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因為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所有上岸的考生,都是堅持下去,終於自我實現了人生夢想!
...............
★ 中小幼教甄 2020 筆試熱門考古題【教育學 73 個 XXX 之父】
1「歐洲國民教育之父、平民教育之父、日耳曼平民教育之父」:裴斯塔洛齊【前年 107 教甄考題】獨家補充:1775 年在新莊(Now-hof)以自費設立貧民學校(收容孤兒五十餘人),並於1798年,在詩塘(Starz)設孤兒院,被尊稱「孤兒之父」。死後墓誌銘被尊為「人中之神,神中之人」。著作《賢伉儷》《隱士的黃昏》。
2「中國現代教育之父」:蔡元培。
3 「幼稚園教育之父、幼兒之友、幼稚教育之鼻祖」:福祿貝爾 (F. Frobel)。
4.「教育學之父、教育科學之父」:赫爾巴特(J.F. Herbart)。(赫爾巴特還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這個「現代」並不是指時間上的問題,而是對現代的影響問題,赫爾巴特的教育學對現代的影響比較大比較深遠,所以說赫爾巴特是現代教育學之父。同時,由於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被公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是在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的基礎上對教育學體系的科學論證,所以,赫爾巴特又是「科學教育學之父」。)
5.「比較教育之父」:朱利安(Jullian)。法國的教育家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被稱為比較教育之父,他是最早系統從事比較教育研究的學者。
.
6「成人教育學之父」:諾爾斯(M.S. Knowles)。
7「德國成人教育學之父」:努爾(Joachim H. Knoll) 。
8「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Descartes)。
9「教育界的哥白尼、自然主義之父、浪漫主義運動之父」:盧梭 (Rousseau)。
10「近代科學之父」:培根(F. Bacon)。
.
11「教育老人學之父」:麥克拉斯基( McClusky )。
12「圖書館教育之父」:查理士.威廉森( Charles Clarence Williamson)。
13「社會學之父」.:孔德( Comte )。
14「課程設計之父、近代課程理論之父」:泰勒( Tyler) 。
15 「心理學之父、科學心理學之父、實驗心理學之父」:馮德(Wundt)。
...............
★ 中小幼教甄 2020 筆試熱門考古題【教育學 73 個 XXX 之父】
1「歐洲國民教育之父、平民教育之父、日耳曼平民教育之父」:裴斯塔洛齊【前年 107 教甄考題】獨家補充:1775 年在新莊(Now-hof)以自費設立貧民學校(收容孤兒五十餘人),並於1798年,在詩塘(Starz)設孤兒院,被尊稱「孤兒之父」。死後墓誌銘被尊為「人中之神,神中之人」。著作《賢伉儷》《隱士的黃昏》。
2「中國現代教育之父」:蔡元培。
3 「幼稚園教育之父、幼兒之友、幼稚教育之鼻祖」:福祿貝爾 (F. Frobel)。
4.「教育學之父、教育科學之父」:赫爾巴特(J.F. Herbart)。(赫爾巴特還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這個「現代」並不是指時間上的問題,而是對現代的影響問題,赫爾巴特的教育學對現代的影響比較大比較深遠,所以說赫爾巴特是現代教育學之父。同時,由於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被公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是在夸美紐斯《大教學論》的基礎上對教育學體系的科學論證,所以,赫爾巴特又是「科學教育學之父」。)
5.「比較教育之父」:朱利安(Jullian)。法國的教育家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被稱為比較教育之父,他是最早系統從事比較教育研究的學者。
.
6「成人教育學之父」:諾爾斯(M.S. Knowles)。
7「德國成人教育學之父」:努爾(Joachim H. Knoll) 。
8「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Descartes)。
9「教育界的哥白尼、自然主義之父、浪漫主義運動之父」:盧梭 (Rousseau)。
10「近代科學之父」:培根(F. Bacon)。
.
11「教育老人學之父」:麥克拉斯基( McClusky )。
12「圖書館教育之父」:查理士.威廉森( Charles Clarence Williamson)。
13「社會學之父」.:孔德( Comte )。
14「課程設計之父、近代課程理論之父」:泰勒( Tyler) 。
15 「心理學之父、科學心理學之父、實驗心理學之父」:馮德(Wundt)。
.
16「教育心理學之父、心理測驗運動之父」:桑代克( E. L. Thorndike )
(出版第一部《教育心理學》專書,創辦第一份教育心理學期刊)。
17「認知類型之父」:魏特金( Witkin )。
18 「美國公立學校之父」:曼恩( Horance Man)。
19 「進步主義教育之父」:帕克 ( F. Parker)。
20「美國心理學之父」:詹姆士(William James)。
21「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德勒(Adler)(個體心理學創始人)。
22「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馬斯洛(Maslow)。
23.「近代社會學之父」:韋伯( Max Weber ) 。
24.「意義治療之父」:法蘭克(V. Frankl )。
25「差異心理學之父」:高爾登(F. Galton )。
26「美國創造力之父」:基福特(J.P. Guilford)。
27「發展心理學之父」:霍爾( G.S. Hall )。
28「歸因理論之父」:海德( F. Heider )。
29「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最早提出類型論)。
30「應用社會心理學之父」:勒溫(K. Lewin)
31「協同教學之父」:夏普林( Shaplin )。
32「正向心理學之父」:賽利格曼( M. Seligman)。
33「因素分析之父」:斯皮爾曼(Spearman)。
34「創造力之父」:托浪斯( P.Torrance)。
35「行為主義之父」:華生(J.P Watson)。
36「臨床心理學之父」:魏特默(L. Witmer) 。(美國心理學家賴特納·韋特默(1867-1956)是第一位臨床心理學家,在1896年創建了第一個心理診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兒童指導診所,並成爲臨床心理學產生的標志。)
37「科學管理之父」:泰勒( Frederick Taylor) 。
38「現代管理理論之父、行政歷程之父」:費堯(Fayyol)。
39「教育評鑑之父」:泰勒(R.W. Taylor)。
40「智力測驗之父、心理測驗之父」:比奈( Binet )。
41「離差智商之父」:魏克斯勒(Wechsler) 。
42「演化論之父」:達爾文(Darwin)。
43「中國行政學之父」:張金鑑。
44「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
45「美國公共行政之父」:古德諾(Goodnow)。
46「動作研究之父」:吉布萊茲(Frank. B. Gilbreth)。
47「希臘民主之父」:克奈斯提尼( Cleisthenes)。
48「存在主義之父」:齊克果
49「雅典民主之父」:克萊希尼司(Κλεισθένης)。
50「中國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
51「臺灣特殊教育之父」:郭為藩。
52「中國百校之父」:田家炳。(自1980年代以來,田家炳開始捐助教育事業,他在全國範圍內累計捐助了93所 ... 的學校或學院遍及所有省級行政區,因此他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53「新聞教育之父」:威廉博士(Dr. Walter William)。
54 「第一位現代學者及文學家十文藝復興之晨星」:佩脫拉克 ( Petrarch1304-1374)。
55「意大利散文之父」:薄加邱( Giovanni Boccacio)。
56「國民教育之父」:馬丁路德( Martin Luhther)。
57「日耳曼國民學校之父」:布肯哈根( John Bugenhagen)。
58「第一位近代哲學家」:笛卡爾( Decarl ) 。
59「現代價值哲學之父」:羅轍( Rudolf H. Lotze)。
60「美學之父」:包姆嘉頓( Alexander Baumgarton)。
61「職業諮商之父」:帕森士( F. Parsons)。
62「分析心理學之父」:榮格
63.布肯哈根--日耳曼國民學校之父
64.米蘭克頓--日耳曼教師(先哲)
65.台灣臨床心理學之父:的柯永河教授
66.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
67.精神分析之父:佛洛伊德
68.意義治療法之父:法蘭克
69.美國社會學之父:派森斯
70.康美紐斯是第一本有圖案的教科書:世界圖解
71.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提倡「需求層次論」自我實現。
.
#臺灣教育史
.
72.張雪門【台灣幼教之父 / 中國裴斯塔洛齊】張氏畢生獻身幼稚教育工作,一直寄望扭轉「從書本中學知識」之師範教育,代之以深具實效的「從行動中獲取經驗」,以及「為用而學」、「為用而教」的師範教育。生平重要著作有:〔福祿貝爾遊戲輯要〕、〔蒙特梭利與其教育〕、〔幼稚教育概論〕、〔幼稚園課程編制〕、〔幼兒故事集〕、〔幼稚園實習〕、〔幼稚園教材教法〕、〔幼稚園行為課程〕、〔實習三年〕等。
.
73.【臺灣幼教史「分成二個時期」滿清及日據以後】不要只知道「南陳北張」,那是中國教育史,不是臺灣教育史(陳鶴琴沒來過臺灣)#公幼教甄 考古題:「提出「活教育」與「死教育」的十大區別者是哪位學者?(A)幼教前輩陳鶴琴(B)進步主義家杜威(C)課程實驗家 張雪門(D)蒙特梭利 .(答案 A)中國福祿貝爾、中國現代幼教之父——陳鶴琴」(轉貼)
...........
.
創新大師: 賽斯.高汀【馬斯洛:「只有 1 % 的人」能夠自我實現。】當你的人生卡關,尤其是遇到生命的重大關卡時,就得建立新的模式,而非重覆過去的舊模式(否則早就過關了!)但是這需要勇氣,個人更需要冒險付出重大的代價,因此必須仔細去思考這個新模式是否值得考慮?
.
對大多數而言,他們的答案是「不值得冒險」,保守於過去的安全模式,即便這固定模式會是「溫水煮青蛙式」地帶來失敗。因為這是人的本性,即便是遇到生命的重大關卡,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研究指出:「只有 1 %的人,能夠自我實現」的原因。《這才是行銷》2019.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