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慈悲焦點治療 CFT 三圓模型 Paul Gilbert 保羅·吉爾伯特

 #慈悲焦點治療(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CFT)是一種由英國心理學家Paul Gilbert 開創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處理羞恥感和自我批判,透過整合 #演化心理學、正念和 #神經心理學,幫助個案建立一個更溫暖、更具關懷的內在環境。 此治療強調透過慈心鍛鍊練習,從認知、情感和身體等層面,平衡驅力、威脅與撫慰三種情緒系統,以改善憂鬱、焦慮和創傷等心理困擾。  

.
主要目標 
* 處理核心問題:: 專注於處理導致心理困擾的羞恥感和自我批判。 
* 建立慈悲心態:: 協助個案培養對自己和他人溫柔、關懷的態度,以建立更強的心理韌性。 
* 平衡情緒系統:: 透過練習,幫助個案平衡由「驅力」、「威脅」和「撫慰」組成的三種情緒系統,減少因過度刺激威脅系統而產生的焦慮和批判。 
.
核心理論與技巧 
* 演化心理學: 從演化的角度解釋人類的心理機制,例如為何我們容易陷入威脅系統,以及慈悲心態如何幫助我們應對現代社會的壓力。 
.

* 三圓模型: 將情緒調節區分為驅力系統(追求目標)、威脅系統(應對危險)和撫慰系統(安全感與連結),並分析這三個系統如何失衡。 
.

* 慈心鍛鍊: 
    * 慈心意象練習:: 引導個案想像一個慈心的形象(如人、動物、精靈)在身邊,藉此感受溫暖與接納。 
    * 空椅工作:: 透過與內心的不同部分(如批判者與被批判者)對話,來處理內在衝突。 
    * 其他練習:: 專注於身體感受、慈悲冥想等,以連結和強化撫慰系統。 
.

* 正念技巧: 將正念作為基礎,幫助個案覺察和處理負面情緒,並以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 
.
適用範圍 
* 對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PTSD)、飲食障礙和囤積症等心理疾病已有顯著的療效研究支持。 
* 適合助人工作者、心理師以及任何想提升心理健康、學習自我關懷的人士。 (圖文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