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數度失戀的碩士科技男,自陳處理失戀的方法就是去國外旅遊
我問他以前唸書時,考試不如意的處理方法怎麼不用旅遊的?
我問他以前唸書時,考試不如意的處理方法怎麼不用旅遊的?
他回答:考試成績不好,去旅遊怎麼會有幫助!頂多是治標不治本!
既然如此,你又怎麼認為去國外旅遊可以讓你學會經營感情。我說。
既然如此,你又怎麼認為去國外旅遊可以讓你學會經營感情。我說。
許世穎 YouTube。道不合不相為謀。本社群秉持科學精神,排除「偽科學、不理性」或已淪為非專業「教練、顧問、講師、引導師」斂財工具,如:催眠、業力法則、生命靈數、靈性心理學、超個人心理學、念力、能量說、記憶術、潛能開發、血型星座、宗教靈修、命理風水、前世今生、芳香療法、九型人格、皮紋檢測、NLP、新時代色彩的《祕密》《魔法》《零極限》《吸引力法則》等害人不淺的「靈修類」偽科學書籍均排除。弟和歐文亞隆一樣為無神論,而且是左派社會系出身
1.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婚姻心理學:權力與自由」 - YouTube
2.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不是我嚇妳,女人真的要理財》 - YouTube
3.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王建民外遇的心理學分析」 - YouTube
《心靈地圖》一書指出:所有建立在真愛之上的關係 (包括:父母、師生、善良的朋友...)
都可以視為一種相互進行的心理治療。相對的,也要遠離會給你帶來負面情緒的人。
也提醒千萬別藉由「短期昂貴課程」 企圖療癒自我,傷錢傷心又傷身!請參考:
閱讀治療師:許世穎 YouTube「千萬別去上短期昂貴課程!」演講
............................
外在的傷痛比內在傷痛更明顯,所以大多數人都只注意外在,卻很少人注意內在層面。傷心的人最常聽到的話就是:「現在你該放下了。」萬一過了一段時間心情還是沒有起色,傷心人會開始對自己說:「現在我該放下了。」遺憾的是,時間療癒的迷思不斷強化錯誤的觀念,讓人以為時間會是一股積極的力量,能夠發揮某種作用,只要等得夠久,我就會好起來,其實如果沒有好好面對,時間只是加強我們要面對事件的痛苦而已。
「忙,只是分心,不是真的遺忘」保持忙碌除了會讓當事人疲憊不堪,還可能製造危險的幻覺,讓你以為只要全心投入忙亂的活動,那麼幾天、幾週、幾個月過後,必能化解死亡、離婚和其他變故帶來的情緒懸念。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其實你只是讓自己分心,不再沉溺變故之痛,在這個過程中,你很可能只是把情緒埋藏起來,眼不見為淨,然而這情緒並不會不見,也許等到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只要一想到還是會傷心、在意,就代表我們並沒有將這件事情「了結」,即便是再大的痛苦我們還是要去統整它,否則這將會產生許多後遺症
許世穎 Dewey 推薦的《一個人的療癒》是非常重要的著作, 讓受到傷害的人能展開療癒的旅程,同時不失自尊和尊嚴。
對於不友善者的體認:他的行為跟他自己有關,源於天生氣質、創傷經驗,
以及他面對生活壓力的回應模式。因此不必怪自己 (但未來應儘可能遠離不友善的人)。
此外也同步推薦《教我如何原諒你?》這本受到「認知心理治療學派」創始人─亞倫.貝克醫師 Aaron T. Beck, M.D. 所推薦的相關作品~該書作者珍妮絲.亞伯拉罕.史普林博士 Janis Abrahms Spring, Ph.D. 為臨床心理專科醫師,私人執業近三十年
..................................................................
《第七感》整合內心的創傷
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趨力,促使我們追求身心健康~追求整合。但是世事難料,我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整合受到阻礙。阻礙可能來自連結受損,例如尚未化解的舊時創傷。當我們能夠以深刻而整合的方式理解我們的人生,就能得到連貫一致的人生故事,達到整合之境
正向心理學》同頻率連結
《第七感》一書指出:一個成年人,如果能夠跟「一個真正與他們同頻率的人」建立連結,
(不論是家人、老師或治療師),這樣的深度連結,就能幫助他們建立「內在的整體感」,
讓他們有空間反思自己的生命,理解自己的人生旅程。這樣的理解是改變人生的基礎,
更是穩健地發展人生之關鍵。「理解」是獲得身心健康與幸福不可或缺的關鍵(《第七感》)
這便是本人在「許世穎心理學書院」一直強調幸福需要經由「長期內觀學習」的理由。參見《第七感:自我蛻變的新科學》讀後感(二) 及《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終於快樂的內觀力
................................................................
人,之所以快樂,並非刻意忘記失落,而是學會了療癒自己。
幫助全球數百萬人的最佳療癒著作,中文版首度問世
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也會有感到失落的時候,
當自己或是別人感到失落時,我們最常說這六種話︰
1.「不要難過了」、「不哭了,乖」
2.「下一個對象會更好」、「再買個新的給你」
3. 獨自傷心:「讓他一個人靜一靜」
4. 時間會治癒一切:「過一段時間就會好」
5. 為別人堅強起來:「你該為了○○而振作」
6. 保持忙碌:「讓自己有事做」
你知道嗎?這些方法全是錯的!如何安慰別人?請看本書第四章,不過你更該明白:
療癒過程中,有人肯理解最好,但能陪自己走完全程的,只有自己。
...........................................
一生中我們一定會遇到:分手、被劈腿、離婚;家人、好友、乃至於寵物過世,空巢期——家人因求學、工作離家;無法再信任某人、失業、失去安全感、失去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家暴);入學或畢業、退休、戒煙酒、生病、財務狀況(變好或變壞)、打官司……
然而,我們幾乎都在用前述的錯誤方法來處理「失落」的心情。
這些方法沒有真正解決那段失落,只是轉移了。如果沒有讓一段關係真正「了結」,
心裡頭的空洞依然會在那裡,這就導致了失落傷心多年未解。
了結,不是遺忘,因為你不可能遺忘,而是要在身體上、情緒上和精神上,
把「失落」發生當時來不及表示的,做個結束。
...............................................
為什麼感到失落?
因為關係突然中止,於是我們在回憶裡把對方「神化」或是「妖魔化」,
也就是只想著那段關係的「好」、或是只記得當時情景的「壞」。不然就是「矛盾」。像是親人長期抗病去世,你為他解脫、不再受苦而高興,卻又因為再也見不到他而深感痛苦。或是分手,感到自由,但也開始可憐對方、或是為接下來的生活深感不安
因此,許世穎 Dewey 認為你應該學會正確的「一個人的療癒」方法,你可以一個人進行,也可以找個伴(太親暱的朋友反而不好),但你必須一個人進行療癒的部分包括:
........................................................
一、拿出紙筆,誠實而詳細回顧你感到失落的幾件事,
大多數人會找出三到四段「未了結的」關係。
二、挑出一段最痛或一直無法化解的情緒,
回想你跟這個人之間曾發生過、一起做過哪些事情,至少要回想起十件。
每一段關係都有好有壞,你不能只想起壞的,也得寫下好的,至少要寫兩件正面的回憶。
三、所有你感到「失落」的情緒,你覺得該做而沒做、
或是可以做更多、更好的事情,不外乎你想要——
‧道歉
‧原諒(原諒的意思不是寬恕,而是「我不再恨了」)
‧把你的重要情緒表白出來
你不能站在對方面前要求原諒、也不能跑去跟人家說「我原諒你」,
這都會形成一種侵犯;說道歉或是表白情緒,你出現當事人面前,反而不能暢所欲言。
你要寫一封信、一封療癒的信,長短都可以,但不要超過三頁……,
別寄出去,而是對著夥伴、對著誰或對著什麼紀念物品念出來。
...................................
為什麼這麼做會產生「療癒」的效果?可以讓你產生幸福感?
兩位作者以過來人的經驗,加上實務心理分析,可以告訴你最完整的答案。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實際走過一遍,而單是看兩位作者如何療癒自己,你在過程中就已經開始釋懷了。
作者約翰.詹姆斯(John W. James)、羅素.傅里曼(Russell Friedman)
約翰.詹姆斯是美國傷心療癒協會創辦人,羅素.傅里曼後來加入,現任協會的執行長。傷心療癒協會舉辦療癒講座、證照課程,在加拿大亦有分會。兩人投入傷心療癒超過三十年,曾在大專院校、醫院、酒精與毒品勒戒中心、殯儀館與葬儀公司,還有各種社福、宗教、哲學團體機構擔任顧問、提供課程,已經幫助了數百萬傷心人。
.....................................................
『一般人追求幸福的行為,事實上卻是不幸的開端?常常都是用錯誤的「努力方法」在生活著嗎…』許世穎 Dewey 很贊同《一個人的療癒》《原來這才是心理學》《白熊心理學》作者的臨床觀察。因此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的確可以有效的改善個人生活品質。
白熊實驗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80 年代中期,哈佛心理學家丹尼爾‧維格納的研究顯示杜斯妥也夫斯基說的沒錯:
試圖壓抑某種想法,反而讓人惦記著想迴避的主題。本文部分內容摘自《心理學家教你 59 秒變 A 咖》《白熊心理學》《原來這才是心理學》《一個人的療癒》許世穎 Dewey 個人補充
.................................................................
令人費解的是:一般人在決策時,經常不會考慮心理學領域的立論及專業。閱讀時亦然。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關於經濟生活、投資理財、商業活動,乃至於個人工作上所需要實際用到的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人們認為自己需要透過學習才能達到最低程度的能力。但是,
人們相信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及自己對生活的瞭解,就足以對心理學有直覺式的體認。
因此,在做決策時也就比較不會學習或參考心理學的研究。這種過度自信使得人們錯失了影響他人的機會(過度自信正是「投資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
更糟的是,如果誤用了心理學,反而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沒有有系統的學習,只是走馬看花式的聽演講,甚或誤學缺乏科學依據的「靈修類迷信」(如:《祕密》《吸引力法則》...之類書籍所載內容)真的比不學還糟糕!因此閱讀治療教師扮演著重要的過濾角色
...............................................................
一些勵志書與潛能開發課程所提出的建議,大多和科學心理學研究的結果相左。
以正面思考為例,想要快樂,真的只要摒除腦中的負面思考就行了嗎?其實研究顯示,
壓抑想法反而更有可能讓人覺得悲慘,而不是減少哀傷。也就是說,愈是不想去想,就愈會去想,而更無法忘記。這個實驗就是凸顯了「想要壓抑思考,反而會讓思考更加活絡」的現象
關於「心理學在生活上」之應用,除了《原來這才是心理學》另可參考本站先前發表文章:
1.《象與騎象人》改變好容易
2《心理學家教你 59 秒變 A 咖》
3.《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或醫療 》
至於「在投資上之應用」則可參考拙著:
1.《心理學為何與投資搭上關係?》
2.《學習「投資心理學」會帶給您 13 個好處》
此外,也提醒您:千萬別藉由「短期昂貴課程」企圖療癒自我,傷錢傷心又傷身!請參考:
閱讀治療師:許世穎 YouTube「千萬別去上短期昂貴課程」演講
..................................
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更非精神醫療,這就如同「園藝治療、舞蹈治療」也非心理治療或醫療一般。「治療」兩字應用於閱讀治療此一領域意指:正向的「改變」。許世穎 Dewey 的專業服務是將「投資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透過閱讀治療之方式,應用於:投資理財、職涯成功、自我實現…,以便協助有心學習的優質人士 ~ 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
所謂的閱讀治療,是在彼此信任的實踐社群中,透過有系統的閱讀與實務分享,
協助參與者逐步地改變、提升內在潛力…進而自我實現,是成為智富幸福人的學習歷程,
也是高層次心智之深度匯談、心靈饗宴,且均有最新的「正向心理學」、「科學心理學」
為理論基礎。閱讀治療師本身更需具備「專業閱讀治療實務工作」所要求之完整學經歷。
此種「個人化」的專業服務,除了閱讀治療教師本身的高度專業要求,更必須建立在長期良好的相互瞭解上(參見《千萬別受騙去上短期昂貴課程》)因此無法短期速成,也需要參與者主動、長期地持續投入,不可偶一為之、頻頻中斷。閱讀治療教師扮演一種引領、輔導的角色,幫助個體藉由專業的「閱讀引導策略」自我瞭解、自我提升,並邁向「自我實現」
大凡攸關人生幸福的重大議題,都需要自身的長期學習與努力,否則也不會只有少數人成為「智富幸福人」,就像「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不勞而獲」的事。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投資心理學家卡尼曼驚訝於「絕大多數人咸少花費心力在真正能改善心理生活品質的學習上」(愛因斯坦:每天都做一樣的事,卻想得到不同結果,這便是精神錯亂)
請參考拙著: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更非精神醫療
如何考取「心理輔導類」研究所?專任輔導教師嚴重不足8158人
本文作者為正統心理學科班出身之閱讀治療師。曾接受過嚴謹專業訓練,不論是學術背景或實務工作。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 31 年,任教心理學課程 22 年以上(含升心理輔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