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1

我們為什麼老犯錯》投資人常犯 3 種心理偏誤

商業保險一定會理賠嗎?昨晚在「五鐵秋葉原」樓下的超商躲雨時,無意中翻到定期壽險比終身險、儲蓄險好的專欄文章(我已拒看財經類雜誌 10 年了!)但作者還是有盲點,以為一定會理賠(作者本身已買了好幾年保險,年輕的他想必還未申請過大額理賠,當然也還沒遇過理賠糾紛)根本上的出發點已不客觀了!

杜拉克說:處理麻煩的最好方式,就是一開始就避開。但話說回來,如果作者主張不要買保險,向來需要保險公司這個廣告大戶的財經雜誌會登嗎?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在媒體上看不到主張不要買保險(或金融商品)的觀點。只有全民健保的許世穎
...........
台股昨天(5/20,星期一)收 8377 點,還原權值甚至已接近 12000 點的此時,提醒您:犯錯是與生俱來的!這也是我們之所以要學習「投資心理學」的理由,以筆者學習心理學 29 年對人的觀察發現:人們常常會犯「系統性的錯誤」《我們為什麼老犯錯》作者哈里南透過引用:﹑經濟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專業,很貼近一般人日常生活的科學實驗,讓讀者以輕鬆有趣的心情正視自己的錯誤,瞭解犯錯背後的問題邏輯,而不是在又犯錯的時候,只能吐吐舌頭說自己實在太粗心了。台股 8300 還原權值甚至已接近 12000 的此時提醒您:

小心別被永遠看多、和「善良投資人」有利益衝突的「金融從業人員」所矇騙!99% 投資人都做多,因此只有迎合投資人,才是政治正確)古老的股市真理:行情不能繼續上漲時,就必須跌。安德烈‧科斯托蘭尼《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臉書專頁~請按此

哈里南告訴讀者「犯錯乃人之常情」,此話不虛,不僅僅是句諺語而已。是造物主把人類設計成會犯錯的瑕疵品,換句話說,我們會犯錯是與生俱來的缺陷,眼睛、耳朵、大腦不斷害我們出紕漏,我們卻毫不知情。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缺陷毫無頭緒,所以一直沒搞清楚是什麼讓我們犯錯了,永遠無法逃離犯錯的輪迴。」(此部份可參考三采文化出版,並邀請許世穎 Dewey 為文具名推薦的《為什麼美女總是生女兒》該書內容主要為「演化心理學」)

2008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國政府根本拋開紀律,不管對方是笨蛋或騙子都出資解救。而且騙子不用坐牢,還能保留自己的不法所得…如今金融肥貓又卷土重來《我們為什麼老犯錯》以眾多的「科學心理學」研究說明許多一般人的迷思。諸如:我們不知道快速瀏覽不完全是件好事;不知道一心多用或稱多工作業,其實是電腦世代產生的迷思,電腦的「多功 multitasking」並非同時處理多項作業的技術,只是用了每秒上千次高頻率在各項作業間做轉換罷了

「人腦東施效顰的結果是工作效率不升反降。」(參見本站《做對決斷》;學習避免《瞎忙》 一文中介紹的《瞎忙》;此外,這也是為什麼「投資心理學系列課程」嚴格要求「不可使用手機的理由。);不知道大腦的思考框架害我們買了多餘的水蜜桃罐頭,因為標籤寫著「八罐水蜜桃罐頭,兩美元」,我們就不假思索拿了八罐,但你真的需要那麼多嗎?

在此要藉此進一步指出:投資人常犯的 3 種錯誤(在心理學上稱為「心理偏誤」)
1.後見之明偏誤(hindsight bias)
源自於記憶,是對過去成就的評估過於樂觀,往往會導致進一步的誤導。
2.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
則是讓人積極尋找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與信念,但卻忽視矛盾的資訊。
3.投射偏誤(projection bias)
則是因為確定目前的情緒狀態會和未來的感覺類似,因而誤判未來的需求與渴望。

據研究發現:90 % 的股票投資人,以及 99 % 的期貨或選擇權投資人都是虧損的。如果沒有學習就會不斷虧損,因為如果你做的事和大家都一樣(不學習),為何會有不同的結果。須知,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如果不付出就可以獲利,那麼大多數投資人早就發了。切記!投資一定要自己學習(不是用問的:不論問投資標的或投資時機...這些都是典型的想不勞而獲者的典型行為。記得要請他們勿來打擾有心學習的人,諸如來上「投資心理學」的優質同學們)

以上除筆者個人見解與補充外,並摘自或改自《我們為什麼老犯錯》《投資人的大腦革命》許世穎「投資心理學」部落格所發表之《投資人常見的 3 種心理偏誤》 一文

最後還要向讀者報告:當 2007 年台股站上 9220 點、市場全面看多時,筆者在本站公開看空,並表示自己已重披「房市空頭總司令、台股末日博士」戰袍,且以「投資心理學」中的反市場心理操作、避免「從眾心理」提醒您要記得巴菲特的名言「貪婪時要恐懼;恐懼時要貪婪。」在聽到金融從業人員,乃至於與金融機構掛勾的電視名嘴之「強力做多、永遠看好」之無恥言論時,更要記得巴爺爺的另一句名言「永遠不要問理髮師:是否該理髮了!」

果不其然,台股後來大跌至3955。很高興同學們當年皆成功地避開了因「群眾集體心理」引發的股災、市場泡沫! 凡是有來上課的眾多同學皆能證實,亦歡迎您閱讀本站之前公開發表的文章」對於有持續在上「投資心理學」的同學,便能理解這只不過是《漫步華爾街》的「平均回歸效應」而已! 推薦陳祐霖與您分享祐霖覺得不錯的股市投資理財相關影片
.....................

認清「身體上的衰老」與「心情上的衰老」兩者完全不同。
心態不能老,否則焦躁就跟著增加。越是「抗拒年老」的人,失落感越大
《最無憂的老後:精神科名醫帶你遠離熟齡憂鬱的 76 個快樂提案》
心智上的學習是最佳的抗老祕方

他們告訴我,為了老年生活著想,就要買進這支股票。結果的確是太好了…不過一個星期的時間,就把我變成了老人(向『金融從業人員』學理財~請鬼抓藥單)
房市空頭總司令、台股末日博士 提醒您 8300 好像不高,但還原權值已是 11000 點以上(台灣證交所102/05/10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11884 ~ 還原權值甚至已接近 12000
推薦拙著《被劫的經濟幸福》邪惡的手(金融業)的竊奪


本文作者老犯錯 (雖然自己講授投資心理學,並曾擔任負責糾正學生的「訓導主任」)


投資心理學》如何避免「過度自信」

哲學家羅素「一個人情緒高昂程度和他對事實的認識成反比,知道得越少就越狂熱」人就是這樣,距離越遠,卻認為自己看得越清楚;越無知,卻覺得自己知道很多;越淺薄,就越偏激...吊詭的是這些外強中乾,看起來很有自信、張牙舞爪頻上媒體的人,看起來較具說服力;但態度謙虛的人其實較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