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的人類學觀察】作者:#陳洋洋 老師
這是現實,
不是偶然。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當老師不是怕犯錯,
是怕被「誤會」。
的確,
一個家長,
只要夠不講理、夠堅持、夠會吵,
就足以把一位原本願意燃燒自己照亮孩子的老師,
真的燒成一團灰。
你處理班級秩序,
他說你針對他孩子;
你關心心理健康,
他說你應該「多盯功課」;
你公平對待全班,
他說「我家小孩比較特殊」。
你什麼都做了,
卻發現每一個「做好」的選擇,
都可能成為對方「投訴」的理由。
不是你不努力,
是你發現這世界對老師的要求叫做:
請你完美,
然後閉嘴。
接著是熟悉的劇本。
校方怕形象受損,
不敢硬碰家長;
上級怕被投訴,
寧可你吞下去也別鬧上來;。
教育現場變成一場直播事故,
老師變成預設有錯的焦點人物。
最後,
老師的壓力越來越大,
總擔心做得愈多,
責任就愈多,
錯的機會也愈多。
只需要一位「意志堅定的爛家長」,
再加上一個「善於切割的體制」,
一位好老師將被消音、被邊緣、被清空熱情。
當然,
我知道。
大多數的家長願意合作、願意理解,
只不過他們也活在壓力裡:
制度在變、競爭加劇、未來難預測。
當人生太難控制,他們只好抓住唯一還能管的——學校(和老師)。
抓不住孩子,
就抓住老師。
看不到未來,
就盯成績單上的分數。
處理不了自己的家庭現實,
就轉頭質問學校的教學結果。
若以同情的理解來看,
家長不是針對老師,
而是他們也快撐不住的證明。
這真的不是一場老師與家長的對立,
而是整個社會都快失控的倒影——
剛好老師站在最前面。
而當這場焦慮對決的戰鬥鐘聲響起,
老師手上什麼都沒有
只有一堆家長群組訊息、行政報告,
以及寫不完的溝通紀錄。
這世界越來越喧鬧,
老師卻越來越安靜。
可是
老師不能生氣,
因為他們會把你的情緒也當成一種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