
【週年效應】通常第一年是最難受的。「喪偶失親」剛發生時,是「痲木震撼期」半年左右才會落底(視個別情況而定)文長慎入:
.
.
【親密關係的失落,很少在一年之內完全解決】對大多數人而言兩年並不算太長。有些人似乎永遠不能完全脫離悲傷「哀悼永遠不會結束,只是隨著逝去的歲月減輕」
.
1.無喪親創傷。2.無創傷喪親。3.有創傷喪親。
.
(威廉.沃爾頓 J.William Worden《悲傷輔導 與悲傷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第 5 版)
...............
.
喪偶失親剛發生時,幾乎符合重度 #憂鬱症 的臨床診斷(參見:最新版《精神疾病與診斷手冊》第 5 版)
.
一位經驗豐富的專家可透過完整而深入的個別臨床診斷(他曾臨床診斷幾萬名不同程度的「憂鬱症」患者)提供更適合你個人走出生命困境的具體做法。
.
一位真正可靠專家,可以用一些你從來沒試過的角度去看你自己,以幫助你跳出無止境的痛苦輪迴,重新贏回自己的人生。
.
(精神科醫師「佐藤武」教授)
.............
.
許禮安醫師【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近 20年來有關死亡和瀕死的議題漸受健康照顧專業人員重視,連帶的對悲傷(grief)和傷慟(bereavement)的相關問題也是如此。許多研究探討悲傷對疾病和死亡率的影響。
.
.
悲傷不只造成生理疾病,也造成心理疾病,特別是在 #喪偶 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些研究的結果雖各有不同,但都顯示出:在 喪偶後一些症狀會增加,如頭痛、顫抖、頭昏、心悸及各種胃腸疾病症狀。
.
社會工作者雷利(Reilly D.M.)說:「我們並不需要一個新的悲傷輔導專業。而是要現有的專業人員:包括神職人員、葬儀人員、#家族治療 師、護士、#社工師 及醫師,對悲傷這個議題有更多的思考、更高的敏感度、和更多的行動。」
..........
【哀悼的 4 項任務】
哀悼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個狀態,悲傷的人必須履行以下任務才能完成此一調適失落的必要過程。
..........
.
任務一《接受失落的事實》
.
對失落事實的否定可由輕微的扭曲到嚴重的妄想。常見所謂「木乃伊化」,即保留逝者遺物、用具、及房間擺設等,以備逝者復活之用。
.
此外,以貶抑或漠視逝者價值,及將逝者遺物拋棄等「眼不見為淨」的方式來否定失落的意義。
.
還有「選擇性遺忘」,將與逝者有關的事物,甚至逝者形象,完全由記憶中抹去。
..........
.
任務二《處理悲傷的痛苦》
.
包括生理、情緒、行為上的痛苦。最常見的是斷絕感覺及否定痛苦,如此逃避悲傷的人遲早會崩潰,通常是感到憂鬱。
.......
.
任務三《適應一個沒有逝者的世界》
.
依生者與逝者的關係,及逝者生前扮演的角色,而有不同的意義。死亡會迫使生者調整自我概念、生存價值和人生觀。
.......
.
任務四《開始餘生之旅,同時找到一個記憶逝者的方式》
.
生者往往緊抓著對過去的依戀而「不再去愛」,所以要協助生者轉移目標去開創新生活。
..........
.
以上四項任務完成之時即哀悼結束之時。
.
親密關係的失落很少在一年之內完全解決,對大多數人而言兩年並不算太長。
.
有些人似乎永遠不能完全脫離悲傷,「哀悼永遠不會結束,只是隨著逝去的歲月減輕。」
..........
正常悲傷反應
正常的悲傷現象涵蓋的範圍很廣且種類繁多,可分別列在四大項目之中:
.
一、情緒反應:悲哀、憤怒、焦慮、倦怠、無助、孤獨、解脫、驚嚇、輕鬆、麻木等等。
.
二、生理感官知覺:胃部空虛、胸部緊縮、呼吸困難、喉嚨發緊、肌肉乏力、無精打采、口乾口苦、對聲音敏感、人格解組的感覺等。
.
三、認知:不相信、困惑、幻覺、沉迷對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存在等等。
.
四、行為:失眠、食慾障礙(暴食或拒食)、心不在焉、社會退縮、夢見逝者、避免提起、尋覓和呼喚、長吁短嘆、坐立不安、哭泣、珍藏遺物(隨身攜帶)、舊地重遊等等。
.......
.
正常悲傷反應會有憂鬱的感覺及其他症狀:如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和失眠。但持續的自我價值低落、持久而明顯的日常功能障礙、以及明顯的心理退化現象,則是憂鬱的特徵。
.
所以需評估個案的悲傷是否會發展成憂鬱,以便必要時進行醫療評估及給予抗憂鬱藥物。
...........
.
至於影響悲傷反應的要素可歸納為七大類:
1.失落的對象(逝者)是誰?2.和逝者的依附關係。3.死亡的形式(預期或意外,自殺或他殺等)。
.
4.過去的悲傷經驗。5.人格結構的變數。6.社會因素(含文化及宗教)。7.其他壓力(如經濟困難)。
......
.
有些書用階段(stages)來描述哀悼過程,也有人用時期(phases)來看哀悼過程。
.
常見的分期是:
一、震驚期(shock phase):又叫麻木(numbness)時期。二、渴念期:是一種急性悲傷反應(acute grief)。三、解組和絕望時期。四、恢復期(recovery)或緩解期(resolution)。
...........
悲傷輔導
悲傷輔導是協助生者將「塞住淚管的石頭移開」,使其有適當表達情緒的時間和空間。在宣洩過後,協住他們重新整理思緒,新的窗口就會射入希望的陽光。其目標是協助生者完成與逝者間的未竟之事,也就是哀悼的四項任務。
誰來做悲傷輔導?有三種基本型態:
1.專業服務:醫師、護士、#心理師、社工人員等。
.
2.義務服務:受過訓練的義工。
.
3.自助團體:共同經驗者互助。
..........
.
對誰作悲傷輔導?預防模式是:界定高危險群,並早期處置。
.
預測指標如下:
1.缺乏支持性社會網絡:沒有朋友、近親。2.與逝者有極端衝突的婚姻關係、極創痛的死亡情境、以及未被滿足的需要。3.同時出現其他生活危機。
........
.
何時進行悲傷輔導?
1.從接觸到當事人開始。2.從預知死亡時即可開始接觸,並在死亡一週後或葬禮後再連絡。
.
何處可作悲傷輔導?正式或非正式的場所均可,只要是安全且不受干擾的環境。
...........
.
悲傷輔導的原則與程序如下:
.
1.協助生者體認失落並接受事實:鼓勵談論死亡事件。
.
2.幫助生者界定並適切表達情感:包括憤怒、悲哀、焦慮、愧疚、無助等。
.
3.幫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下重新生活。
.
4.協助生者將情感從逝者身上轉移:發展新的人際關係。
.
5.提供悲傷反應的時間:週年忌日、節日、紀念日。
.......
.
6.解說「正常」的悲傷反應。
.
7.允許個別差異:使家人親友接受。
.
8.提供持續的支持:至少一年以上,可引介自助團體。
.
9.檢查防衛機轉和調適模式:評估、探索及指引。
.
10.辨認病態悲傷行為並轉介:以便進行治療。.
..............
.
可使用某些有效的技巧:直言不諱(談論死亡)、使用象徵(逝者相片、遺物)、寫信(給逝者)、繪畫、角色扮演、認知重建、製作回憶錄、引導想像(空椅子法)、心理劇等等。藥物須謹慎的使用,以解除焦慮或失眠為重點。
.
葬禮儀式處理得當可以增強失落的真實性,提供表達對逝者想法和感受的機會,並可提供家屬社會支持網絡,有助於宣洩悲傷。
.
證據顯示專業服務、義務服務及自助團體均能降低因失落而產生精神症狀和身心失調的危險性。
...........
病態悲傷反應
常用的分類法是分為四類:
.
1.慢性化的悲傷反應:過度漫長,永未達滿意結果。
.
2.延後的悲傷反應:壓抑悲傷,而於特殊紀念日或遭遇挫折時才爆發的悲傷反應。
.
3.誇大的悲傷反應:因失落而產生憂鬱症、恐慌症、酗酒及藥物濫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PTSD)
.
4.改裝的悲傷反應:改裝成生理症狀(與逝者生前疾病相似的身體症狀),稱為「複製疾病(facsimile illness)」;適應不良的行為(如犯罪等)。
.............
.
要如何診斷病態悲傷反應,有以下的線索可尋:
.
1.死亡事件後超過兩年仍有強烈的悲傷。
.
2.無關緊要的小事就引發強烈的悲傷。
.
3.保持逝者環境,不願搬動遺物。
.
4.表現出與逝者曾有之相似症狀。
.
5.停止社交接觸,不參加與逝者有關之活動。
.......
.
6.恐懼疾病和死亡,尤其逝者致死之疾病。
.
7.長期的無助感、喪失自尊、誇大的憤怒和罪惡感。
.
8.行為上的改變,包括模仿逝者的特質。
.
9.自殺的衝動。
.
10.每年於固定的時段(節日或紀念日)有強烈的悲傷。
..............
悲傷治療
適用於過長的悲傷、改裝的悲傷、誇大的悲傷等情況。
運用程序:須先排除生理上的疾病;評估四項悲傷任務是否完成;處理因回憶引發的情緒等。
使用時機是治療者充分掌握狀況且當事人已作好心理準備。
....
.
評估效果如下:
.
1.主觀感覺:包括提升自尊、降低愧疚感、增加對逝者好感等。
.
2.行為改變:恢復社交、建立新關係等。
.
3.症狀減除:身體症狀減少、緩和或消除等。.
.......
.
參見:
1.威廉.沃爾頓J.William Worden:Grief Counseling & Grief Therapy,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
2.嚴久元《當代醫事倫理學.當代醫學大庫》台北:橘井文化事業
.
3.羅伯特.奈米爾Robert A.Neimeyer《重新凝視失落 #哀傷治療 技術的衡鑑與介入》台北:心理出版社
.
4.湯瑪斯.安堤格醫師《如何悲傷:重新學習我們身處的世界》
.
5.教甄自介人設 2024.11 部落格
...................................
.
.

2024-11-27

中小幼 2025 教甄考古題【內觀取向心理治療】個體化、自我整合

40 歲以後,人生已過半。
跟誰在一起舒服,
就和誰在一起,不論網路或現實。
就連朋友、親人也是,
.
累了就躲遠一點,
討厭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取悅別人,遠不如自在生活。

#存在主義

..............

中小幼 2025 教甄考古題:前幾天上課提到《發展心理學》上的

「個體化」、「自我整合」…補充教材給大家參考:

..
整合內心的創傷【內觀取向心理治療】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趨力,
促使我們追求身心健康 ~ 追求個人的自我整合。
.
但是世事難料,我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整合受到阻礙。阻礙可能來自連結受損,
例如:尚未化解的舊時創傷、未竟事宜、重大創傷症候群 PTSD。
.
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重新理解我們的人生,
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讓生命達到整合之境!
.
(精神科醫師:席格博士《#第七感》時報出版)
.

2024-11-26

中小幼2025教甄《孔子 50 而知天命是指?》彰師大「心理諮商教授」陸怡

 中小幼教甄 2025 初複試自介《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麼?》

孔子說 50 而知天命,意思是人生已經過了一大半,思想越臻成熟,

很多事已成定局,該順應天命,

了解自己在人世中的定位,對於名利也不再這麼汲汲營營

(彰師大「心理諮商教授」陸怡)#發展心理學

「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聽天由命、無所作為,
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為但不企求結果。
…..
.
五十歲的人,走過人生的大半,他們正處於人生最清醒的階段,
他決不會埋怨上天不公,而是默默接受已有的現實。
.
而且還十分清醒地預測到自己的未來,會十分平靜地工作和生活。
.
不過,知天命不是讓你什麼也不做,就等著命運的降臨,
而是讓你全力以赴的為長壽做努力,卻不問結果順其自然;
.
由此可見,「天命」是「修養天真之至道也」,
人只有成長到一定的年齡段,才開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
參見:
1.#教育研究院 2024 等網路資訊
2. 彰師大「心理諮商教授」陸怡
3.中小幼 #教甄自介 2024 部落格
.
.
.

2024-11-24

中小幼 2025 教甄檢考古題「杜鄉的微笑」社會心理學

 中小幼 2024 #教甄檢考古題「杜鄉的微笑」

發自內心的微笑名為「杜鄉的微笑」(Duchenne Smile),命名自19世紀法國神經學家Guillaume Duchenne。「杜鄉的微笑」不能以意志控制,它包含兩組肌肉的運用,包括顴大肌(zygomatic major muscle;使嘴角向上外拉,為自主動作)和眼輪匝肌(orbicularis oculi muscle;抬高臉頰並擠出魚尾紋,為非自主動作)。#神經心理學
其實分辨微笑的真偽辦法之一就是觀察人的眼睛,因為假笑(fake smile / “say cheese” smile)是無法自主地擠出魚尾紋的。
.
………
.
這兩種微笑是由兩個不同的腦部位置所控制,可從一些中風病人身上觀察出。一些中風病人無法自主地控制左邊或右邊的臉,當請他們微笑時,只有一邊的嘴角上揚,另一邊維持不動;但當他們自主微笑或大笑時,兩邊的嘴角都會上掦。
因此,可推斷出「杜鄉的微笑」是由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大腦的情感中心)所控制,而假笑則是由運動皮質(motor cortex;控制自主肌肉運動)所控制。
據研究顯示,人展現出「杜鄉的微笑」可產生快樂感。透過腦部掃描,證明了「杜鄉的微笑」可牽動大腦某些跟滿足、快樂有關的部位,更有趣的是,當故意移動「杜鄉的微笑」那兩組肌肉,即使不是發自內心、真實的笑,亦可帶來快樂的感覺。
總括而言,快樂與否其實可以自我掌握,好好練習怎樣微笑,笑多一點點,讓快樂從外至內地蔓延,不如現在就給自己一個「杜鄉的微笑」吧!(摘自關鍵評論網)
.
.

2024-11-23

林淑芳校長(彭厝國小)遭控訴霸凌:蔣辰平老師

 控訴彭厝國小林淑芳校長霸凌行徑;一位受害教師的心聲:

.
我是一名深耕教育的教師,始終相信教育應是公平、尊重與溫暖的。然而,自彭厝國小林淑芳校長上任後,我的教育理想卻頻頻受到打擊,尤其在「素食誤食事件」發生後,我的職場生活更是陷入長期的壓迫與霸凌。
.
素食誤食事件:廠商威脅校方停止供應午餐
事情起於營養午餐供應商將肉包錯誤配送至素食餐,導致包括我在內的素食師生誤食,對我們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我原以為校方會嚴肅處理此事,但卻發現,林校長選擇站在廠商一方。當我們向校方反映問題時,廠商非但沒有悔意,反而威脅將停止供應營養午餐作為要脅,要求我們接受其敷衍的補償方案。
而林校長不僅未對廠商的威脅行為作出任何反制,反而向我們施壓,要求我們接受補償,並一再強調「事情不要鬧大」。校長的態度讓我倍感失望,這不僅是對師生權益的漠視,更是對不公行為的縱容。
拒絕妥協:遭校長長期針對與霸凌
我拒絕接受不合理的補償,並堅持廠商應為自己的錯誤負責。然而,這卻成為林校長開始針對我的起點。在這之後,她對我採取了各種霸凌手段,意圖迫使我屈服。她多次在公開場合暗示我是「麻煩製造者」,甚至在早會上含沙射影地批評我「不合作」,讓我在同事面前感到羞辱與孤立。
此外,她刻意加重我的行政工作負擔,對我提交的文件無端刁難,要求反覆修改;報銷手續也被額外增加不必要的審核程序,讓我耗費大量精力在無謂的細節上。在一次內部會議中,她甚至以極不合理的要求否決我的提案,並當眾質疑我的專業能力。
廠商與校長聯手 壓迫教師噤聲
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廠商多次在協商過程中以停供午餐威脅學校,而校長對此行為不僅選擇默許,甚至在校長室內容許廠商以言語威脅我。當廠商代表拍桌咆哮時,我感到自己作為一名教師的尊嚴被踐踏,而林校長的不作為更讓我明白,她根本無意捍衛我們的權益。
我的訴求:還我一個公平的工作環境
我站出來發聲,並不是為了個人的怨憤,而是希望教育主管單位能正視校園內的職場霸凌問題。我們的校園應該是一個尊重與信任的環境,而不是權力與威脅的角力場。
林校長,作為校長,您應該保護教師與學生的基本權益,而不是聯合外部勢力打壓異議聲音。我拒絕向霸凌低頭,也希望主管單位能對此事展開深入調查,為我、為所有師生,還一個公正的教育環境。
我相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它絕不會缺席。
.
(以上摘自蔣辰平老師臉書)

2024-11-22

謝宜容勞動部新聞(教育篇)我去年考上正式教師

 #謝宜容勞動部新聞(教育篇)轉貼:我是去年考上的正式教師。

有耳聞….就是在大量用很多新鮮的肝,原本秉持著:

教育不是本就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志業,可是,沒想到卻發現:

無論有沒有考上正式老師,學校都有某群:
只為了自己的職位、權利,在學校深耕已久,
不配當老師的人!在「非專業」領導專業。
…..
.
我現在,每天過得好痛苦,
除了覺得:每天要受這些~
「枉為人師」的行政打壓,
.
看他們每天演戲惺惺作態以外,
我的身體在這一年下也生病了!
被診斷出癌症。
.
明天又是星期一,
學生很可愛,
孩子是無辜的!
.
可怕的永遠不是鬼,
而是人!
我好想回家!
.
(轉貼)
………
.
#謝宜容
.
#教師職場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