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3

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自戀依附)心理藥物

學生問:請問院長對於心理藥物的立場為何?
許世穎:抗憂鬱藥物或許有療效,但對於尋找生命的新出口並無幫助。甚至於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抑制了大腦的活動力。在心理學實務工作的領域裡,不同於以心理疾病患者為服務對象的「心理治療」;「心理輔導」其實是以「一般正常人」為服務對象。

許多憂鬱是源自對一套價值觀的堅持,幾乎到了執迷不悟的地步。這樣的價值觀通常沒浮上意識層面,也就是從沒有好好的想過一遍,卻早早就有清楚的一套藏在潛意識深處。如:女人要結婚、結婚要有小孩、男人要有錢、每個人都要買房子及保險...

「自戀父母」與「自戀依附」
美國心理學家拉普波特「自戀父母」:對小孩行為的要求,是基於他們視子女為自己的延伸;因為他們需要子女來代表自己,於是要求子女依他們的方式生活,唯有這樣才可以符合父母情感上的需要。心理學家史丹福則稱此現象為「自戀依附」:子女的存在,永遠是為了父母的利益。推薦:蘇珊‧佛渥德博士、克雷格‧巴克《父母會傷人》張老師文化
.
容格認為人的一生是持續成長的(自性化),其間會有一次或多次的轉化,也就是舊的價值觀被迫拋棄,而新的或早或晚將突顯。參見:莫瑞.史丹《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心靈工坊
許世穎Dewey推薦《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本文部分內容摘自該書/書評請按此

拙著《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自我實現需要長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