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自以為:◎看起來比同齡的人都年輕。(自利偏差)
◎緊張到手心冒汗時,別人一定都看得一清二楚。(被洞悉錯覺)
◎行為端正,壞事就不會上門。(公義世界謬誤)◎脾氣發完就會雨過天青。(宣洩)
◎對著骰子吹口氣就比較會贏錢。(控制的錯覺)其實你想得和別人一模一樣。
人通常不相信自己跟平均數值一樣(但覺得別人是);買到的東西都喜愛(反正你說了算),才能證明自己很聰明;誤以為別人都在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當然不會);覺得能力比別人好(但不會和郭台銘比)。運用許多科學的研究報告幫助大家理解,每個人對於「事實」「決定行為」或「情緒反應」的認定都會受到自己不自知的盲點限制。我想,這樣的理解不是要大家驚覺「原來我們是一群不理性的人」,而是要更能覺察、更能留心自己的偏誤來源,也更要體諒他人的想法或決定,尤其在這愈來愈多元的世界。請點閱:簡均羽:投資心理學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