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2

教甄複試【試教 / 口試前 15 件準備事項】教甄是相對標準評量(只有少數人能夠上岸)約 4 %

教甄複試【試教 / 口試前 15 件準備事項】教甄是相對標準評量(只有少數人能夠上岸)大約 4 %,看你考什麼科;不像教檢是絕對標準評量(理論上,只要程度夠,大家都可以通過。)這也基本,但很多人都忘記,尤其在準備複試、忙著到處抄的時候,但試問:如果你的試教、口試、自介和大家都差不多,這樣會考上嗎?評審從早到晚看太多類似的,難道全部都錄取?還是都刷掉?
(一)健康與體力的重要性:如果為了考試而失去健康,是划不來的,最後可能會兩頭都落空;而考試的機會隔年就再有,健康卻是失去了,就難以回復的。
(二)讀書與試教演練進度規劃:除了擬定個人讀書計劃,定進度表,按表操課,循序漸進讀書外,也應保持好體力,多利用瑣碎時間讀書。同時必須累積部分的時間,多元的思考試教流程與試教演練,早點準備,累積能量蓄勢待發。
(三)培養沉穩的心:不要在意別人說什麼、也不要管錄取率是多少、只要問自己是不是真的很想當老師?確定了目標,就應該心無旁騖、堅持下去。想哭的時候,大聲的哭一哭,發洩完情緒後,擦乾眼淚,更賣力的將自己再往上自我提升與自我建設。
(四)激盪教學熱誠與創新:教學熱誠來自不斷創新,有創新才有新的突破、體驗與進步。蛻變自己,敢說敢表現,有自信才是進步的重要因素。並隨時將負面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五)組織「戰鬥團」,研討教學方式
除了參加「讀書會」,研討教育相關科目外,更應組織「戰鬥團」,團員3-4位即可,互相砥礪打氣、互相討論試教流程,藉由激盪出的火花,會讓我們更警惕、更充滿鬥志地勤奮學習。團體作戰的力量是比單打獨鬥強大許多,同時也可吸取別人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教學方式。
(六)藉由實習提升「經驗值」與「人際關係」
瞭解實習過程中教學經驗學習的投資報酬性,主動詢問幫忙,多做就等於多學習在校教師的教學方式,慢慢累積教學經驗;並試著將學習到較好的教學經驗與班級經營方式運用並加以創新改良,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人是互相的,您的用心別人都看的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七)邀請資深教師指教
先多方詢問學校資深教師相關的教學內容,請老師說明每個單元的教法、將多人的教材教法整理變成自己的東西。而後固定時間跟學校借教室練習試教,多請幾位教師幫忙評分,並綜合大家的意見、面面兼顧所有的優缺點,只為做到滴水不漏。前半年,可每週試教一次,後半年盡量做到每週兩次。

(八)公開場合練習試教
可以上司令台練習試教,訓練自己的勇氣,也訓練自己接受別人各種不同的異樣眼光,因為每一場試教評審老師的眼神也都不一樣,若你無法突破,試教就無法成功。

(九)自我建設與提昇
告訴自己,一定要發揮自己在舞台上的魅力,像眼神、講話的速度,台步與手勢的應用,一直不斷練習,直到後來覺得一切都已經熟練到公式化。

(十)教學檔案的編寫與製作
用心編寫教學檔案,內容力求簡單清楚,美編多用手工貼紙而不只是平面圖案,符合「表面效度」,給評審第一個印象分數。教學檔案字體一定要大、標題要更明顯,可放置學生學習成果、作品,或者呈現教學主題研究、探索主題的成果。切記檔案內容一定要是屬於自己的東西。

(十一)設計教學情境與課程統整
若事先得知試教範圍,盡快熟悉單元關聯性,最好能蒐集相關資料作主題統整教學設計,或是設計教學情境,自編自導自演,穿插角色扮演,如布偶教學等,融入教學中。

(十二)將教學法融入於教案設計與教學
教案設計應引發學生知識、技能、和認知的學習,並讓每課和單元間形成系統性的學習。教案設計的層次分為單元教案、每課教案,而設計教案的類別分為垂直式、水平式;教學法常用的包括:直接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探究教學法、
創思教學法、概念獲得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協同教學教學法、多元智慧教學法、批判思考教學法、電腦輔助教學法。

(十三)平時練好板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先準備好製作教具,如:自備粉筆、電動板擦、麥克筆、事先裁好壁報紙、長磁鐵棒、CD、錄音機、地圖、圓規..等教具。並且請有美勞專長或細心、動作敏捷的親友載送或製作教具。萬用教具的設計,如計分板、長條、單元名稱條。

(十四)資訊融入教學
若需錄音機、或投影機時,先了解試教場地是否插座正常,是否需延長線。若能適時運用資訊融入教學,會有加分效果。

(十五)自我評估
利用SWOT自我分析法於參加教師甄試前,先評估自己的性格與能力。假使個性較保守者,可選擇筆試佔分較重的縣市報考;個性較外向者,則可選擇試教佔分較重的縣市報考。(轉貼)
.
筆試成績集中上榜邊緣;
試教成績呈現常態分配;
口試成績則是雙峰分配:
大多數低分極少數高分,
一開口的自介就定生死!
......
申論題跟口試自介很像
大部分人低分而被刷掉
到處抱怨很主觀不公平
然後來年再賭還是低分
因為不知原因無從改進
.
【不像試教至少還有實習、教材教法。考生從未正式修過教甄口試課程(更別說是自介)但口試佔分卻等同於試教,而口試 8 成是自介的追殺題。因此投資在自介上的學習,真是一本萬利!】
.
因為在師培期間,我們從未被正式教育、思考口試自介之道,所以自然會想要複製其他成功上岸者,雖然這種做法可能感覺上很自然,但模仿別人的口試方法(尤其是自我介紹)終究是徒勞無功、甚至是反效果的!
.
這是因為口試、自介⋯是很個人化的。再好的自介也不一定適用於你,何況是那些流行的版本,經驗豐富的大老評審們,早已聽過無數類似的。請想一想:如何才能脫穎而出、不落俗套。畢竟,最後上岸的只是極少數。
【大部分考生都沒有加強口試自介(放給它去)聰明的你,若能投資這一塊,就一本萬利了!】
.
#藍海策略 #教甄試教 #教甄口試 #教甄自介 #最後一次小幼大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