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本來好好的,送來你們學校就變這樣》怪獸家長,其實是種「母親的焦慮病」許皓宜(諮商心理師)許多媽媽在育兒的過程中,幾乎都問過自己:我這樣做對嗎?我這樣是不是做錯了?我如果早知道…,是不是就不會…?
.
母性的歸因錯誤在心理學上,探討了人們如何推論事件及行為發生原因,稱之為「歸因方式」。當發生某些事情時,如果我們容易把事情發生的原因歸為外在因素,便是一種「外在歸因」;相反的,當我們容易把事情發生的原因歸為內在因素,便是一種「內在歸因」。如果用這個概念來思考母親的角色,你會發現,當一個母親面臨孩子「過敏」,或其他種種問題時,大致有兩種思維模式:第一,孩子怎樣都是別人的錯,別人害的。第二,孩子怎樣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
.
這兩種不同思維的母親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行為表現:第一種母親,可能會跟學校老師說:「我一個小孩本來好好的,送來你們學校就變成這個樣子。」第二種母親,可能會常常陷入自責:「都是我⋯都是我⋯」
關於這兩種思維模式,我姑且稱之為「母性的歸因錯誤」好了。也就是說,這是專屬於母親的,撫平自己面對孩子出狀況時產生焦慮的方式;但之所以稱為「錯誤」,也是因為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可能帶來某些負面的影響。
外在式思維,會讓我們將育兒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看不到自己和孩子之間真實的互動關係;內在式思維,則讓我們心情起伏變得比較大,或者陷入低落的情緒中。
這兩種錯誤思維,都起於缺乏母親角色經驗的焦慮、出自對孩子的擔心。如果不能向外和人交流這種心情,就容易卡在這種思維的循環當中。
「積極補償」與「消極補償」
母性思維的循環,有時會將我們困住,讓焦慮和擔心無從釋放,於是便需要產生某些「補償性的行為」來緩衝內心的衝突。
補償心理通常有兩類行為補償:「積極的」和「消極的」。
我遇過一個母親,她的孩子是一個過敏兒,每當天氣變化的時候就會產生嚴重的氣喘。我們可以想像這母親補償孩子的方法,可能是從小就為孩子準備各種不同的營養補充品;但不只如此,這母親還到處看房子,想要為孩子尋覓一處公園旁、大樹邊,具有清新空氣的居住環境。也因為這樣,孩子出生後,她變得更邁力工作;即使她先生總叫她別這麼辛苦,她還是逐漸成為一個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的工作狂。
不為人知的是,這背後有一種「把孩子生成過敏兒」的補償心理,而她是用「積極補償」的方式,想像推翻這種局面的可能性。
另一個屬於「消極補償」的例子,則發生在另一個母親身上。這個母親的兒子上了大學後,某天在自己的櫃子上擺上一本書「親愛的爸媽,我是同志」。母親假裝視而不見,兒子卻在和母親一起看電視時,指著電視上某位已經出櫃的男同志主持人說:「媽,我和他一樣,都是同志。」
其實,最了解孩子的通常是母親,這母親何嘗不知道孩子一直以來都在明示、暗示自己的性向,只是她不想去面對與處理這件事情罷了!等到孩子真的說出口,這母親崩潰似地說:「我前輩子造了什麼孽?為什麼上天要這樣處罰我?」孩子被母親的情緒嚇呆了,從此不敢再談這件事。之後,母親後悔了,想起自己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同孩子感到十分愧疚,想和孩子重新談這件事卻找不到時機…自責的母親日漸消沉,不明究理的孩子也日漸沉默。原本關係融洽的母子,就這樣變得難以面對彼此。
不是只有積極做些什麼才叫補償,有時消極懲罰自己也是一種母性的補償。只是當這兩種補償心理過多,反而讓人看不見親子關係中真實的樣貌與可能性。
父母可以這樣做
內心有罪惡感、覺得自己哪裡做不好,想盡辦法減輕內咎、或者讓事情回復正向的一面是相當正常的。許多補償行為有助於親子間的活化,例如:覺得孩子體質不好,就多帶他去打球,不知不覺促進了親子關係;但有些過度的補償行為則會對親子關係帶來壓力。因此,面對「如果早知道」的罪惡感,可以從「評估自己是否過度補償」以及「了解過度補償的影響」開始:
☆評估是否過度補償
覺察自己時常採用的補償行為:是積極式補償?還是消極式補償?
覺察補償行為後的感受:補償行為讓我變得快樂?還是更加焦慮?(適當補償會帶來快樂與成就感,過度補償常因對方承受不起而使人更感焦慮。)
☆了解過度補償的影響
親子之間:混淆父母與孩子間給予與接受的邏輯:過度補償行為常使父母給予孩子過多,孩子接受習慣了,便將親子間這種「補償性的模式」延續到未來人際關係上,可能對外在環境產生不適應,或者因為外在環境較自由而特別想往外跑。
伴侶之間:過度補償行為常常出自焦慮感,對於補償後的結果也會特別敏感,有時會使伴侶的另一方覺得跟不上腳步。摘自許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