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基金會今天公布2014年國人整體精神健康調查,國人平均得分83分,越老越悲觀,超過三分之一國人對未來不看好,有三分之一受訪者有孤寂感,基金會擔心待業者、離婚喪偶、獨居者,是形成社會孤島的高危險群。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楊聰財表示,精神健康及格分數是80分,今年整體得分83分,比2012年的81.6分略高,但都只在及格邊緣。
這項調查採隨機抽樣方式,以電話訪問方式調查1068名20歲以上成年人,結果在四個精神健康層面中,國人心身健康、個人價值得分偏低。在自評心身健康部分,受訪者對記性不佳、和去年比不健康兩項較不滿意,個人價值以成就和能力特點發揮自覺不夠理想。
基金會今年首度針對國人孤寂感與精神健康深入分析,結果有32%的受訪者、推估有近600萬人口,在過去一年中曾有沒人陪伴、不受重視或被隔離孤立的感受。楊聰財提醒,過度依賴網路、人際關係虛擬化,反而會減少跟家人、朋友的實際互動,加深孤寂感受。【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14.12.2】
鄭捷的存在感有問題,所以才想做大事。其實存在感來自人與人之間
關於鄭捷事件,我的感觸是:儘管「預防重於治療」是如此的耳熟能詳。然而絕大多數的資源還是投注於「治療」。「預防」成為無人重視、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投注於「正常人」心理預防工作 29 年的許世穎 Dewey 有所感觸(自師專心理輔導組算起)摘自吾師王文秀教授/前新竹教大副校長、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長《心理健康,人人有責,否則人人都是受害者》
..................
短短兩天之內,國內驚傳兩件與大學生有關,涉及五條人命的新聞。一件是一位大學生因為選修「神話學研究」課程,認為課程內容有嚴重的性別歧視,該生向校方性平會檢舉要求退還學分費,學生不滿意校方的處理方式,選擇從學校某棟大樓跳下,以死抗議。另一件是一位大二學生在台北捷運江子翠捷運站持刀隨機砍人,造成四死21傷的不幸慘劇。
兩起事件看似無關,但是透露出來的共同訊息包括大學生心情苦悶時,缺乏有效的抒發管道、對事情的看法若是過於極端,缺乏彈性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容易作出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而釀成悲劇、社會普遍對於同志議題認識不清,接納度有待提升、專業助人者對高危險個案的辨識力、警覺心與預警的責任,以及兩起事件都帶給當事人、家人或是曾經輔導過這兩人的教師或心理輔導人員,以及事件目睹者極大的創傷經驗,當然帶給社會的是更多的遺憾與震驚。
就像葉永誌同學,或是桃園八德國中的不幸事件帶給國人沈重的反省並促成「性別平等教育法」以及「國民教育法第十條修正」的修法,針對這兩天的不幸悲劇,我們可以作的:
一、 近期:
(一) 針對學生跳樓事件,校方除了透過公開管道向全校師生簡要說明事件始末以及校方目前的處理方式,宜針對目睹者以及與死者關係較為親密者或是該堂課授課教師與曾經受理過此事的校方行政人員進行緊急心理介入。
(二) 針對捷運事件,媒體宜自我節制,不宜刊載過度血腥之畫面或影像、勿公布行兇者之在校輔導或就學紀錄與家人之相關訊息、請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心理諮商工作者針對不幸罹難者之家屬及受傷住院者提供緊急心理介入、當天在該班捷運上目睹整起事件的民眾這幾天可能會經歷「壓力後創傷症候群(PTSD)之症狀,如作惡夢、當天驚悚畫面不斷重現、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容易過度警覺、易怒、影響睡眠或食慾,短時間之內有這些情形均屬正常,可跟自己信任的人談一談或是求助諮商機構或是精神科。
二、 長期:
(一) 各級學校於課程中與校園生活中,透過教學及教師的身教言教,落實性別平等與生命教育的初級預防工作。
(二) 促成「學生輔導法」早日立法,落實學生輔導三級預防工作。
(三) 強化各級學校學生輔導工作以及各縣市的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功能,能早日辨識學生困擾並積極協助介入。
(四) 維持心理師碩士學歷之應考資格,不宜放寬到大學層級,以發揮專業功能。
期望這兩起悲劇能喚起國人更重視全民的心理健康,否則,人人都是受害者。
.............................
輔導教師未來人力需求大增:鄭捷坦承國小即有犯案動機,教育部長表示輔導人力不足...更凸顯國中小「預防性」輔導工作的重要性。國中小期間問題較單純,個案較不會抗拒輔導(鄭捷大學住宿門口張貼「打死不治療」門聯),可避免未來形成社會問題。
預防重於治療。未來必將投入大量輔導人力,故教育部「7 年 8158輔導教師方案」相信名額未來 ~將只增不減!輔導教師輔考專家:許世穎(杜威)
※ 輔導教師「全國唯一」心理輔導教師(國中小)輔考社群 ~ 粉絲團:請按此
詳見:如何考取「心理輔導類」研究所?未來 7 年增聘 8158位專任輔導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