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公司、華爾街的經濟學家或財務顧問,為一家公司預測經濟前景
過去一時的成功紀錄,再加上豐富的圖表、公式和自信,讓人覺得他
左派社會系、貧苦公費師範出身的我,十分了解「窮人處理的問題,不只是金錢的短缺,還有認知資源的困乏」因此,許世穎 Dewey 在勞工大學(社區大學)任教13年,但已於去年(2013)退出
每個人都可能變成馬多夫?
馬多夫可算是近期為了圖利自己,不惜欺騙大眾的金融詐騙代表性人物。
但是其實有更多的金融詐騙案,每天發生在你我的生活中,只是你沒有發現……
經濟學家高伯瑞在《揭開皇后的面紗》書中明言,金融產業的專業精神蕩然無存,簡直和詐欺沒兩樣;投資大師威廉‧伯恩斯坦則在《投資金律》中比喻:投資產業服務投資人的方式,和鴛鴦大盜服務銀行的方式如出一轍。金融產業猶如合法詐騙集團這句話不是我說的,但我相當認同
須小心的是,不只有「壞人」才會做「不道德」的事。所謂的道德判斷,其實是腦中決策的過程。而根據行為經濟學的實驗結果,一個人是否會欺騙,取決於在我們腦中 ~
「對自己感覺良好」以及「從欺騙中獲利」,兩股趨力的權衡過程。
人類天生有同情與同理的能力,我們能想像別人受到傷害時的痛苦,所以不會去做不道德的事。但是,當一個人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例如腦部缺陷者)、自己的行為和他人看起來無直接關係(例如我只是提供工具,做決定的是投資人)、不覺得自己在傷害別人(例如北海人壽:用自己的一輩子,成就別人的一生),而又能從中獲利時,就會做出不道德的事。
金融產業為了銷售產品,公司對於銷售人員的教育訓練,絕對是一面倒地說產品好,因此導致 ~金融銷售人員不但不知道自己可能害了客戶,還自以為在幫客戶。
加上期望心理和確認偏誤效應,對一件事(高額的佣金)的期望會讓我們只看得到自己想看的、聽得到自己想聽的,並且會不斷尋找支持的證據、忽略反面的證據,以加強自己的信心
一個人若因為不知道一件事而能賺到一點錢,要把他教會是很難的。
這和個人的道德感關係不大,而是一個人將自己置於錯誤的環境中。
(像金融銷售這樣一個有結構性問題的產業),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實在太難了。
管理大師杜拉克說,處理麻煩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避開。投資心理學書院不斷在課堂和部落格文章中耳提面命,就是希望大家養成一種習慣和直覺反應 ~
一遇到有人向你銷售金融產品,第一反應就知道要避開(小心假借教學之名,行行銷之實)金融海嘯有個正面效應,就是民眾開始醒過來了,開始對金融產業感到不信任,甚至反感
但很可惜地,在金融業灑錢打廣告,以及感人的故事行銷之下,一般人又馬上忘記教訓了。
連動債或其他創新金融產品絕對會再捲土重來,屆時希望各位讀者,在買下自己不了解的金融商品之前,腦中會浮現一位講師,非常偏激地大聲疾呼不要買的畫面,而能替你省下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