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6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條增列「性霸凌」之定義《被霸凌者 vs 霸凌者癥兆》

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條增列「性霸凌」之定義《被霸凌者 vs 霸凌者癥兆》
解釋名詞「性霸凌」:教育部於100年6月22日修正《性別平等教育法》,第2條增列「性霸凌」之定義(係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別特徵、性別氣質、性傾向、性別認同,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且非屬性騷擾者)
.
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各級學校近年已將「性霸凌」納入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行為人防治教育專業人員培訓、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調查專業人員培訓等研習活動,提升教育人員防治知能。
.
網路霸凌研究中心《被霸凌者 vs 霸凌者癥兆》當有人被霸凌而想不開,總令周遭親友悔恨自責。「他╱她為何都不說呢?我早點知道就好了,我要知道就會多關心他、為他打氣……」千金難買早知道,但確有方法可以查覺霸凌的蛛絲馬跡。美國學者信度加(Sameer Hinduja)與派清(Justin Patchin)成立的網路霸凌研究中心,標示出幾大值得你進一步關注的警訊:
被霸凌者癥兆:
●突然停用電腦、手機。
●用電腦、手機時緊張、神經兮兮或搞神秘,用後則氣憤、沮喪。
●不想去學校或與同學出外活動。
●睡太多或睡眠不足、吃太多或吃太少。
●不尋常地疏遠同學、親友。
●說想要自殺、或嘆生命沒意義。
●對平常最有興趣的事失去興趣。
●刻意避談他上網做什麼。
霸凌者癥兆:
●他在上網時,只要你一靠近, 他就切換畫面、不讓你看到他在做什麼。
●整晚上網或用手機,不能用時就很生氣。
●上網或用手機時大笑,又不肯告訴你他在笑什麼。
●刻意避談他上網做什麼。
●好像使用多個帳號、或用不是他自己的帳號。
●在校時常闖禍、不服管教,與不良少年來往,出現暴力行為。
●對某一同學、朋友或小團體過份關注。
●對自己的網路技術過分自負。摘自聯合新聞網(許世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