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3

假性急迫感

哈佛商學院松下幸之助講座榮譽教授約翰˙科特在新書《急迫感》(天下文化 2009.3 初版)中指出:絕大多數個人或組織的變革失敗,在於沒能建立真正的急迫感,而是依循著「假性急迫感(false urgency)」的行為模式,焦慮瞎忙(盲)的進行變革,甚至原先成功後產生的自滿(complacency)心態並未改變所致。事實上,自滿與假性急迫症,正是科特教授呈現個人及組織慣性對抗變革的重要概念。

假性急迫感,也是科特教授對個人與組織的最有趣觀察,源自於對失敗的憤怒反應,或對群體壓力的焦慮回應;懷著假性急迫感的人,雖然表面行為充滿變革的活動能量,但卻未必會有變革的生產力。這種類似無頭蒼蠅式的變革行動,常會顯現在「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動、動而無效」的專案會議中,更常見諸於「你不會、我不會、大家來開會;結果你開你的會、我開我的會;最後,大家決定再成立一個委員會」的行動漩渦裡。

許世穎 Dewey 在社大「投資智富心理學」課堂中常提醒同學們杜拉克的名言「做對事,比把事情做對重要」,便是為了幫助同學們消除「假性急迫感」 。精神科醫師哈洛威在《瞎忙》一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工作狂其實是最懶惰的,因為逃避去處理人生重要的事,便沈溺在忙碌中;其實忙碌只是表面,懶惰才是真的。幾年前筆者讀過《別當老闆的奴隸》(天下)一書,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日本企管顧問本田直之在《槓桿閱讀術》一書中強調:不是沒有時間讀書;而是沒讀書才會沒有時間。許世穎 Dewey 深感同意,並覺得上課不也是如此? (本田直之新作《超強人脈術》,可參考本站前幾篇發表的:參與實踐社群的 5 大優勢 )

本文作者為知識工作者的效能提升教練;曾受商智文化(商業周刊集團)邀請推薦《更快、或者被淘汰》一書 (載於商智文化網站該書的名家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