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8

為何你那麼勇於表達自己立場.不怕得罪人嗎?

朋友問:為何你那麼勇於表達自己的立場,不怕得罪人嗎?
許世穎:因為我要把討厭我的人「逼出來」,讓彼此都不用浪費心力在對方身上了!生命有限!~ 每天都封鎖好幾個人,也可能被人封鎖的許世穎

高鐵一年誤點五次,台鐵一天就達到了!

昨天228台鐵又大誤點了!高鐵一年誤點五次,台鐵一天就達到了,為什麼台鐵的問題永遠得不到改善,還越來越嚴重?
最簡單的答案是:高官或資本家和他的小孩很少會搭台鐵這種落後的交通工具(偶而坐坐樣子給媒體轉載時例外)所以不會有身歷其境的感受,他們看新聞好像在看熱鬧。何況媒體比較關注的是:高鐵和捷運。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缺乏「同理心」。如果要他們每天搭台鐵通勤,相信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每天從新北市某一火車站對面,通勤到台北車站對面(五鐵秋葉原)上班的許世穎)

社區大學資深教師許世穎(任教13年)退出聲明

曾任社大「校務顧問、心理與教育學程召集人」的許世穎(杜威)與「閱讀治療師教師群」已全面退出:庸俗化、反智色彩」濃厚、「盜用大學」」之名的社大。因其充斥著:肚皮舞、「靈修」「算命」人士在教「偽科學」;金融從業人士假教學之名,行銷售之實

14年前投入是因其知識解放理念正與本人社會系出身左傾思想契合。但如今社大已全面庸俗化,與最基本的「教育三大規準:合價值性合認知性合自願性」背道而馳!學教育的人都知道,但不學無術之流不僅完全沒聽過,還自以為是,真令人笑掉大餅!參見吾師吳清山《教育概論》

學術性的「心理學課程」每每是由:毫無專業背景的「靈修」「算命」人士在教「偽科學」;「公民經濟學程」則是金融從業人士假教學之名,行銷售之實」堪稱「倒行逆施」不為過!這對 15 歲即就讀師專、教育本業出身的許世穎 Dewey 而言,毫無選擇地只有退出一途!

補充:‎14年前弟在社大任教時的同事:包括曾昭旭王邦雄...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在社大開「通識性的哲學課程」。但他們早已退出,弟反對的是:不學無術、怪力亂神、毫無理論基礎者...竟假借科學之名開課,所以才會稱之為「偽科學」參見拙著《別掉入思考的陷阱》書評

社大原應推廣正確科學知識,如今卻反倒推廣「偽科學」堪稱「倒行逆施」不為過!
推薦成立已 9 年的「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 YouTube:

1.教育心理學》有系統的學習
2.無知的人最有自信!
3.幸福人生 の 祕訣:慎選人際關係
4.正向心理學》讓討厭你的人更討厭你!

....................................................................................

教師群已退出所有社大特此公告周知
開課在即,新莊社大片面停開本課程。罔顧大多數已報名學生之權益,在此譴責!並已將該校列為拒絕往來戶。至於停開理由講的很模糊,什麼對終身學習理念與公民素養認知不同。不解

首先不知其理念為何?(或是根本沒有)此外,難道他們是認為公民素養不高?教師群並不如此認為,而且上課要求便是用來教育公民的潛在課程。社大行政人員絕大多數並非學教育出身,應該不懂什麼是潛在課程。因此皆為師範出身的教師群懶得理他們!停開正好!

真正的理由不外乎教師群為了授課品質,而堅守的上課要求(無書者不可入座、講義費、以佣金為主行業勿選讀)或者是怕被「非目標客戶」告到教育局。(沒報名的非學員最大!真是怪哉!)
.............
世穎這一篇批評社區大學10年亂象的文章.本來要寄給社群全體師生,卻不小心寄給全體社大(我以前教過的)雖然已退出曾任教13年的社大,完全沒意願再回鍋,但也沒必要得罪人。不過也好,落實了世穎平常說的「要讓討厭的人,更討厭我」心得:深夜沒事別亂寄信!

曾教過 13 年社區大學的許世穎 Dewey 很慶幸已退出(以下摘自中時社區大學10年專題)社大學生:我從96年參加社大學習以來,對社大很失望,尤其台北市某私立職校,班級內桌椅不是少了就是亂堆,滿地垃圾,每次去上課都要搬桌椅,掃地,結業證書要到隔學期才發,舊生還照收報名費200元,學校沒有飲水機,課程上到一半教師出國近一個月,入門班與進階班混在一起,授課內容與計畫表完全不一,出席率不實,有的班級每學期還送老師禮券,班費亂收,公民週強迫去聽課,成果展成為拉客展,講難聽一點是靠社區大學學費來補經營不善,辦教育是良心事業,相關單位再不管,以後尾大不掉!

高有智專題報導:社大運動開展十年全台數量大幅增長,雖然壯大了社大聲勢,不少推動社大運動人士卻憂心,面對市場化競爭,各地社大辦學品質參差不齊,地方政府主導承辦或委辦,社大甚至淪為人事酬庸,過去社大運動理念逐漸變質失落。 教部評鑑委員的社大全國促進會理事長張捷隆,曾跑遍觀察各地社大辦學,他感嘆說「社大理念慢慢被稀釋了,變質了」 當初社大運動強調民間興辦高等教育,重視學術性課程,但許多社區大學「浮報」課程,就連書法班等才藝課程都列學術性課程,甚至兼顧市場導向流於逸樂取向學習,陷入人數迷思,卻失去社大的公共性格。

張捷隆批評社大提倡辦理「公共論壇」原本希望能針對公共議題討論,但部分社大只是安排一些地方政府的政令宣導,或是生活常識講座,混矇為「公民素養」不少社大宣稱公共參與、社區關懷等辦學理念都只是「虛有其表」,寫給評審委員看看而已。目前多數地方政府都以委辦方式辦理社大比例高達六成六,但承辦團體五花八門包括宗教社團、私立技職院校等,私校為求生存甚至當作推廣教育經營,多開一些市場濃厚課程,包括命理、美容,模糊了社區大學的原創精神。 地方政府缺少社大理念,社大校長職缺甚至淪為選舉樁腳酬庸。北部一間社大校長就是地方首長的樁腳,常常因為不同理念與社大工作人員出現爭執;還有社大竟由國民黨部主委擔任校長,就連外調到其他縣市接黨務工作者,都還掛名校長,根本無法專心推動校務

...............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心智上的學習有 3 大好處


洪蘭譯《改變是大腦的天性》指出「心智上的學習」可以同時產生三種作用或改變
一、學習活動本身的放鬆與快樂
二、幫助您得到真實的快樂,而非表淺、稍縱即逝的。
三、學習真正有效的改進策略:不論是財務上或生活上的,惟需留意教學者的立場,不宜與學習者有「利益衝突」。全文參見:拙著《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心智上的學習有 3 大好處

林天祐校長2/28逝世週年,學生許世穎永感念

吾師林天祐校長今天 2/28 逝世週年。民國 83 年筆者就讀於市立師院(今:台北市立大學)研究所,受教於當時剛回國的他。當年母校第一間研究所甫成立,許多輔導制度尚未建立完備,猶記得溫文儒雅的林教授無償指導 APA(美國心理學會)論文格式。畢業後曾代表研究所同學,反映圖書館借書問題,還承林教授親自回電給我。林天祐校長的教育愛,令學生永遠感懷...教升研究所、公職教甄補習班 21 年,都指定林天祐吳清山兩位吾師著作為上課用書
※ 不肖學生已成立:林天祐教授「嫡系子弟」許世穎(臉書專頁)紀念吾師

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弱連結的力量

艱難的世界情勢讓年輕人變成失落的一代?
心理學家 梅格.潔伊(Meg Jay)分享她輔導20歲年輕人的經驗及其重要性:在這人生的啟航階段,往往一句話便輕易改變他們的航向,影響一生的終點;並提出 3 項建議:

1.摒棄你的自我認同危機;開始累積自我認同資本: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2.充分利用有限的人際網路,爭取夢想的工作機會。
3.挑選合適的伴侶,以建構未來的家庭。

她語重心長的下結語:不要用無知或無所作為來定義你自己;現在是決定你一生的重要時刻
許世穎 Dewey 提醒您《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臉書社群專頁已成立~請按此
.......................

當五年級生的許世穎 Dewey 回顧這一生中三、四次具有決定性的選擇時,發現當我做決定時,幾乎沒有感覺到它的嚴重性。只有在事後才發覺看似不重要的小河,竟然是長江黃河
※ 請參考:許世穎:演講《後四十歲的選擇》YouTube  ~進入本文前要提醒您兩點:

1.本文乃針對「弱連結」:那些在親密交友圈內活動的人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影響他們生活最大的並非圈內發生的事,而是那些他們想像不到的無形力量。如何把路人變成貴人,這就是弱連結的力量。

2.此類生涯發展的書,常是從大型組織的角度出發,而忽略了另一種可能,也就是數量遠多於在大型組織服務的「跳蚤.自雇者.自由工作者」職涯發展,請參考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臉書

許多聰明風趣的人,不願在現實世界裡從事踏實的工作,多年來甘心屈就於無法一展長才的工作。時間一久,他們不再有餘力也不想敞開心胸去找一份可以讓自己真心快樂的工作。漸漸的,他們離當初的夢想愈來愈遠;在旁人眼中,他們也不過只是掛著名牌的小人物而已!
.......................................

不停地學習,準備你自己,開放你的胸襟,接受機會給你的挑戰,我想這是最好的生涯規劃
先推薦與本文相關的 ~ 許世穎 YouTube :

1.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崩世代》脫貧致富新策略- YouTube
2.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
3.存在主義治療法》日常模式 vs 本體模式

4.人際關係決定你的幸福指數
5.幸福人生 の 祕訣:慎選人際關係
6.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而非靠覺悟

信心的形成並非由內而外,而是自外向內。人們的內心之所以不那麼焦慮,或變得更有自信,是因為他們對外貢獻了值得稱許的成就。偽裝的自信來自對自我懷疑的壓抑,空虛的自信來自別人對我們所說的一成不變的讚美;真正的自信則來自於貨真價實的熟練經驗、嘗到成功果實的真實時刻,特別是得來不易的成功。無論愛情或工作,唯有靠著經驗衍生出的信心,才能夠驅除我們的不安全感。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

作者臨床心理學博士梅格.潔伊特別強調「弱連結的力量」令許世穎 Dewey 印象甚深的是,在《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一書中作者提到:「我從來沒有和這位編輯見過面,也從未見過我的出版商。至於借我出版提議書範本的人,我們也只見過一次

構成網絡的三項元素:

■強連結 Strong links:親密的家人與朋友關係。如:閱讀治療師教學群
■弱連結 Weak links:泛泛之交,不太熟悉的相識者。本書所強調的不必花太多時間經營
■社群 Hubs:個人所參與的或大或小的團體或組織。如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

以上摘自《超級關係》該書與本站常介紹的《80/20法則》The 80/20 Principle 作者皆為理查.柯克 Richard Koch,本身也是一位成功的創業家。現今高科技時代,人與人的連結程度愈高,網絡效應也愈明顯。而在網絡特有的集中效應之下通常只會出現少數的大贏家,因此掌握了網絡的規則,就能掌握成功的機會。柯克指出:二十一世紀的科學──網絡科學。而弱連結將帶來寶貴的知識、機會與創新;而一般人倚賴最深的強連結反而是往前邁進的阻礙
............................

另一項更驚人的發現:企業界的網絡主要是由握有超級關係的人脈王所形塑的,對市場結構、策略與產業政策具有深遠的意義。而這些個人與企業雖只是極少數,卻能創造出不成比例的巨大連結,為我們搭起一座橋樑,通往相距遙遠、非常不同的社會角落,讓世界變得更小,讓大家更能看到世界的豐富多元。

強連結即《別自個兒用餐》作者法拉利所著《誰在背後挺你》主張的生命線關係。強調出人頭地的祕訣,在於你的生命線關係,這是個親密而深層的友誼關係,成員就是你跟值得信賴的盟友。你們互相扶持打氣、給予彼此最真誠的建議與批評、要求對方發揮所有潛能,並且改掉根深柢固的惡習。可透過彼此信任的實踐社群參見《閱讀治療並非心理治療或醫療

社會系出身的筆者對《超級關係》探討的「六度分隔理論」當然不陌生。
該書也分析了網絡對社會、經濟、文化的各種影響與運作模式,剖析學術理論背後的意涵,
例如「小世界觀」「長尾理論」提出顛覆性的獨到觀察與看法。而網絡也直接影響了個人生活,個人該如何形塑自己的網絡,以及面對不同網絡時的取捨,都是成功人生的重大課題。

在此引用《槓桿閱讀術》作者本田直之的另一本著作《超強人脈術》的觀點回應《20世代你的人生是不是卡住了》的弱連結力量,許世穎 Dewey 認同參與「實踐社群」有 5 大優點
.....................................................

參與「實踐社群」的 5 大優點

一、心智層次在相互感染之下,共同獲得提升 :改變自己不如先改變周遭的人,

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朋友(《超強人脈術》強調一定要選擇與「心智層次高的朋友」建立相互成長的伙伴關係,因為物以類聚用在人的身上更加正確,我們也都容易受到周遭人的影響);
不是企圖去改變負面的人的心態,而是多與正向積極的人相處,共同獲得提升。

二、有助於目標的具體化 :每一次的上課出席就是最具體的成果展現。

筆者常說:「只看一個人怎麼做;不看他怎麼說」。
此外,倘若朋友當中有人成功做到了 ,便可以幫助自己想像出具體的成功模式

三、與大家共同分享情報 :

在一個心智層次、目標方向都相當的團體裡,成員們可以共享有用的情報。
先哲有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此外,網路交流的只是雜訊,
課堂中的交流討論,才是學習型組織倡導人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強調的深度匯談

四、與大家共享社群 :前提是社群中的每一位成員心智層次、目標方向都要相當。

因此,本社群的任何上課要求,都是為了保障同學們所共享的學習社群的品質,
以使課堂內每一位參與者的權益不致受損(參見:拙著《贏在社群網戰》信任經濟

五、自然而然獲得成長 :經過長期地、持續地學習之後,每一位參與同學,不論是在

「智慧」 Wisdom、「快樂」Happiness、或是「財富」Fortune
都在無形中自然而然獲得成長 - 這便是「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的教學目標
.....................................................

「本社群」並非一個散漫的、聯誼性質…甚至是以行銷為目的的聚會;相反地,
這是一個積極學習「科學心理學」的實踐社群,並將此種最新穎的科學理論應用到
「投資」、「職涯」與「個人生活」中。以期每一位參與者都能運用投資心理學的智慧,
開展出「適合自己」的理財策略,與「自我實現」之道!請參考拙著文章如下:

1.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投資心理學」書院: 不管怎樣一定要幸福科學的幸福心理學
2.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投資心理學」書院: 贏在社群網戰》信任經濟
3.《凝視太陽》深厚可靠的關係才能有真正的改變


本文作者所參與的《部落》《超級關係》也推薦您加入:
1.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Facebook 由「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WHF 站前地王班
2.正向心理學 Facebook (由「投資心理學教師群)
3.投資心理學 Facebook (「閱讀治療師教師群」)「閱讀治療:說明請按此

本文作者為:許世穎「心理學」書院 / 院長有系統地學習「科學心理學」29 年
~自就讀台北市立師專(心理輔導組)起,曾任台北師院輔導教師(職涯輔導)多年


2014-02-27

存在與虛無》沙特:存在先於本質

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在最重要的代表作《存在與虛無》提出「存在先於本質」的主張,並以此奠定其學術地位。其哲學思想的核心為對自由的深切渴望以及伴隨而來的責任感,因為人從未能置身於處境之外,所以「最終,人要為其所是而負責」

一生中從未停止過對政治社會運動的積極參與,並以實際的行動反對資產階級、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 沙特:法國著名作家及存在主義者。出生於巴黎,曾在柏林師事存在主義大師胡賽爾及海德格。二次大戰期間參與巴黎的反德活動,發表小說、劇本著作若干(許世穎)

國家文教機構:許世穎(杜威教授)心理學

國家文教機構:許世穎(杜威教授)心理學
 3/1(六)午開課:請帶收據.並繳交兩張照片製作上課證

專辦:研究所/推甄/公職/證照/專科插大/大學轉學考
地址: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43號4樓(電話 02-23119306)
國家文教機構(課表)請按此

焦慮的意義》存在焦慮:人活著不只是為了生存

斯賓諾莎:別在你無法直接控制的事情上白費力氣,將你的精力用在你能掌控的事情上。
思考人生哲學書籍,許世穎 Dewey 推薦《斯賓諾莎問題》《這麼想就對了》
前幾天我被一個 7 年級小朋友踢出臉書社團,理由是我不懂心理學
(我這五年級大叔,自從念師專心理輔導組,已經有系統地學習心理學 29 年了!)


「意義治療法」在心理學領域被歸類為存在主義心理學。
該領域是存在主義與心理學的結合,主要分為兩支:

一支為瑞士心理學家賓斯汪格的「存在分析」強調人是世界中的存有;
另一支即為本文所述,由原籍奧地利的猶太人維克多‧弗蘭克(Vicktor Frank)
所創之「意義治療法」,強調人是求意義的生物。
馬斯洛(Maslow)的人本心理學崛起之後,又結合成為所謂的「存在人本取向心理學」。

★如何從工作中得到快樂?
★如何擁有美好的家人、朋友關係?
★如何堅持原則正直一生?(杜威 Dewey:美的經驗就在於體驗自身的品德 )

這三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若要求你實際作答,卻恐怕不容易給出讓自己滿意的答案。
最後要向您推薦:拙著《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你拿什麼定義自己


本文作者為「存在人本取向」投資心理學の閱讀治療師,主要任務為:
幫助有心學習的「知識工作者」逐步地邁向自我實現( 發揮個人潛能、活出工作的意義 …)

2014-02-26

投資心理學》牛頓在股市慘賠失去信心時說

牛頓在股市慘賠失去信心時,留下這麼一句話:
我可以計算出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算不出人性的瘋狂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不用再上班了》鷹業家

許世穎 Dewey 推薦鷹業家》《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不用再上班了》三個臉書專頁
痛苦是心的禮物,不要隨便把它送走,它是認識自己的最好一把鑰匙(心理學家榮格)
本文獨家表解《不用再上班了》一書之企業家」vs.「鷹業家」比較
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

天資 / 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
熱情 / 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
態度 / 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
機會 / 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

我們每一個人,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到。
...................................

心的世界比大腦更遼闊。它會在人際關係中茁壯,並且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然而我們經驗中如此主觀的核心,卻無法被我們握在手上,也無法用最先進的機器顯示出來。
如果我們只聚焦在具體的物理世界,那麼心很容易就會消失不見。(摘自《第七感》)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許世穎 Dewey 建議您不要以金錢或膚淺的人際關係(人脈)因為:
1.金錢買不到愛情、尊敬或內心的平靜 (身處壓力的人往往較容易順應輿情。
因為他們有無法掌控的不安,於是便尋求集體思維與他人認可的庇蔭~失敗了也可卸責)。

2.叱吒風雲網路名人,可能是沒有朋友的孤僻分子。人際關係不是一種待尋找的寶物,
而是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居所。很多重大問題都是源自未能分辨值得信任的人
 (摘自《疼痛才叫青春》),另可參見:許世穎 YouTube「疼痛才叫青春」演講影片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而非靠「覺悟」:彼得杜拉克視〈自我管理〉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此種能力可不是上了一堂潛能開發的課之後,就突然被激發出來的。而是一種每天都做一點、一步一步的落實、無形之中慢慢地累積起來的能力。杜拉克:只有透過有目的、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知識才會變成力量。請參考《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書評
..................................

如欲朝向幸福快樂的方向前進,你就要有勇氣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故事,與眾不同、做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真正需要你的世界裡發揮自己。社會學者紀登斯說:想在就業市場上有機會,你「一輩子都必須持續學習的動作」史蒂芬˙柯維則建議在平日多從事「重要的事」如:有系統地學習;而非老在應付「緊急的事」如:加班。許世穎 Dewey 贊成《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主張的:

 把寶貴的時間,投資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更美滿的人生:花時間用心跟家人朋友共處,為一輩子的情感打下基礎
更豐富的心靈:利用下班時間閱讀,豐富自己的心靈生活。
更富有:持續學習、累積優質的信任,為工作或創業做準備

1.《轉角遇到許世穎 Dewey》。2.許世穎 YouTube 個人品牌 & 網路自我行銷。)
....................................................................

根據《動機,單純的力量》指出:現在的美國,就有一千八百萬家沒有任何受薪員工的企業,也就是美國人口普查局 (U.S. Census Bureau) 所稱的「非雇主營業」(non-employer business)。這樣的企業沒有任何下屬,所以沒人需要管理,也不必激勵任何人。
不過,因為也沒老闆,所以也沒人去管東管西、激勵他們。他們必須自己指揮自己

在此,援引許世穎 Dewey 獨家表解《不用再上班了》一書之
企業家」vs.「鷹業家」,對照說明如下:

以上係許世穎 Dewey 獨家從《不用再上班了》中有關「企業家 vs. 鷹業家」之比較彙整而來

筆者常說:成功是無法複製的!如同:投資理財、幸福快樂…等等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樣,都是要自己學的!不用再上班了》作者心理治療師丹‧米勒也強調:「通往成功的路,絕非墨守成規不敢冒險,而是該要認清自己的才能與本質,絕不試圖複製他人成功的模式

本社群教學目標:運用投資心理學的智慧,幫助有心學習的人成功致富又幸福快樂!請參考

1不用再上班了》書評
2《動機,單純的力量》內在心理動機的〈三大力量
3.《你拿什麼定義自己》韓第
4. 許世穎 YouTube 個人品牌 & 網路自我行銷


本文作者立志當個「鷹業家」( 過去也稱為:跳蚤、自雇者、獨立教育家、自由工作者)


80/20法則》個人篇YouTube

2014-02-25

心智圖法和 NLP 都是「偽科學」嗎?

心智圖(Mind Map)有過度宣傳之嫌,坊間課程廣告用語常出現一般大眾無法分辨真偽的部分。心理學上對心智圖的議題也時有爭論

維基百科:心智圖(Mind Map),又稱腦圖、心智地圖、腦力激盪圖、思維導圖、靈感觸發圖、概念地圖、樹狀圖、樹枝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以及一種利用圖像式思考輔助工具來表達思維的工具。

 Buzan 宣稱心智圖是一個深奧優秀的筆記方法因為心智圖不會導致像其他筆記方式的「半睡眠的恍惚」(semi-hypnotic trance)狀態。Buzan也主張心智圖全方位利用左右腦的大腦皮質技術,平衡大腦,開發99%斷言尚未使用的智力潛能以及直覺(Buzan稱之為「超級邏輯」)。

然而,學術研究表示這樣的主張實際上可能是基於對大腦和大腦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誤解的銷售宣傳。評論家主張「腦半球側化理論」(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 theory)在心智圖製作應用時,已經被界定為偽科學。

NLP 倍受正統心理學質疑的偽科學

維基百科:NLP 神經語言規劃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簡稱為NLP,又譯作神經語言程式學、身心語言程式學)在實證有效性方面存在很大爭議,支持者聲稱其效果能被研究證實,而反對者也有研究表明其不具備所宣傳的效果。因創始人班德勒和葛瑞德之間的官司糾紛,目前「NLP」及「神經語言規劃」這一名稱不被任何個人或組織所擁有,也不是註冊商標的知識產權;沒有官方機構負責NLP教學與認證。獲得NLP高級執行師或高級訓練師的稱號並無限制,並存在著多個認證協會/反 N L P《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靈修書

NLP倍受正統心理學質疑。Grant Devilly(2005)指出:[在初初推出的時候,NLP被認為是療法上的新突破,亦常見於工作坊、影帶、書本等廣告。這些工作坊提供證書。可是在對照研究中,發覺沒有太大實際成效,而且廣告內經常夾雜一些極端或者經常改變的聲稱,所以研究員開始認為研究這方面是不智的,甚至覺得NLP是不可能測驗的理論。 NLP 沒有 1970年代及1980年代般流行,但仍然在一些人力資源界小規模地進行。科學來了又沒有了,但信念還在。《僞科學百科全書》(2000年)中收錄了對NLP的批評文章
反 N L P《祕密》《零極限》《吸引力法則》靈修書

講師.顧問.教練(田徑場除外)都是有問題職業/就像有錢人(富人)的習慣.想法.祕密這類課一樣

有個未曾謀面的臉友,兩年來常常傳私訊問我某某課可不可以上,某某講師(教練)有沒有問題。他問的課,千篇一律都是一些開發潛能、教你致富的「短期昂貴」課程
過去曾被詐騙,兩年也來毫無成長的他,終究還是被我「封鎖」了!

富人(有錢人)的想法、不告訴你的祕密...這類課都有問題,而且都是一些出社會沒幾年的「七年級」小朋友在教,他們自己不會覺得很好笑嗎?
真正的有錢人不會開這種課(如果真的有這種課也無法教)你覺得郭董會開這種課嗎?

╳ 光記憶術」頻頻在我成立的社團留言,打擾人的惡質拙劣行銷手法,宛如坊間所謂「財富平台、致富系統」傳直銷。再次聲明本社群排除:記憶術、皮紋檢測、算命靈修、技術線型(程式交易)期貨選擇權、理專投顧、保險傳直銷「一律封鎖」

講師、顧問、教練(田徑場除外)都是有問題的職業;
就像有錢人(富人)的習慣、想法、祕密...這類課一樣
................

光記憶課程評價/要所有人加入美樂家(傳直銷)摘自網路:我是一年半前,為了準備考試,在看過他的記憶書後,老師上課的感覺是蠻生動的。但事後回想,會覺得$12,000是白花的。他所講的記憶的要領很基本,在一般記憶書內都有,應用上,在課堂上,他講的,你會覺得很神奇,都記起來了,但,回家後,你真的需要記憶的,卻沒那麼容易轉換(也得靠自己練出一套方法就是了)花這補習費和補習時間,不如去圖書館借幾本記憶書來看,然後定下心,重覆複習自己需要背的東西,對自己比較有益。

另外,我對他漸漸覺得反感,是因為:每堂上課前,他會播他的新聞廣告。但仔細看,新聞內接受訪問的,根本是他裏頭的工讀生。另,還會播他在北大上課的樣子。當時還一再告訴我們,大陸那邊多麼重視他,他決定去那邊發展,我們多麼幸運,還來得及上到他的課~結果,他至今還在台灣,廣告打得更兇。裏面的工讀生講話姿態會學老師那套(以上對下虧人的姿態)


當時他出了財經書,強烈廣告打書。上課也很愛講他的財經理論。還說在記憶課後,要幫大家加開一堂財經課。(在財經課前,我對他的評價還是正的,財經課後,整個翻黑)因為,那堂財經課到最後,竟是要所有人加入美樂家。要你當場申請,而且當場得選購商品。他有提到他很賺錢(學生們都當他和他工讀生的下線,他當然賺)決定不加入,他還會提到是因為有業障,才會選擇錯過這良機之類的。
...........

記憶是教育或心理學的領域,以前在補習班是教數學的,記憶並非他的本業(陳俊生是藝人,更離譜)這些東西本來沒問題,但在台灣成為傳直銷詐騙課程的斂財工具

你何時要吃棉花糖》幸福之道:參與同好社群

交朋友也應該像「銷售漏斗」一樣,只有通過篩選的人,才能進入你的生活圈,也要在一路上,把沒能跟上腳步的「非目標客戶」篩選掉。畢竟,他們不是你的家人,每個人的時間心理都有限。美國心理學會會長:金巴多「把你的時間當作最珍貴的禮物,獻給最重要的人

品格的培養是內隱的學習,是長期模仿、觀察,內化的結果,它是潛移默化的歷程(洪蘭)
把你的時間當作《最可貴的禮物》,只有最值得的人可獲贈 (經濟學上,時間這種不可逆的資源,遠比金錢可貴)。對方是否重視你,只是第一步;還要你也重視他,這一點更為重要!

推薦臉書社群專頁 1.《金巴多》臉書。2.《你何時要吃棉花糖》臉書及許世穎 YouTube :
1.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怎樣學習才有效》社群學習- YouTube
2.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演化心理學》建立自己的社群- YouTube
3.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艾許從眾實驗:為何我們會順從團體的意見 ...
4.閱讀治療師許世穎演講「幸福人生の秘訣:慎選人際關係」 - YouTube

金巴多:「情境智能」的研究證實了「一個穩定的、支持的情境」的重要性,甚至能彌補智能的不足:一項為期 40 年的追蹤研究,160 位在小學的「IQ測驗」分數低,而被評定為「智能不足」的人,顯示出情境智能的重要。金巴多強調:一個穩定的、支持的情境,能彌補智能的不足。這些人大多數生活滿意,找到了工作並且持續在做,而且對未來保持樂觀的態度

IQ 對學業的預測效用,受許多因素交互影響。隨著某些環境的變化,諸如接受特殊設計的教育課程、從一個敵對的或貧瘠的環境,轉到一個有豐富知識刺激的環境,以及對主流社經文化的熟悉度增高等,都在在會改變個人的智商分數(IQ)~以上摘自金巴多《心理學》許世穎 Dewey 補充:此書為「台大心理系」指定的原文教科書,中譯完整版由五南出版,惟已絕版

蒙田真正的友誼是自由意志的選擇、心靈交流...不牽涉其他利害關係
在愛情裡沒什麼友誼,婚姻則牽涉無數糾紛需要排解,足以截斷一個活生生的感情連結。
以下為許世穎 Dewey 摘錄《你何時要吃棉花糖?時間心理學與七型人格》P 241~242 :
............................................

人的一生都活在一小群人當中
從這群人,他們得到支持、定位及一種穩定的延續感。
從童年到青春期的後期,人都在拓展自己的接觸範圍,
開發新的關係,參與不同的群體,以便覺得誰最適合自己的需要。

到了成人初期,便開始挑選一個中意的、可靠的小團體,認同這個小群體
(金巴多在 該書 241 頁並明確地指出:到了 30 出頭,男性如果還沒有一個這樣的群體,
便可能再也不會有,而且終其一生都將只有配偶,卻完全沒有值得信任的朋友。)

一般來說,隨著時間過去,我們通常都只會維持自己最滿意的小群體,
至於圈外認識不深的人,往往不是拋棄了便是疏遠了。

對淺交的人,互動會穩定減少,跟關係要好的,互動則會增加,
與核心群體的朋友及伙伴交往,從他們那兒獲得感情上的滿足和支持,
交往會變得更為頻繁。親密朋友之間的互動有起有伏,但其提供的感情密度則是穩定的

分別訪談年齡18、30、40 與 52 歲的人,結果顯示,跟沒有深交的人互動,
最能感到滿足的是年紀最輕的一群( 18 歲)。對正常成年人而言則相反,
能夠跟沒有深交的人互動,而能感到滿足的人大幅減少。

成年人可行的對策之一,是從知識上去了解自己及認識這個世界,並尋求幫助。
對象從專家到一般認識的人皆可。其次則是深化親密關係,尋求情感上的滿足,
並從生活中汲取有意義的感情。研究顯示,相較於年輕人,
成年人較少和圈外人從事社交活動,但所擁有的親密社交伙伴卻不會比較少
.................................................................

以上摘自《你何時要吃棉花糖?時間心理學與七型人格》許世穎 Dewey 曾介紹的
《150法則》是應用於社交方面、較為表面的社會互動。較深入的應該是 ~

1.只有 15人的《15 法則》並非只是互相叫得出名字的表面關係,至少要是如謝弗的集思社
2.最深入的則是《 5 法則》一種強連結,亦即《誰在背後挺你》一書所主張的生命線關係

研究顯示必須慎選同伴。和你不信任、無禮或喜好競爭的人在一起,對健康弊多於利
最新的研究指出:「人際關係的品質才是影響身心健康的真正原因,而非朋友的數量。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擁有歸屬感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大過於朋友的數量。」

臨床神經科學家、精神科醫師亞蒙.丹尼爾在《從 0 歲到 99 歲腦的奇蹟》(天下)指出:「每個人常來往的、攸關個人心理生活品質的只有 5 ~ 15 人。」而非眾多泛泛之交。金巴多:「人的一生都活在一小群人當中,從這群人,他們得到支持、定位及一種穩定的延續感」

參見本站《150 法則》《15 / 5 法則》及《像佛陀一樣快樂》成人如何建立「安全依附」
許世穎 Dewey 撰《你何時要吃棉花糖?》要不斷地問自己大問題


本文作者所屬社群:
1.終身學習臉書。2.投資心理學臉書。3.正向心理學臉書。以及許世穎臉書

演化心理學》建立自己的社群

辭去公職 12 年以來,常有人問我:這麼好的穩定工作幹嘛辭?更別說我還放棄 13 年的年資和退休金了!其實創業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決定自己想來往的人(當然,前提是不以賺錢為目的~如本社群排除:保險房仲、理專投顧、傳直銷)參見拙著《150 法則》

2014-02-24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閱讀治療教師群)公告

許世穎心理學書院/公告:因本人即將在「國家文教機構」開「心理輔導與教育」插大/研究所/教甄/公職/證照...相關課程(3/1起):心理學、教育學(每週兩次)、教育心理學(每週兩次)..

為考量教學品質故 9 年來陸續成立之各分班,如:館前班(北市館前路)、永和班(四號公園)旁、板橋班(捷運新埔)..等.均委由「閱讀治療教師群」各負責人獨立經營,筆者亦不再至上述地點授課,只負責台北車站對面「五鐵秋葉原」的「站前地王班」。感謝眾多同學的長年支持

院長:許世穎。(參見:「許世穎心理學書院」的課要如何參加?)

弘道國中《少年維特的煩惱》中年維「持」

少年維「持」的煩惱:看到「求愛少年」癡戀42歲乾媽的事,令我想到 30 幾年前,有位「弘道國中」大我一屆的學長,與女老師相戀後來修成正果,得到祝福。畢業後念隔壁的師專,回母校聽老師講起此事結局!我的感想是~怎麼有這麼好的事?!

當年我也喜歡一位女老師,還寫信給她。結果她把這封信交給「管理組長」,結果 ...... 後來我也在學校訓導處當「管理組長」,每次收到班導師轉來的情書(都不是寫給我的)均從輕發落~改錯字後隨即退回。

~ 已婚的「五年級中年大叔」鼓起勇氣!在 30 年後首次在此公開,與親愛的臉友們分享(我太太都不知道這件事)不准笑!

新富餘《心富餘》20 項實踐具體策略

布伯的經典著作《吾和汝》(又譯《我和你》)只有兩個真實生命個體存在的關係,才真正的是「我和你」

這次金融海嘯過後,全球經濟雖然在各國政府援助下獲得拯救,但是根本問題並未解決
要解決根本問題,必須進行徹底的改變。氣候不穩、經濟蕭條、加上食品與能源的價格不斷上漲,地球不斷發出警訊讓世人知道,我們居住的星球正承受極大的壓力。生態學家也發現人類活動致使我們偏離這些安全範圍。但是,主流會談卻一直以宿命論敷衍了事。

讓人類繼續往前邁進的方式確實存在,許世穎介紹的這本《新富餘》將這項方式稱為新富餘 plenitude。新富餘一詞讓人們注意到我們必須恢復人類慷慨大方的天性,也使我們注意讓生活富足的機會,以及從彼此關係中可取得的財富。也就是筆者很強調的心智層次相當之社群

在經濟與生態都陷入困境之際,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找出一種同時解決問題的方式繼續前進,藉由時間、創意、社群和消費的有效調度與轉變,創造一個富而有餘的幸福世界:

●工作時間減少,回報卻更多
時間不夠用是我們的共同經驗,但改變工作模式,將使能源消耗量減少20%,
同時提升工作效率,減輕壓力,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獲取平衡的生活。

●自己動手做,創造新財富
當個都市農夫、DIY居家修繕、家庭裁縫、自釀啤酒、醃漬食品,不僅可以販售手作良品,
也能以物易物,為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創造出更高價值。

●有智慧地消費,降低生態衝擊
 不讓時尚與廣告牽著鼻子走,大幅縮減可任意支配的所得,依據低碳法則購買所需商品,
放慢消費、尋找替代品,享受不役於物的快感。

●投資人際關係及社群,讓幸福洋溢
透過人們花時間和心力強化社會連結,共同使用或交換勞力、金錢或物品,破除人際孤立,
重新儲備社會資本,適時為彼此提供扶持與援助。布伯的經典著作《吾和汝》(又譯《我和你》)只有兩個真實生命個體存在的關係,才真正的是「我和你」

為呼應《新富餘》許世穎 Dewey 也從心理面提出 20 項智富幸福人實踐(心)新富餘具體策略:

1. 自我節制:在剛開始追求目標,動力十足、精力充沛,想要一飛沖天的時候,請自我節制
不要任由自己去做所有想做的事情,而只讓自己做到 50%-70% ,並規劃一系列的長期計畫,
緩慢地逐步進行。

2. 儘量開始就是:有些時候你就是不想出門跑步,不想理出預算,或者為目標處理任何當天預定的事務。這種時候,千萬不要去想這件事有多難,會花多久時間,只要告訴自己:儘管開始就是

3. 定期報告:一旦你將目標公諸於世,不管是透過線上論壇、部落格、電子郵件或親口告訴親友,請遵守與那一群人許下的承諾。常常報告進度,持之以恆。定期報告會讓你想要表現得更好,因為你不想告訴他們你失敗了(可在課堂報告,閱讀治療教師群也會提出即時回饋)

4. 積極正面,粉碎負面想法:這是維持動力最重要的訣竅之一,我建議你天天練習。
試著關注自己的念頭,認清自己負面的思想,這是很關鍵的步驟。幾天之後,
請試著粉碎那些負面想法,好比殺死小蟲一般,然後用積極正面 的念頭取代之。

5. 多想想好處:多數人都有相同的毛病,就是太常去想事情有多難。每個禮拜到上「投資心理學」聽起來好難喔!光想就累了。但與其去想事物有多難,不如想想你能從中獲得什麼…

6. 再度燃起興奮之情!反省為什麼你失去了那股興奮的感覺,然後回想一開始充滿期待的理由

7. 閱讀相關文章:失去動力的時候,我會去閱讀與目標相關的書籍或部落格,那些文章能激勵我,為我灌注活力。出於某種原因,閱讀能激起人的熱忱與動力。所以,可以的話,請天天閱讀與目標相關的文章,意興闌珊的時候尤其應當如此。

8. 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要靠自己的力量維持動力,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你能找到擁有類似目標的人(不論是上課、閱讀、省錢…等等,會到許世穎心理學課程(站前地王班))的同學,都是值得認識的積極正面的好學者 ),詢問他們願不願意與你一起。

9. 閱讀激勵人心的故事:我總能從達成了我所追求的人,或者同樣正在追求那個目標的人身上,得到莫大的鼓舞。我會閱讀其他部落格、書籍或雜誌,也會用 Google 搜尋我的目標,找出相關的成功故事 (好書太多,時間太少因此本書院會為您做知識管理,和您一起學習!)

10. 累積小小的成功:一路上,每跨出一小步都是成功,甚至光是起步本身就很值得慶祝!

11. 靜待低潮過去:只要堅持下去,默默地等待動力重新湧上。與此同時,
閱讀與目標相關的書籍文章、尋求援助或執行其他此處列出的訣竅,直到低潮過去。

12. 尋求援助:想要一個人獨力完成事情,並不容易。請找出能夠給予你支持的網絡,
不管是現實世界或網路世界都好。 (如:每週到和同樣正向積極的同學們相互勉勵 !)

13. 記錄進度:不必弄得太複雜,像是在行事曆上畫叉,這簡單的動作有莫大的好處,
讓你回顧自己的進度,知道自己進步了多少,還能給你繼續下去的動力。

14. 經常獎勵自己:一路上每跨出一小步都是成功,請好好慶祝,給予自己獎勵。
事先為每一步寫下合適的獎勵,那很有幫助,因為你會期待那些獎勵而更有動力。

15. 追求小目標:有時候大目標或長期目標過於嚇人,幾個星期之後,人就會失去動能,後繼無力,因為若想要完成目標,前方還有漫長的幾個月甚至一整年等著。長期為單一目標維持動力很不容易,解決之道在於追求沿途的小目標。

16. 聘請教練或報名課程:這點能讓你至少有動力出席並行動,並且適用於各種目標。這種維持動力的方式比較昂貴,但絕對管用。去收集些資料,或許你能找到附近的便宜課程(如:(站前地王班)),又或者,找找看朋友當中,有沒有願意提供訓練或諮詢。

17. 切莫中斷連續二天以上:這條規則是為了應付人偶爾想要偷懶的天性。我們並不完美。
所以,你中斷了一天......接著又是新的一天,但你還是無精打采。請告訴自己,
「不!你絕對不可以連續中斷二天!」因此許世穎 Dewey 常會關心連續缺課二次以上的同學,以免他們變成中輟生(本文作者曾任公職薦任主管,負責督導學校中輟生防治業務。)

18. 將成功具象化:鉅細靡遺地具象化成功的樣子。閉上雙眼,想像成功的樣貌如何,
想像你會有什麼感覺,甚至是嗅覺、味覺和聽覺。成功的時候你人會在哪?看起來怎樣?
穿著如何?盡可能讓這個圖像越清晰越好。接下來的重點,在於每天執行,
每天花個幾分鐘的時間想像。唯有如此,你才能長保動力。

19. 體察並擊退放棄的念頭:我們都有放棄的念頭,只不過多數時候自己沒有意識到。應付它最有力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去體察這些想法。這裡提供一個練習方法,一天之中,每當這種念頭浮現,就在一張小紙條上做個記號,這能讓你察覺這些念頭的存在。接著,請事先為那些念頭準備好應對計畫並寫下來,因為當放棄的念頭來襲,你不會有構思應對計畫的心情 ( 筆者常建議同學撰寫自己的日記;其實許世穎「心理學書院」部落格,正是本人公開版日記 )

20. 找回快樂:如果過程中找不到快樂,只在好幾個月的折磨後才能得到回報,
沒有人可以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每天都應當十分有趣、快樂和愉悅,否則你根本不會想做那件事 ( 誠如《更快樂》一書所說的:要兼顧「快樂」與「樂趣」)。找出事物當中值得享受的,如上課堂的美好( 許世穎 Dewey 的搞笑或同學們的分享… )、向他人報告你又邁進了一步時的成就感,或者是健康飲食的美妙滋味。

本文部份內容摘自:《新富餘》、《少做一點不會死!》並加入個人補充說明

新富餘牽涉到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跟過去二十五年主流意識的金科玉律比較無關。它以生態和社會的正常運作為核心,卻不是一種犧牲典型。相反地新富餘牽涉到一種帶來更多幸福的生活方式而非堅持一切如常運作business as usual維持現狀,導致自然環境和經濟情勢日漸惡化

該書作者 茱麗葉.修爾 Juliet B. Schor 曾著有《天生買家》《工作過度的美國人》《消費過度的美國人》,以工作、消費、環境及消費文化等經濟學領域為研究主題。修爾曾任教於哈佛大學經濟系目前為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 社會學教授。修爾也是新美國夢中心 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Dream 的共同創辦人。最後,容許世穎 Dewey 再重申《新富餘》之呼籲:

所有人都只能活一次,改變就是現在!
當地球沿著停工這條路走下去,食物、能源、運輸、消費用品都將變得更昂貴,工作機會愈來愈少、錢愈來愈難賺。現在是我們跳脫以往的生活模式,接受新經濟、追求真正財富的時候了

其實許世穎心理學書院)教學宗旨正與《新富餘》的精神相符合, 在此也期望每一位讀者,在學習投資心理學之後,都能過著「更有效能的生活」-不論:投資、工作、職涯…與人際關係。相信這「 20 項新富餘實踐策略」必有助於個人心理生活品質提升!

最後,且讓筆者在此祝福「投資心理學」部落格的每位讀者:早日實踐(心)新富餘!加油!
有關(心)新富餘之相關文章,敬請參閱本站發表《內心的領悟是最豐富的旅程


本文作者的教學目標是:幫助有心學習者,成為擁有「(心)新富餘」的智富幸福人

2014-02-23

異數《我比別人更認真》專業:10年或1萬小時

學「心理學」出身的許世穎(杜威)不會「撈過界」教「寫程式」;不知為何其他領域的(如理工背景的)總愛撈過界? 請注意:這類缺乏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講師、教練,是在「教」不是聊,沒受過長年養成訓練的他們,難到不會心虛嗎?至於,什麼是專業?一般的共識是「十年」或「一萬小時」的專業養成訓練。參見兩本好書:異數、我比別人更認真。
※ 請愛算命的別來加我(或追蹤)心理學不是算命好嗎?
我是學科學的(社會科學),和你的世界 ~ 差很大!
一個失業許久的碩士問:可否免費上課?我問沒積蓄嗎?他說之前在號稱「免費」的潛能開發說明會現場,被詐騙了18萬,所以現在連生活都有問題。我說可以再介紹「免費」課程給他。他回答「感恩」。--(立馬封鎖)--再次應証了台灣人喜歡佔小便宜「易騙難教」的特性

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自戀依附)心理藥物

學生問:請問院長對於心理藥物的立場為何?
許世穎:抗憂鬱藥物或許有療效,但對於尋找生命的新出口並無幫助。甚至於因為藥物的副作用,抑制了大腦的活動力。在心理學實務工作的領域裡,不同於以心理疾病患者為服務對象的「心理治療」;「心理輔導」其實是以「一般正常人」為服務對象。

許多憂鬱是源自對一套價值觀的堅持,幾乎到了執迷不悟的地步。這樣的價值觀通常沒浮上意識層面,也就是從沒有好好的想過一遍,卻早早就有清楚的一套藏在潛意識深處。如:女人要結婚、結婚要有小孩、男人要有錢、每個人都要買房子及保險...

「自戀父母」與「自戀依附」
美國心理學家拉普波特「自戀父母」:對小孩行為的要求,是基於他們視子女為自己的延伸;因為他們需要子女來代表自己,於是要求子女依他們的方式生活,唯有這樣才可以符合父母情感上的需要。心理學家史丹福則稱此現象為「自戀依附」:子女的存在,永遠是為了父母的利益。推薦:蘇珊‧佛渥德博士、克雷格‧巴克《父母會傷人》張老師文化
.
容格認為人的一生是持續成長的(自性化),其間會有一次或多次的轉化,也就是舊的價值觀被迫拋棄,而新的或早或晚將突顯。參見:莫瑞.史丹《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心靈工坊
許世穎Dewey推薦《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本文部分內容摘自該書/書評請按此

拙著《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自我實現需要長期學習


2014-02-21

為何「路跑活動」都是(金融保險業)主辦呢?

請聰明的朋友想一想:為何〈人很多〉的路跑活動都是「金融保險業」主辦呢?
除了不惜成本的故事行銷、公益路跑之外,有問題的行業的特色之一就是展示〈很多人〉聚眾:不論是電視廣告或宣傳照片。因為目的在拉你加入這個火坑(老鼠會)君不見:保險房仲、潛能開發、金融業、傳直銷(致富系統)的廣告都是如此如出一轍的操作手法嗎?
越有問題的商品,越會不惜成本砸大錢做(聚眾.故事行銷.公益路跑)提醒您感動之餘,切莫上當!當然別參加類似活動,拒看此類廣告更好!以免被洗腦於無意之中。喜歡人少地方の許世穎

心輔所:分(諮商組與教心組)沒考教心而考普心的.也偏重教育心理學

有幾個要考心輔所的學生問我,是否需要準備教心?(當然需要),以及「普通心理學」一科是否包含教心?(師範院校考的普心,以教心為主)。說明如下:

師範院校心輔所多分為「諮商組」與「教心組」.如:師大名稱為「教育心理與輔導所」,市北師心輔所也有教心組(考試科目為教心).沒考教心而考「心理學」的,考題中也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畢竟教育即是師範學校的重點)此點由師大、教大的歷屆考古題中便可證實

許世穎(杜威)擔任「心理輔導教師」29年,專任 24 年(自師專心輔組畢業算起)、中小學專任「學校心理輔導教師」及主管13年,相信對未來想擔任「學校心理輔導教師」的心輔所同學,應能提供一些職涯上的指導。參見拙著:
如何考取「心輔教育類」研究所(大學轉學)?許世穎(杜威)獨家提供!

投考研究所是否也應該「反市場心理」呢?

投考研究所是否也應該「反市場心理」呢?雖然「心理」「輔導」「教育」三類研究所都是我 21 年來輔考的,但必須承認近幾年「心理」「輔導」這兩類研究所,實在比「教育所」難考太多了!(也難畢業)。難考原因在於未來出路:心理所~臨床心理師,輔導所~諮商心理師,教育所~流浪教師。心理師的議題被炒的火熱,反觀流浪教師的慘狀,經媒體與對周遭親友的親眼目睹,已是全民皆知

學心理輔導出身的許世穎(杜威)基於「案主自決」,對考生的選擇都沒有意見。但如同投資心理學上的「反市場心理學」,請想想大家都想得到的路是否反而最難?反之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之時(如:台股3955),卻反而是最好的進場機會?

民國 74 年筆者就讀「台北市立師專」時,許多師範生只因家裡窮才去唸公費師範(包含我本人)當年台股由 600 點,一路漲到12682。沒人想到當公教人員反而是最好的選擇。「投資心理學」的原理不僅可用於投資,也可應用於個人職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