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8

房思琪事件及延伸議題】教甄口試時事

摘自劉慧琴老師:口試--時事【房思琪事件及延伸議題的看法】摘要如下(2017/05/08):
一.家長與教師多覺察孩子的身心狀況,維護身體自主權。突顯目前升學主義掛帥下,健康與體育科目較偏重體育;故加強性教育,教孩子對性別教育的本質有正確認知與敏銳的覺察。
二.依個人在補習班任教多年的觀察,早期很多家長將孩子送去補習班的原因之一,是因學校補救教學不足,希望能加強弱科。但目前國小端已大大加強補救教學,再加民間上資源如均一教育平台,網上提供免費資源相當豐富,家長為了加強孩子的智識學習而補習,其實大可不必。學習是為了發展並找出興趣,讓孩子有多元成長。
三.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導師,在大多是小家庭的環境下,社會支持網路不足,很多問題來自親子關係疏離。若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傾聽他們的心聲,相信孩子較能朝正面積極的發展。
四.相關延申議題,如憂鬱、自殺等等,多加強生命教育,理論上可用存在主義治療;例如建立良好治療關係、協助認定與澄清對世界的假設,強調自由與責任等等(參見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中文第三版 2013年。(頁 152-186)。 台北: 雙葉書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