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3

行為學習理論、行為改變技術、編序教學

行為學習理論(Behaviourist Theory)也被稱為刺激—反應學習論(或簡稱S-R theory),主要是根據行為主義的基本要義而提出的理論觀點。此理論認為操作制約是人類學習的主要歷程,也是獲得經驗的學習歷程。另外,行為學習論也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他們認為學習的結果是表現在行為的改變上,並強調外在事件對個體的影響,他們不認同個體的自由意志,也因此被認為是決定論者。行為學習論者在教育上主張使用增強與懲罰兼施,而不重視內在自發性的動機,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行為論者認為增強作用是行為習得的關鍵,個體的反應若能帶來回饋,就會被增強而保留這個行為。正負增強作用就是操作制約的概念,而懲罰則是企圖藉由懲罰的實施,來阻止個體再次表現不當的行為。

行為學習理論在教學方面的應用有「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和「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等。此派理論者認為學習是外顯行為改變的歷程,因此對於學習時的內在心理變化並不重視,又因為強調外在環境對學習的影響,因此主張應訂定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目標來做為教學活動的指引,並鼓勵使用獎勵與懲罰來改變行為以促進學習效果。另外,也根據操作制約學習的原理,認為新行為形成之後要能夠持續,必須藉由間歇強化的方式,因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使用連續漸進式的編序教學法,編排一系列前後連貫的學習情境,以提升教學效果。因此,行為學習理論主張,學習的發生是透過訓練、指導與練習的過程所習得,而教師是具權威性的角色,被視為是管理者、監督者,以及糾正錯誤的解答者,相對的,學生的角色則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達的一切訊息,只是一個主動的聆聽者以及方向的遵循者。摘自:教育部、黃政傑教學原理、吾師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許世穎)
.........
輔導教師:學校輔導(教師身份)
諮商心理師:機構諮商服務
臨床心理師:醫院門診治療
.........
教師群:為什麼近幾年院長在課堂很少唱歌?
許世穎:因為發現我的學生已經唱的比我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PS(1):楊宗緯是我補習班的學生,在台中康德上我「觀護人:諮商與心理治療」的課,2007 年某天在補習途中臨時起意,翹課跑去參加歌唱比賽(可能因其曾任「訓導主任」的授課老師太過嚴厲)。且經查證比照,楊宗緯獨特的深情唱腔,疑似與其補習班老師「杜威」接近(誤)
PS(2):我 26 年前得過台北市立師院(今:台北市立大學)聲樂獨唱第五名,8 年前得過扶輪社內歌唱比賽第二名
(本文作者為:輔考教師甄試 22 年的「五鐵秋葉原」書院 / 院長)

諮商輔導與心理治療:教師甄試、國考、心理(輔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