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 8 專有名詞

教師群:何謂「客體關係理論」?(8 大專有名詞)
許世穎:從佛洛伊德(Freud)以降,精神分析學界兩大主流,即強調驅力的美國自我心理學,以及英國的客體關係理論,客體關係理論是一種精神分析理論,於1940至1950年代由英國心理學家羅納德·費爾貝恩和梅蘭妮·克萊因等人所開拓。不同於弗洛伊德理論,客體關係理論認為人並非尋求「驅力」的滿足,而是在同他人的關係中來尋求滿足。

客體(object)一詞為弗洛伊德所使用,對嬰兒而言,客體指滿足需求的事物,對兒童而言,客體一詞可與『他人』互換,客體關係即指人際關係。而此等人際關係乃塑造了個體目前與人們之間的互動情形,不論是真實的或幻想的。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假定是,自我與他人的關係型態一旦建立,就會影響其日後的人際關係。參見《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

客體關係理論 8 大專有名詞
1.客體(object) : 是與主體(subject) 相對應的概念, 指某個體的意願、情感、行為所指向的人。
.
2.部分客體(Part object) : 初生的嬰兒只能根據他所體驗到的客體的「好」或「壞」來代表這個客體, 此時, 他所體驗到的只是客體的部分特徵, 故稱之為部分客體。   
.
3.完整客體(whole object) : 當嬰兒能夠同時體驗到客體既能給他帶來滿足, 又會使其受到挫折等多面性時, 他是將客體作為一個完整的整體在體驗, 這就是所謂完整客體。   
4.過渡性客體( t ransitional object) : 這是Winncott 首先提出的一個概念。它是指當嬰兒意識到與母親的非共生性以後, 為緩解由此引起的對現實的焦慮與孤獨感而創造出的一個部分主觀取向、部分現實取向的過渡性情景。最典型的過渡性客體有柔軟的毯子、玩具, 甚至入睡前的某種特定的物品或聲音等。   
.
5.客體表象(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 : 是指客體在個體內部精神世界的反映。個體體驗到的客體與現實環境中的的真實客體往往並不完全吻合。決定個體對該客體的內在感受和現實關係的是這個內在的客體表象。
.
6.自我表象( self represen tation) : 是指個體與客體相處時, 有關自我的精神表達。這種自我表象可影響個體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在現實中如何發展或處理與他人和環境的關係。值得一提的是, 嬰兒在早期與客體是處於一種共生的狀態, 不能區別他與客體之間的差異。此時, 他的自我表象實際上是自我與客體的混合表象。隨著年齡的增長, 以及與客體的不斷接觸, 嬰兒逐漸可以將自我與客體分開, 區別出我與非我、自我表象與客體表象。   
.
7.分離( splitting) : 它同時包含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和防禦過程雙重含義。從正常的心理發展層面來講, 分離意味著嬰兒可以借此機制來處理那些對他而言仍顯得混亂而不連貫的早期生活體驗。從防禦的層面來講, 當嬰兒尚無力將他對客體的體驗整合成一個完整的客體經驗時, 分離機制可以幫助他在愛恨交織的矛盾情感中選擇性地保留一種情感體驗而避免焦慮, 從而形成所謂部分客體表象。
.
8.共生(symbiosis) : 這是Mahler 從生物學中借來的一個概念, 在此是指嬰兒對與母親處於一種未分化的融和狀態的內在精神體驗。(轉貼)
........
客體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 Theory, ORT)Kohut所發展的「客體關係理論」迄今有方興未艾之勢。這個理論亦強調兒童透過主要照顧者的教化形成對自我及外界的看法,其中很重要的概念是Bowlby的依附理論所強調的「依附關係」。此學派強調個體一出生的基本趨力即是關係的接觸,而非發洩或僅是釋放生的本能與攻擊的本能趨力。所謂的關係是指個體和真實的他人,或是個體與其所幻想的某個真實人物之心智影像或是表徵,以及個體對於早期重要他人的心智影像或是表徵與目前重要他人之間的關係。
.
依附理論以及之後的客體關係理論,均是強調自我,若要健全發展,則個體早年與重要他人的安全穩定依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客體關係理論對兒童輔導工作者的啟示如下:自我的發展從嬰幼兒時期開始歷經許多階段,從與母親的共生關係一直到分離與個體化的階段。嬰兒早期與客體關係的依附與分離經驗和品質,形塑自我的發展,包括:愛人、愛己,以及和他人產生連結的能力。
.
至於因為錯誤的客體關係而形成的分裂與投射等防衛機制,則會妨礙健康的自我發展,進而可能造成如自戀、人格違常、邊緣性狀態與精神病等心理病態。兒童輔導工作者基於這樣的觀點,可了解兒童幼年與重要他人關係的品質如何,若是不佳,可以想見兒童在各階段的人際關係或是自我概念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若能在此階段透過輔導工作者與兒童的互動,逐漸修復幼年的客體關係,並建立信任的依附關係,將有助於兒童往後的發展。摘自吾師:王文秀《兒童輔導原理》心理出版社109-110(許世穎)