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3

何元亨校長:國小教甄評審「評」什麼?

何元亨校長:大部分參加教甄的考生,可能會從學長姐或 PTT 或補習班或收費教甄讀書會等,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訊息【國小教甄評審「評」什麼?】通常一般科教甄評審大都由校長擔任,其他術科美勞、音樂或體育,也會找具相關背景的校長擔任。至於輔導、英語、特教等相對比較專業的領域,就會聘任資深國教輔導團員擔任評審,但也會聘任師範或教育大學的教授。
為什麼要請校長當評審呢?因為校長有「法職權」,具有專業權威的表象,更能形塑教甄複試的公平形象。想一想,校長脫離教學現場多久了?回想我站在講臺上國語或數學課的情景,應該是二十一年前了。幸運的是這些年有機會參與國語教科書編輯,有機會陪伴準備教甄複試的考生練習,對於國語和數學教材教法略有所悉。想想看,脫離教學現場超過二十年的校長,不了解國小教學現場的師範或教育大學的教授,極有可能在評審當天才第一次看到試教用的國語和數學課本內容。除非平常關注教學現場,關注教材編輯內容或定期示範教學,才會對教材略有所悉。不過,具有「法職權」的校長,將會延伸出考生眼中的「專業權」,因為評審決定考生的金榜與否?大部分參加教甄的考生,可能會從學長姐或PTT或補習班或收費教甄讀書會等,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訊息,例如:試教時要唱歌或跳舞或連結生活經驗或做簡單的班經來引起動機。口試時要哽咽或嗚咽或哭泣來獲得評審同情分數。當然有成功上岸的考生透漏這些訊息,就因為成功了,說什麼都有道理!但這只是極小部分的因素,包含在成功的過程中。
試教到底評什麼?
教學「演」示(試教)的教學流程依序可分:引起動機、發展活動、綜合活動。引起動機內容:複習上一節課或曾經學習過的舊經驗或昨天回家功課的預習內容。發展活動內容:依據設定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個別或分組或全班共同學習。綜合活動內容:再度提示這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內容,交代回家功課,下一節上新課程前討論或發表,預告下一節課學習內容。
如何模擬平日在校上課的實境?要演好師生及生生互動,必須從平日著手,學生座位安排若採ㄇ字型,複試前,固定學生位置至少二週,這樣,可以讓你記住哪個(組)學生做哪個位置,請學生個別或分組發表時,不管上什麼領域,都固定好回答問題的學生先後順序,例如:個別回答時,第一題永遠都是請A回答,第二題就請B,依此類推。分組回答也一樣,第一題永遠都是請第一組的C回答,第二題就請第二組的D,依此類推。
教師站位?當向全班說明或師生互動後必須貼教具或板書時,就站講臺中間,當行間巡視或個別指導時,就站ㄇ字型中間。
師生互動怎麼動?教師提問,學生個別回答,注意候答時間不宜過短。要演出很多學生搶答的場面,教師指定一個學生回答後,要演出師生四目相交的畫面,可稍作補充並適時鼓勵,再問問其他人有無補充?這樣,就可演出「生生互動」的真實感。
模擬學共兩兩討論時,教師必須行間巡視,可以走到ㄇ字型兩兩分組前,演出傾聽或讚美或下指導語,時間抓在二十秒內。若是分組討論,行間巡視就到ㄇ字型各組前,記得演彎腰聽及看學生討論內容,下明確指導語,解答學生迷思,指出學生錯誤,時間抓在四十秒內。
分組發表怎麼演?在分組討論及行間巡視後,要演出各組爭相要上臺發表的畫面。當教師指定某一組某一個學生上臺貼出小白板,從學生起身開始,眼神要盯住學生,一直到上臺,這段時間會花掉幾秒鐘,想像學生即將上臺前,拿起教具或準備板書,等學生站定位,教具已貼在黑板,然後請學生發表。發表後,可問問哪一組和發表的這一組相同或不同?這樣可讓每一組都有發表機會的畫面,也要問問還有那一組要補充?順利的演出生生互動,記得還要演出請學生回座並目送及適時鼓勵。 
學生發表怎麼演?如果你敢演,就演發表的學生,但不必模仿學生幼稚的語氣。如果不太敢演,就請學生發表後,再複誦學生的說法。可再問問其他人有無補充?請學生坐下並適時鼓勵。
如果教師平常上課就這樣練習,把坐在ㄇ字「一」的評審當你班上固定學生的座位,腦海中必當浮現平時上課學生的影像,豈會不自然呢?演得自然,演得自信,演得精彩,又能達成教學目標。不管你考那一科?上榜機會一定大增。
只要試教可以抽籤決定教哪一個大單元範圍,考生可以從大單元中挑出一個喜歡教而且可以教得很精彩的小單元,經年累月的熟練,試教流程順暢也是成功的要素之一。
國語試教的亮點是什麼?
一、內容深究:教學流程可參考閱讀理解四層次指標作為提問參考,因受限時間,至少要提問四至六題。直接提取訊息一題,直接推論一至二題,詮釋理解一至二題,檢驗評估一題,可以兩兩或分組討論等模式完成教學目標。
二、仿作短文:把試教目標訂為仿作一段短文,就是從課文長作文的概念,這一課的舊經驗應已完成形式與內容深究。考生趕流行似的運用「情緒卡」在寫作短文上,引導學生找出課文段落中的情緒詞作為仿作關鍵詞,其實應稱為引導詞,把焦點集中在「情緒」上,美其名是進行情意教學,殊不知「情意」只是教學目標其中之一,何況「情意」也不等於「情緒」。若只單講情緒,就成為導師時間或團體輔導或個人諮商或綜合活動領域,那是很奇怪的邏輯。若以閱讀理解四層次指標來看「情緒」,就只能屬「詮釋、整合觀點和訊息」裡的推測故事中的語氣或氣氛,況且,情意部分的探討應早在內容深究的教學目標完成了。 
教仿作一段短文,當然就要兼顧認知、技能和情意三個目標,一篇文章不會完全聚焦在情意上,何況是狹隘的「情緒」呢?既然是仿作課文一段短文,就必須從課文中尋找適當的引導詞,而不是所謂隨興的情緒詞,再把情緒詞當作關鍵詞來造句成段而已,還可以把情緒詞依個人喜好更換順序,自由運用造句成段。真的可以這樣做嗎?當然,這樣做,也有人成功上岸,因為很幸運,遇到只要認為教作文的考生,就會覺得是「專業」教師的評審委員。 
三、結構分析:國小課文記敘文的布局大都為順敘法。有人喜歡以「六何法」作結構分析,但六何法其實就是記敘文的要素,但在每一段文章中都有可呈現出「六何」中的幾個要素。主要結構為:背景、原因、經過、結果、結局。而背景就含括六何法中的人、事、時、地,原因就是六何法中的為何,結果或結局就是六何法中的如何。請依個人喜好及能力,可以心智圖、結構表或簡單的敘述關鍵詞句表示。
教師在複習舊經驗後,可以五大結構,設計提問內容。透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透過問答及討論,而且答案其實都在課文中,學生可輕易的直接提取訊息,逐步找出課文結構並作紀錄(板書或貼教具條)。議論文或說明文亦然。
四、摘段落大意:教學流程為分段閱讀,找出段落(自然或意義)重要事件,順便檢查段落重要事件是否有遺漏?排列事件順序,比較合併及串連事件,揭示各自然段段落大意。教師可透過提問:先範教第一段摘段落大意,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共作第二段摘段落大意,串聯上述事件訊息。但為了在試教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可採平均分配給各組討論,再進行發表。以上流程除分段閱讀外,可藉由教師提問,學生個別回答,兩兩或分組討論等模式完成教學目標。
五、摘全課大意:教學流程為張貼各自然段(意義段)段落大意,再合併、比較、串聯各自然段(意義段)段落大意,要掌握全文的「人」、「事」、「時」、「地」等訊息。可以兩兩或分組討論等模式完成教學目標。
數學試教的亮點是什麼?
慎選教你喜歡教的單元,可以演示得精彩絕倫的,進而讓評審青睞,順利金榜題名。不是選擇教很深奧的概念就是有亮點,越簡單的概念越難教得清楚,不然,乾脆教「微積分」就好了。
一、引起動機:複習上一節舊經驗或以前的舊經驗。要果決相信學生的舊經驗,也就是要相信學生的舊經驗是熟練且明瞭,這樣的概念會和實際教學現場有極大的衝突,但是,為了要呈現更精彩的試教過程,必須要勇敢界定舊經驗。不要勉強去想一些生活連結,自認為的亮點,卻與複習經驗搭不上一點關係。複習舊經驗後就應該明白揭示本節課教學目標。
二、發展活動:依據課本布題,不需改題意或數字,因為評審會對照課本看試教,除非有超出課本布題的水準,否則就勿輕易更動。
布題後,教師引導學生找出解題線索,再進行兩兩或分組討論。在學生討論時,務必行間巡視,依據教學目標,適當的下指導語,所有學生的迷思也順便指導,勿在討論後,在發表同時又呈現討論錯誤處,這樣,會讓評審覺得討論與行間巡視效果是零。
當學生發表後,引導學生歸納統整後,說出相關的公式或定義。依課本,再另行布一題,驗證上一題歸納統整的公式或定義。依教師上課習慣,可採兩兩或分組模式,流程與第一題相同。師生或生生互動要演示得真實精彩如教學現場實境。最後,看試教時間是否已達表面效度?決定布第三題與否?
三、綜合活動::再度提示這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內容,交代回家功課(需相關本節教學目標),下一節上新課程前討論或發表,預告下一節課學習內容。
口試評什麼?
口試不是演講比賽,更不是朗讀比賽。我總喜歡把口試定位在教育專業對談,只是評審委員與考生間,對教育或教學看法的交融。通常是縣市內的校長擔任評審委員,想想校長要的是什麼樣的老師?從這個方向去努力,勝算就會更大了。
口試提問的問題在哪裡?三折頁是主要的提問媒介,三折頁是你的生命史,只要是問三折頁裡的內容,你都必須答得很完美。通常評審第一題會請你自我介紹,也會從自我介紹裡找題目來問,當你自我介紹時,評審就忙著從三折頁裡找問題了。
也有評審是不問三折頁,也不問自我介紹,直接問評審自己想問的問題,可能是教育政策,也可能是教學實務……不必去猜想評審會問什麼問題?因為永遠猜不完……
口試不需要講很多的內容,但必須要精準解讀題目,回答評審所問的重點,而且可以多用直、間接的教學經歷來敘說,利用分點與具層次的方式來回答。進入試場後,常保微笑來掩飾緊張,展現自信與企圖心,回答問題時,不要複誦題目,不要急著回答,靜默思考三至五秒很正常,注意與評審們的目光常保交流,情緒的轉換可依答題內容真情流露:偶爾會心一笑,偶爾語塞,偶爾哽咽……切勿淚流不止,否則無法順利回答,那就更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