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後設認知包括 3 方面的認知】為什麼考古題準備幾千題(含 #教甄口試)卻還是低分?

吾師 #吳清山 送給世穎的畢業贈語「人生築夢,築夢踏實。」夢想是一個人奮鬥的動力,夢想是一個人動力的源泉。不計代價的下定決心,就能實現你的上岸夢想!#自我實現
★中小幼教甄 2021 為什麼考古題準備幾千題(含 #教甄口試)卻還是低分?因為沒有【後設認知策略】今年 109 #教甄中區聯盟 剛考完,先為您解析去年考題:【後設認知包括 3 方面的認知】獨家剖析(完整解析、文長慎入):
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這個概念對教學非常重要。唯有一個人瞭解到自己如何獲取一件新的知識,他才有能力把這個新的知識傳遞給其他人
..............
【中區聯盟108 #公幼教甄 考題】27.針對後設認知之論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弗拉維爾(J. Flavell)提出後設認知理論,並分為後設認知知識、後設認知技能等兩部份
(B)弗拉維爾指出後設認知知識是對自己認知狀態有敏銳的感覺,亦即自認自己於知道之後能確實執行
(C)後設認知所指的是個人對自己之「知之與否的知」
(D)自我質問策略(self-questioning)在訓練後設認知上非常有效
(答案 B)
...........
【後設認知包括 3 方面的認知】Flavell的觀點:
他認為後設認知包括三方面的認知(摘自:吾師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東華)
(一)、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
1、 知人的知識-認識自己,了解別人,所謂「知己知彼」是也。
2、 知事的知識-對事務難易之判斷,以及對事理對錯之辨別的知識。
3、 知術的知識-有隨機應變,採適當方法去處理問題的知識。
.
(二)、後設認知經驗(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
是一種知之後的經驗感,亦即所謂「心得」或「教訓」。從成功的經驗獲有心得者,與從失敗的經驗獲得教訓者,都是後設認知經驗。
後設認知經驗與後設認知知識之區別,主要是前者偏重在個人從失敗經驗中獲得的知識。此種知識理性中帶有感情,所謂「失敗為成功之母」,其理由在此。
(三)、後設認知技能(metacognitive skill):
是指隨時機需要的求新求變的能力,以及為適應未來的預測與設計能力。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者,亦即此義。(摘自:吾師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東華)
.....................
.
【後設認知在教學上的啟示】教師甄試 2021 命題焦點《後設認知》獨家剖析: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 這個概念對教學非常重要。唯有一個人瞭解到自己如何獲取一件新的知識,他才有能力把這個新的知識傳遞給其他人。
.
【後設認知可以分成兩大類:顯明的explicit、隱藏的implicit】※ 後設認知或譯為元認知,這個名詞由Swartz及Perkins發明及定義,即「認知的認知」或「知識的知識」。簡言之,就是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包括:記憶、感知、計算、聯想等各項)的思考。
.
利用這種現象,我們可以用之於學習策略,讓學生瞭解是一種個人控制及引導心智歷程的現象。到自己的思想模式之同時,透過控制自己的思想模式,從而達至效果的學習方法。後設認知可以分成兩大類:顯明的explicit、隱藏的implicit。
.
【Flavell是「後設認知」理論的創立者】約翰·弗拉維爾John Flavell被認為是「後設認知」理論的創立者,以及這個詞語的「始創人」。
根據他的理論,「後設認知」可以分為「後設認知知識」及「後設認知經驗」或「後設認知規則」兩部份:
.
【後設認知知識有三分類】「後設認知知識」Metacognitive knowledge指在認知的過程processes裡所獲得的知識acquired knowledge,亦即可用於控制認知過程的知識;
而有關「後設認知知識」,弗拉維爾又再細分作三個分類:
1.個人變數的知識(knowledge of person variables)、
2.工作變數的知識(knowledge of task variables)及
3.策略變數的知識(knowledge of strategy variables)。
.
【後設認知策略】類同於後設認知式的程序是無所不在的,尤其是在討論自我規範式的學習時更是如此。致力於後設認知是優良的自我規範學習者一個鮮明的特徵。其策略的選擇與應用,包括了像是持續不斷地嘗試去計畫、檢驗、監督、選擇、修訂、評估等活動。
.
【後設認知是「穩定」的】後設認知是「穩定」的,因為學習者的初始決策是衍生自他們多年學習經驗裡對於自我認知的相關實證。同時,它也是「情境」的,因為它會視學習者對於任務、動機、情緒等等因素的熟悉程度而定。每個個體在思考他們正在使用的策略時需要管理規範,同時也要根據策略所要運用的情境來進行思路的調整。
.
以上摘自:1.維基百科、2.吾師:張春興《教育心理學》東華。3.教甄初複試(自介)部落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