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6

給教甄媽媽考生參考:存在心理治療案例

過去的領導者,知道如何回答問題;未來的領導者,則知道該如何提問問題。」——彼得.杜拉克 (Peter Drucker) 管理學之父
........
給媽媽考生參考(存在心理治療案例)孩子出生照顧到現在,開始感覺有點空虛。孩子不算難帶,她自己的睡眠還可以,只是心頭悶悶的。她想跟我討論,又覺得其實可以自己處理。我說,空虛不只是一時的情緒,通常比較像是一種狀態,或是一種心境。空虛,跟平常生活的方式,脫離不了關係,不是突然冒出來的事。有些人,完全不在意心理層面的事,情緒啦、關係啦…,好像永遠不會是他關注的範圍,好像值得關注的只有物質。另外一方面,也是我們的教育實在太不重視這個部分了。所以對於某些心理層面的變化,我們並不了解,也沒警覺。
空虛感,在某些理論的想法,會傾向用意義感的失落解釋。也就是不知道每天重複這樣生活,到底是為什麼?即使她現在的負面情緒沒有很多,但是空虛的狀態一直有,她就會開始不知道為什麼而活。她有說到「悶」,那會很像「煩躁」,將來煩躁出現的比例有可能越來越高。還有可能累積成「恐慌」、「生氣」,或者是「憂鬱」,就會像朋友一樣,越來越喜歡找她拜訪。本來只是她自己內在的東西,然後她會誤以為是從關係中產生、是由於對方而產生,心理更是不平靜,又不知道原因。
一個人即便生活平順,也可以感覺空虛,這並不衝突,也不是吃飽太閒,或者過太爽,更不需要有罪惡感。有時候,只是我們不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沒什麼對錯。好好面對它,也好好面對自己,自己不知道該怎麼活,又矇著眼繼續走,通常是走向死胡同,再親的人也很難幫得了什麼。有時候媽媽為家庭付出的時候,沒注意到維持自我,一直把自己掏空。等幾年過去,也許會發現自我不見了,自己從來不是被擺在第一位。那種「只要家庭好、孩子好,我就可以一起好」的狀態,不是每個媽媽都做得到。(洪仲清臨床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