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9

顏擇雅【為何面試表現不佳】教師【自我探索與專業成長】是「10 大熱門」考古 3 題

教甄口試 107 教師【自我探索與專業成長】是「10 大熱門」考古題,例如以下 3 題便是常考題(均為口委們熱心提供,為免其困擾,由世穎改寫為「類似題」如下)1.你在教學上遇過的最大挑戰是什麼?2.身為教育工作者、你的人生目標為何?3.等你錄取正式教師後,你認為自己可為教育界,帶來什麼樣的特殊貢獻?
顏擇雅【為何面試表現不佳】前不久,史隆管理學院的入學申請總監羅德.賈西亞接受校友李楓真專訪,談「為什麼MIT史隆管理學院MBA只錄取一個台灣人」(參見《天下》五三六期節錄)。他歸納出台灣人面試有三大缺點:溝通技巧不佳、專業態度不足、欠缺國際視野。專訪披露不久,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的臉書評論就登上《聯合報》。他寫道,即使在國內研究所的招生面試,台生以上三缺點也很嚴重。
然而,我卻在這例子中,看見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怎麼接受面試前沒有做好充分準備?提問既是「你有什麼興趣」,這問題何等基本,如果事先有準備,怎會把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混為一談?
準備不足,一大原因是,台灣的中小學階段考試太密集,很容易讓孩子養成臨時抱佛腳的習慣:每天只要專注於明天要考的範圍就好,談其他都太遠。因此,碰到名校面試這種既需要提早準備,又沒範圍的陣仗,就變得無所適從。有些鄉民認為,台灣人就是不會吹噓,面試才吃虧。這是相當可悲的誤解,誤解的背後是,台灣因為崇拜權威,小孩「有耳無嘴」,年輕人成長經驗中,很少碰到任何長輩,曾以友善的態度對他腦中的東西表示興趣。
以劉宏恩遇到的學生為例,如果只會說「我一向對主權紛爭問題有興趣」,這是吹噓。如果他從巴勒斯坦開始,把話題帶到印尼亞齊省、南蘇丹、蘇格蘭,這就不是吹噓,而是展現個人特色。要知道,學校花時間面試你,正是想從你的言談去認識你的個人特色。偏偏名校商學院面試,最重要的問題一定都指向自我探索:「你遇過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人生目標呢?你可為我們課堂帶來什麼樣的貢獻?」只會考第一志願、進最頂尖企業的年輕人,有機會想過這些問題嗎?這,可能才是台生的真正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