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4

毒型情緒《推理莎士比亞》亨利五世《斯賓諾莎問題》

社會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經濟學...皆屬之)過度著重「量的取向」:
20多年前弟在工作數年後回母校念研究所,雖然期間所受的訓練也是「量的取向」,仍堅持以「質的取向」完成碩士論文,結果差點畢不了業!(因為我只申請兩年的「留職停薪」)

你知道你的人際關係有毒嗎?小心「毒型人物」無所不在!不懂得防毒之道,輕則毀了你一天,重則毀掉你的美好人生。碰到毒型人物,千萬別忍!杜拉克說:「處理麻煩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避開。」所以和小人來往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和小人來往。例如一些不真誠、以「城府深」為榮的小人,或將人際關係建立在銷售產品上的保險業務員、傳直銷商、理專、房仲...等「以佣金為主要收入」從業人員,

每次和這些利益導向的「毒型人物」互動都要付出極大的成本,對於他們的每個看似善意的舉動,都要小心提防,那是事多麼累的事啊!和朋友互動本是一件快樂的事,何必弄得自己像防賊一樣片刻不得閒。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不和這些人來往便可「一勞永逸」輕鬆愉快的享受每一次與朋友的互動。

一個好的領導人身旁的人非常的重要,莎士比亞在他的劇作中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領導教材。亨利五世如何成為一代英主,亨利五世還是王儲的時候,浪蕩無行,跟他的損友廝混,遊手好閒,鎮日飲酒作樂。他在加冕前,望之不似人君,沒有半點皇家威儀,但他在當上國王前,踏出極關鍵、不可或缺的一步,與他的損友們絕交。本文部分內容摘自《推理莎士比亞》、歐文亞隆《斯賓諾莎問題》
........................
莎士比亞到底是如何成為莎士比亞的?
莎士比亞的身世向來是有名的歷史謎團。

他只有中學學歷,對人性的洞察卻宛如飽經世故的學者;他出身英國偏遠鄉村,卻有本事在首善之區倫敦揚名立萬;他的父母識字不多,他卻成為西方文學五百年來最偉大的天才。 
一個只有中學學歷的鄉村小孩,為何能成為西方五百年來最偉大的文學巨擘?

幾個世紀以來,文學家、史學家都想從有限的歷史材料中,還原莎士比亞的身世真相。有人說他其實是義大利人,有人說他的作品其實是他妹妹所寫…莎士比亞的傳記不斷問世,但他的生平、經歷、思想、成長過程,不但眾說紛云、言人人殊,甚至可謂晦澀難明、離奇古怪

直到葛林布萊,才解開了這個高懸之久的謎題。
不同於一般傳記寫作方式,葛林布萊不只收集文獻資料,還融入當時的社會禁忌、語言遊戲,透過作品和其時代的交叉應證,推理莎士比亞的生活處境和創作靈感來源,不但解開了莎作引人入勝的關鍵,更以清晰優雅的語調,娓娓道來莎士比亞的一生。

葛林布萊何許人?新歷史主義學派開山祖師爺是也,更是2011年美國國家圖書奬年度非小說獎、普立茲年度非小說類作品獎雙料得主。在他筆下,縝密推理與趣味性雙雙兼備的《推理莎士比亞》不僅是嚴謹的研究,也充滿了豐美的文采,絕對足堪見證莎翁精采不凡的一生!
......................................

許世穎 Dewey 推薦斯賓諾莎問題》臉書」斯賓諾莎 Spinoza 遷出阿姆斯特丹隱居,以磨鏡為業,維持其日常所需。曾受聘為海德堡大學教授,卻斷然拒絕,深恐其自由受到限制(摘自:斯賓諾莎《倫理學》五南)這也是弟多年前,放棄 21 年公職年資辭職的理由

重要的不是你相信什麼,或表明自己相信,而是你如何生活(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斯賓諾莎問題》)也就是許世穎 Dewey常說的「只看一個人怎麼做,不看他怎麼說」
斯賓諾莎:害羞是未具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

斯賓諾莎主張無知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對於死亡的問題,斯賓諾莎的名言是:「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關於死的默念,而是對於生的沉思。」領悟,甚至是完美的啟發,都不夠。改變是需要意志的行動。真正幸福、喜悅的經驗,來自於一起分享「具有啟發性又讓人喜悅的智慧」然而,這是需要長期努力學習的。因為,所有美好的事都是「既困難又罕見的」~摘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斯賓諾莎問題》


存在主義治療法》日常模式 vs 本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